新浪财经讯 12月10日消息,邮储银行今日于上交所上市,证券代码601658。这意味着国有六大行将全部实现“A+H”两地上市。
邮储银行早盘高开1.82%,截止今日收盘,邮储银行涨2.00%,盘中未破发,该股成交额超90亿,换手超73%。
专业人士表示,作为一支如此体量的大盘股,邮储银行上市首日开盘后整体走势稳健,可谓“疾风徐行,宁静致远”,一方面体现了其良好的基本面和扎实的经营业绩受到投资者广泛认可,同时也彰显了市场逐渐走向理性、回归价值投资;另一方面,也进一步验证了邮储银行控股股东承诺增持+战略配售+主承销商承诺锁定+“绿鞋”等多重利好正在发挥作用,为投资者后续继续持有吃了一颗“定心丸”,进一步坚定了投资者对邮储银行投资价值的信心。
有分析称,在近期市场情况下,上市首日邮储银行“大象起舞”、股价稳健,说明其投资价值受到了投资者的充分肯定,进一步彰显了投资者回归理性、市场趋于成熟,极大扭转了市场悲观情绪,无疑为后续股市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上述人士表示,在近期市场环境下,邮储银行取得如此的股价表现,实属难能可贵,但同时又并不让人意外。良好的基本面、靓丽的业绩表现加上多项利好有效稳定了市场信心,也为后续新股发行走向稳定带来积极影响。
近十年A股最大IPO
公开资料显示,邮储银行成立于2007年,前身是邮政储蓄,其历史可以追溯至1919年开办的邮政储金业务。2012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改制成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9月,邮储银行在香港联交所首次公开发行H股股票并上市。2017年8月,邮储银行宣布拟申请A股发行。2019年2月,银保监会公布邮储银行的机构类型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自此,国有五大行扩容为国有六大行。
根据邮储银行8日披露的信息显示,邮储银行此次A股发行价格为5.50元/股,战略配售最终发行股票数量为20.69亿股,网下发行最终股票数量为12.93亿股,网上发行最终发行股票数量为25.86亿股(含超额配售部分)。
控股股东拟增持不少于25亿元
在银行股破发阴云笼罩下,为邮储银行股价保驾护航的资金合计68亿元。
首先便是邮储银行大股东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在增持公告中提到,将以自有资金,在邮储银行上市后十二个月内择机增持股份,增持金额不少于25亿元。并称做出这一决定是“基于对邮储银行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对邮储银行投资价值的高度认可,以及对国内资本市场的持续看好,旨在维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其次,邮储银行上市穿着“绿鞋”,如果在市价低于或等于发行价时,主承销商将利用 “绿鞋机制”入场买入股票,总资金量约43亿元。两项资金合计约68亿元。
绿鞋机制重现江湖
发行结果显示,此次邮储银行经回拨后的网上发行最终发行股票数量为25.86亿股,中签率为1.26%,有效申购倍数为79.42倍(均含超额配售部分)。
邮储银行此次发行规模不超过51.72亿股,由于授予联席主承销商不超过初始发行数量15%的超额配售选择权(简称“绿鞋”),若“绿鞋”全额行使,则发行总股数将扩大至约59.48亿股,约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为6.84%(超额配售选择权全额行使后)。
也就是说,由于“绿鞋”的行使,邮储银行上市后30天之内如果出现低于发行价的情况,承销商将从市场上买入股票,稳定二级市场价格。
据了解,在以往A股历史上,仅有工行、农行、光大这3家银行发行过程中引入了“绿鞋”,上述银行股价在“绿鞋”行使期内股价均表现良好,平均股价涨幅超过10%。而在邮储银行A股发行前,A股市场上已经近十年未再有“绿鞋”安排。
具体来看,邮储银行新股发行后,若“绿鞋”全额行使,发行股份将增加7.76亿股,将会增加约43亿元的“绿鞋”资金入场稳定价格。显然,对投资者而言,“绿鞋”的实施将有助于降低股票上市后初期的波动,降低投资者在短期内的市场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绿鞋”机制外,邮储银行的A股发行上市,还首次出现了主承销商一定期限内锁定包销股份的承诺,这在A股IPO历史上尚属首次。
邮储银行A股发行的联席主承销商自愿承诺,自该行A股上市之日起,其包销股份至少锁定1个月、最长可达6个月。
据了解,由于邮储银行网上、网下投资者未缴款认购股数合计约1.19亿股,全部由联席主承销商包销,包销金额为6.53亿元,占“绿鞋”全额行使后发行规模的比例为2.00%。与此同时,邮储银行此次A股发行还采取了引入战略配售机制、设置不同锁定期等措施。
邮储银行此次A股IPO战略投资者阵容可谓十分强大,在共计8家战略投资者中,不但出现了全国社保基金、央企基金的面孔,市场上的全部6家战略配售基金也均位列其中,上述8家战略投资者合计获配20.69亿股股份。约占“绿鞋”行使前此次发行总量的40.00%,约占“绿鞋”全额行使后发行总量的34.78%。
责任编辑:王进和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