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绍媛:"一带一路"是通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之路

王绍媛:"一带一路"是通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之路
2019年09月21日 13:14 新浪财经
东北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王绍媛东北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王绍媛

  新浪财经讯 9月20日消息,由东北财经大学东北亚经济研究院,商务部国际贸易合作研究院,新浪财经联合举办的2019东北亚经济论坛在辽宁省葫芦岛兴城市举办。东北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王绍媛出席分论坛“‘一带一路’与东北亚区域合作”并发表演讲。

  王绍媛表示,“一带一路”就是通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之路。未来,我们希望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向其他国家介绍中国发展的经验,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强调求同存异,共同建设美好的未来。

  以下为发言实录:

  王绍媛: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个问题。我们这个论坛有一个特殊性,算是一个小型的国际性的论坛,又有“一带一路”。所以今天给我的任务就是围绕着“一带一路”,然后把中国经济建设的经验,中国经济建设的智慧向在座的国际友人进行交流,所以我就选了这样一个题目“百年大变局与一带一路”,实际上想介绍的核心内容是中国“一带一路”提出的一个大的背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大背景从国际的角度来说,就是我们常说的百年未遇的大变局,为什么说是百年未遇的大变局呢?我简单分析一下它的三大因素。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回归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一个简单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实际上从内在的要求来说是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到一定程度一个必然的选择,同时适应了百年未有的大变局,这就是今天要介绍的两大部分的内容。

  首先,我们都知道二战之后世界经济发展呈现的是全球化的趋势,而全球化发展到今天,由于资本的推动,也带来了全球化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端。不光是中国经济,从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都可以看出,未来经济主要的推动力就是技术。从历史发展的经验可以看出,一个国家在技术革命中如果占据了一个领先的地位,它在那个时期的全球格局中就会居于一个领导地位。所以新技术革命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世界未有的大变局的一个根本性的因素。而今天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以人工智能为主的这些新兴技术的产生,不仅催生了许多新的经济业态,同时也有利于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所以在这样一个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之下,伴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我们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就是为了共同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第三方形成一个经济发展新的动能。

  世界最著名的咨询公司麦肯锡有一个报告,创新远景2030,这个报告中有一个预测,到2025年大概还将会有12种新技术的创新,而每一种创新的新技术都会带来世界经济的增长,下面就是它所预测的新的技术。所以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不管是发达还是发展中的经济体,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成为了全球发展共识,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把创新上升到国家战略,刚才韩国的教授所介绍的韩国制造2035,中国制造2025,还有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包括这张图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创新驱动战略的设想。可能被我们更加熟知的德国工业4.0,由此可以看出新技术革命在全球的发展。

  刚才所提到的也就是在技术的推动下,全球化是未来一个必然的趋势,这种必然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但是二次战后到今天的发展可以看到,全球化带来的好处是全球经济的蛋糕做大,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矛盾。这些矛盾,比如说全球化与经济多元化之间的矛盾,全球化与文化多元性之间的矛盾。技术的发展与世界格局发展不同步的矛盾,正是由于这些矛盾的出现,全球化是一个必然趋势,又有全球化矛盾带来的反全球化运动的兴起,就造成了一个局部失序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中需要更加有效的全球治理格局,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全球治理体系必须要与时俱进进行调整,这就是目前百年未遇大变局制度的因素。所以我们把全球治理体系简单进行一下总结,100多年以前根本无所谓也不存在全球治理的规则,大家遵循的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一个守城的大国,担心一个兴起大国的竞争,可能就遵循丛林法则,挑起战争进行解决。

  工业革命开始以后,随着工业革命发展,全球经济的提升,世界中心转移到了欧洲,所以世界治理的中心也就转移到了欧洲的治理。我们再看欧洲的治理,我们也都知道从历史上英国率先实施工业革命,再加上它的殖民统治,形成了日部落帝国,所以在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世界的治理规则,主导者就是英国,而英国治理主要地区就是欧洲,也就代表了世界。

  工业革命在英国兴起之后,它是有一个变节的效应,德国从农业社会进入到工业社会后,经济也有了快速的发展。到了20世纪初的时候,随着德国实力的提升就想挑战英国的地位,成为世界治理体系的一个主导者。同时,还有另外一个国家,就是美国。美国1865年完成南北战争,快速进入了工业化。20世纪初,美国也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国,但是美国当时所遵循的基本治国理念就是华盛顿的治国理念“孤立主义”,美国只要建设好美国的美国,建设好美国的美洲就可以了,不要介入欧洲大陆,也不要介入世界的事情。所以德国在欧洲挑战英国,挑起了一次世界大战,一次世界大战对德国和英国来说两败俱伤,经济都在下滑。而已经发展起来的美国,在1917年就成为世界第一大国,基于“孤立主义”的思想依然无益于治理全球体系,所以欧洲就没有一个国际规则进行指导,在这样一个混乱时期没有规则,很快爆发了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战刚开始对于美国人来说也并不是有益于要介入战争,1941年珍珠港事件,所以罗斯福总统开始让美国人民意识到世界的和平需要美国人的参与,世界的和平需要美国人的贡献。因此美国介入了二次世界大战,二战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在美国的一个小城市布里顿森林召开了一系列的会议,贡献了美国全球治理的思想,形成了战后全球治理的基本格局,这就是战后治理格局。有联合国的安理会保证全球这么多年全面的安全,在贸易领域里,1948年运行的关贸总协定,1995年被世界贸易组织所正式取代,在短期的资金融通领域里保证国家金融的稳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保证成员国生产所使用的长期性资金的融通,有世界银行,区域性的开发银行。战后为了保证全球资本和金融市场的稳定,美国对它跨国资本的流动进行了自主的限制,这就是战后全球治理格局的一个大致的框架。

  但七十年代全球进入了滞胀时期,美国代言人华尔街游说美国政府,美国政府开始放松对资本管制,也就是最后一个治理规则发生变化,但是必然会带来一定风险,这个风险很难用数学公式管控,我们知道最终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从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二战后的这条治理体系,随着技术的发展,也应该与时俱进进行调整。但是目前关于这些治理规则,虽然有矛盾丛丛,大家就挑战还没有达成共识。在这种失序状态里,规则又没有完整的调整起来,所以在规则调整过程中,国与国之间的实力就开始出现了变化。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我们发展到今天综合实力快速度增强,中国也成为影响世界格局的一个次变量,我们改革开放的经验、改革开放的智慧贡献出去,带动周边国家,带动全球经济进入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俄罗斯,提出了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所谓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在尊重各个主权国家的前提下强调人类的共同性。2013年9月、10月分别提出了、完善了“一带一路”的倡议,“一带一路”的倡议就借用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通过这个历史符号介绍、推广中国经济建设的经验,带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共同发展。

  所以我们回到第二部分,“一带一路”就是通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之路,这个倡议提出的背景,首先是借用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历史符号。我们都知道在古代的丝绸之路实际上就是连接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欧洲、非洲国家的交通商业路线。最开始我们的丝绸之路因为是中国主要贸易产品,丝绸、瓷器,以此形成古丝绸之路的名称。古丝绸之路从运输方式上来看,最主要的就是从长安进行的陆上丝绸之路,还有从广州惠州开始的海上丝绸之路。后来丝绸之路的发展北上蒙古高原,途径天山北路,我们也叫草原丝绸之路。

  这就是我们古代丝绸之路的形成,借用了古代丝绸之路之后,我们要把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介绍出去,重点在这个地方,把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给大家简单演示一下。我们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到今天,实际上是摸着石头逐渐积累经验,逐渐开放,我们叫它滚动式逐步开放。经过这一段历史的大家都知道,我们最刚开始开放的是东南沿海的四个城市,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又开放了东南沿海连线城市,其实在地理上我们把这些城市连起来,就相当于一个线,同样摸着石头主要体现的就是总结经验进一步开放,在这条线基础上我们又开放了沿海地区的面。首先珠三角、闽东南三角、长江三角洲,然后辽宁半岛,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步基本完成,有点、面、线的开放。东南沿海开放后我们要继续扩大开放格局,在这个基础上开放沿边地区、东北地区,就是今天所研讨的主题东北亚的合作,还有西北地区通向中亚地区,还有西南地区开展东南亚的经济合作。我们在东南沿海沿边地区开放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放内陆地区,首先是沿江开放五个城市,然后逐步开放国内各个省的省会城市,这样中国的改革开放基本上就形成了东南沿海、沿边由东向西内陆逐步开放的格局。

  我们都知道在开放发展的梯度中必然带来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一个弊端,那就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这种情形下,我们会继续完善经济发展和开放的格局,在2005年形成的区域开放发展格局,东西互动,协调发展,这是一个总的规划,我们都知道东北振兴,东部地区已经率先发展,继续来发展,发展的是以生产型服务业为主。中部地区崛起,西部大开发。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国内的局势已经基本形成的前提下,我们要进一步开放,在这样的趋势下,中国的十九大就提出,我们要形成全方位的开放格局,全方位的开放格局,就是在目前的情形下向周边更加深度的融入到国际体系。所以2013年9月、10月习近平主席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尼的时候就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议,我们就叫它“一带一路”。从“一带”的角度有三个方向,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方向,这个方向下面有远期可考虑,北冰洋方向,大家昨天都听到了主旨报告,其中提到中国要开始通过蒙古、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发北冰洋航线,发展冰上丝绸之路,这就是我们丝绸之路建设提出的一个大背景。

  我把“一带一路”倡导基础的内涵给大家介绍以下,我们都知道“一带一路”的提出,不管未来的发展是如何的,我们有初心和原则,这是了解“一带一路”最关键的内容。“一带一路”是开放性、包容性的区域协议。开放性是容纳“一带一路”国家,包容性是欢迎第三方参与到“一带一路”的建设。第二个基本原则共商共建共享,它的核心也就是合作发展,而它的主体是企业,不是政府,所以企业要按照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来进行产业合作。务实合作的平台,也就是利用各个沿线国家的潜力和比较优势,同时对接沿线国家现有的发展规划,蒙古国的学者已经介绍了他们国家的发展与“一带一路”的对接,其实我们“一带一路”的对接包括印度季风计划、土耳其东向发展计划,都是与我们“一带一路”倡议是连接的,通过“一带一路”实现人文交流,跨越不同区域、不同文化、不同宗教。

  比如大学之间的合作,我是东北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的老师,我们学校有很多蒙古国的留学生,也有很多俄罗斯的留学生,这都是“一带一路”建设所带来的成效。“一带一路”建设的一个重点刚才说是企业,所以加强实体合作,实体合作有两个表现,主要是经济走廊建设。这张图非常明显,六大经济走廊。第一是新亚欧大陆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延伸中国、西亚经济走廊,北向中蒙俄经济走廊,南向印、中、缅经济走廊,这是我们合作的实体方式。现在走廊建设主要是第二条亚欧大陆桥和未来第三条亚欧大陆桥,合作重点是产业合作,基础就是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化发展基础是基础设施的建设,还要用好基础设施,就是互相投资。所以“一带一路”倡导的是多向投资,多方合作,也欢迎这些国家到中国来投资,这是我们合作的重点。

  最后,总结一下。我们都知道“一带一路”倡议到今天刚过去六周年,六年时间我们取得了很多成效,可以用三个词共商、共建、共享来分享。共商,通过各种各样的论坛,将“一带一路”倡议,由中国倡议变成全球共识,我们共同打造和谐的家园,将发展的成果汇集到沿线国家,让所有参与方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未来“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是我们新的理念,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以“一带一路”倡议源自于中国,发展到今天更始于世界。它是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方案的表现,希望把沿途国家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我们希望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想向其他国家介绍中国发展的经验,与其他国家分享中国的贡献和中国的经验,我们没有意图,一定要把中国的发展模式推出去。所以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我们强调的是求同存异,共同建设美好的未来。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赵子牛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0-14 渝农商行 601077 7.36
  • 10-09 交建股份 603815 5.14
  • 09-25 科博达 603786 26.89
  • 09-25 豪尔赛 002963 --
  • 09-25 晶丰明源 688368 --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