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新浪财经客户端第一时间接收最全面的市场资讯→【下载地址】
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9年第三季度)于9月21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主题为:结构大变革时期中国就业的新现象、新规律、新趋势。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丁守海发布了第三季度报告,在分析中国就业新现象、新规律和新趋势时,丁守海提出,第一,从总量来看,未来数年内,我国的就业有足够韧性。“这主要是中国经济体量不断壮大,即便经济增速稍微慢一些,也仍然能创造出足够多的劳动岗位。再加上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趋势,不可能出现大面积的失业现象。失业率对经济增长率的反映会变得更为平缓。
第二,从质量来看,我国就业的质量性矛盾会越来越突出。“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矛盾正在发生转向,从过去数量型的矛盾转向质量型的矛盾,将来不太可能出现大面积失业情况”。
提及政策建议,丁守海提出,第一,应针对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加强专门预测,制定预案,防止失业风险集中释放。第二,重视企业的经营困难,进一步深化税收改革,加大对民营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改善其经营环境。第三,通过就业补贴等手段引导企业的用工行为,减缓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冲击,加强培训,防止结构性失业。第四,重视青年人失业问题,在劳动管制政策方面对青年人制定特殊的专项政策,甚至豁免条款。第五,完善城市管理,放宽地摊经济、夜间经济的限制,为灵活就业提供一定的空间。第六,更好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但要兼顾赤字财政的后果。
此外,丁守海还强调,应重构未来的就业政策体系。第一,积极的就业政策要更积极。从充分就业目标上升到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从就业能力到高质量就业能力。
第二,消极的就业政策要更“消极”。完善社会安全网络建设,为失业者提供基本的庇护,防止他们在遭遇市场风浪涤荡的时候被社会所抛弃,陷入无助。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