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鹏友,你为什么愤怒?
作者:闫启
汽车圈上演了神奇的一幕。
小鹏汽车遭到众多车主的维权,而维权的原因竟然是因为——小鹏的新款车型“性价比”太高。
事件的缘由是,小鹏汽车2020款G3于7月10日宣布正式发布上市,与老款车型相比,新车不但在性能配置上有了明显的提升,而且价钱相差无几,这引发了小鹏车主的强烈不满。
随后,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微博向车主道歉:“我们这次硬件的快速迭代,真的给我们之前的鹏友们添堵了。”在用户看来,何小鹏将车主的不满归结为车主不适应小鹏汽车迭代太快,这种看似表达歉意,实则自夸的道歉并没什么诚意。
这件事的后果不容小觑:假如造车新势力都像小鹏汽车“升级换代这么快”,以后还有人愿意买吗?
这一次,
为什么“鹏友”那么生气?
恐怕连何小鹏也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6月18日下午,第10,000辆小鹏G3正式驶下生产线。从2018年12月12日正式发布上市,历时188天达成万辆目标,小鹏成了速度最快的造车新势力。顺着交付量猛增的势头,7月10日,小鹏汽车2020款G3宣布正式上市。
然而,这一系列好消息,却引发了广州、北京等地大批小鹏汽车用户的不满,他们集体维权。
事件的原因并不复杂。相比老款车型,2020款G3在性能配置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尤其是在续航能力上,最高综合续航从365公里大幅提高至520公里,但是,零售价不升反降。本该是一次诚意十足的产品升级,却因为和上代产品的交付时间太接近而让“鹏友”成了“鹏黑”。
一位来自北京的小鹏车主向投资界(ID:pedaily2012)表示,“6月25号定的车,7月3号提车,结果不到一周新款就发布了”。更有甚者,有的车主还没有提到车,就莫名其妙的变“绝版”。
2019款的小鹏G3是今年进入3月份才开始大规模的进入交付期,这也就是说,大部分小鹏车主的车到手不超过3个月。乘联会数据显示,2019年 4月份小鹏G3单月销量为2,200辆,5月销量达到2,704辆,连续两个月占据造车新势力的交付榜首。
如果说仅仅是仓促换代,那也只是情理上没有照顾到小鹏车主的感受。但是真正令车主气愤的是,小鹏汽车不但对新款车型即将上市的消息没有任何告知,反倒极力推销老款车型。不少车主反映,销售人员还以6月底新能源汽车补贴调整后会涨价为由不断劝说其及早下单。
就在新款车型上市前的三天,有用户在小鹏汽车官方APP上询问相关情况,而小鹏客服的回答仍是没有时间表、没有相关政策。
刻意隐瞒新品?
小鹏道歉,车主不买账
眼看不断发酵,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也坐不住了。
7月12日,小何小鹏在微博进行道歉表示:“针对最近的新车发布,很多鹏友有不同看法,我也可以理解。对不起,让大家伤心了。”同时附了一封长信。
何小鹏在信中解释,以2019款G3智享版为例,官方指导价为24.18万元,补贴手售价为17.18万元。但是,不同阶段的用户购车后,在根据当时的购车权益计算后,实际成交价格为13.98万元、14.98万元和15.98万元三档。而同档次的2020款G3 520智享版的售价为17.98万元。并没有像网友说得那样反而更便宜。
同时他也表示小鹏汽车会给G3 2019款的所有个人车主(包括家人)一个道歉和补偿:从即日(7月12日)起,3年之内增换购小鹏汽车任何一款车型时,在享受拟购买新车当期所有促销政策权益的基础上,额外享受10000元专属补贴权益。
但是不少车主认为何小鹏的道歉和补偿“没有诚意”——“没人会复购,等于没补偿”,“都不满意了,还复购?”
在车主看来,何小鹏将他们的愤怒归结于接受不了“跨越式”的推新,不但没有觉得自己有问题,反而说车主的接受能力不强。
要知道,小鹏汽车老款G3在2018年1月就在CES国际电子消费展上亮相,4月开始接受预定,12月才正式发布上市;新车型P7预计明年第二季度交付,今年4月起就开始持续宣传和预售了。
相比之下,2020款G3将发布上市的消息小鹏一直等到正式发布的前两天才透露出来,就连发布会也是低调地选择线上发布。如果真的用技术迭代太快来解释,那在两三天时间就迭代一个汽车的版本显然是说不通的。
“刻意隐瞒新品,剥夺了消费者的选择权,这是最让人生气的地方”,上述的小鹏车主对投资界表示。
何小鹏追梦之路
造车要花掉300亿,已完成7轮融资
外界疑惑的是,小鹏为何如此着急地推出新款,甚至不惜得罪车主?
小鹏6月份曾表示正在计划新一轮融资,融资金额规模和上一轮差不多(B+轮40亿元)。但面临着市场和政策上的双重压力,这样的境况显然是不利于融资的推进。
一方面,此时正值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正式实施的窗口,国补退坡50%、地补取消;另一方面作为竞争对手造车新势力的头部玩家都已经将续航提升到500km的档次,并且蔚来ES6、理想造车ONE、威马EX5智行版2.0等车型均已上市,特斯拉的上海工厂也接近竣工,未来价格很有可能继续下降。
换言之,小鹏急需要推出一款有竞争力的新产品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回想2014年,UC被阿里收购,作为UC联合创始人的何小鹏实现财务自由,开始追寻自己打造出中国特斯拉的梦想。他联合YY创始人李学凌、猎豹移动CEO傅盛、腾讯高管吴霄光,经纬中国张颖等多位互联网大佬及知名风投机构创立了小鹏汽车。
众所周知,造车特别烧钱。但造一辆车究竟需要花多少钱?何小鹏在面对这个问题时的答案是300亿。
小鹏汽车背后的投资方阵容堪称豪华,不但拥有众多知名VC/PE机构支持,还有阿里撑腰。除了机构投资者,小鹏汽车的个人投资者还有58同城网创始人兼CEO姚劲波、大众点评创始人张涛、猎聘网创始人兼CEO戴科彬等。
在本轮融资之前,小鹏汽车已经完成了7轮融资,详情见下表:
尽管如此,小鹏的融资脚步仍不能停。按照何小鹏的规划,2019年要完成300亿融资的目标,毕竟小鹏汽车不仅需要完成工厂的建设,还要对线下充电站以及销售门店的规划予以兑现。
造车新势力的难题:
技术迭代太快也是一种错?
何小鹏曾表示,如果从最终消费者角度来看,手机和汽车是可以进行类比的。在10年前iPhone刚刚发布的时候,诺基亚功能手机还非常流行。但在随后的很快时间里,仅能打电话的功能手机以极快的速度被智能手机取代。这个过程,一定也会在汽车领域出现,从功能汽车到智能汽车的进化。
智能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化的混合体,带有一个电子产品的属性越来越多,也就伴随着更新换代更加频繁的情况。纯电动车仍处在发展初期,纯电动车续航从150公里到续航520公里,仅仅用了5年,每一次升级,续航及配置相比前代都有明显的区别。而进入网联及人工智能时代,软件和硬件的每一次提升相比前代也都称得上是“碾压式”
但是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讲,对于汽车的认知还是仅仅停留在传统的燃油车。而对于传统燃油车来说,热销款一般会每年有一个小改款,部分不热销的牌子可能间隔更长。如果是换代的话这个周期会拉的更长,少则三四年。
何小鹏在微博上引用了这样一句话,“汽车行业正处于传统模式向智能时代新模式转变(的过程中),我们在厌烦了‘挤牙膏’式升级的同时,又暂时还接受不了‘跨越式’的推新。但快速迭代终究能给我们带来更极致的产品,我们甚至应该希望这样的迭代来得再快一些。”
但是,汽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大宗商品,注定不会有频繁的复购需求,这和智能汽车快速迭代的特性确实存在着天然的矛盾,而如何平衡两者的关系,显然是摆在所有造车新势力面前的一道考验。
不光是小鹏,特斯拉、蔚来汽车也都通过OTA升级来进行产品迭代,尽管也会引发不满和争议,但也并没有到维权的程度,销量也没有因此受到影响。从这个方面来说,消费者对于智能汽车的包容程度还是很高的。
但小鹏可能还不明白,车主的愤怒并不是因为迭代太快,而是因为对新车型秘而不宣,剥夺了鹏友自主选择的权利,那是一种“受欺骗”的感觉。
当然,他们也可能只是装作不明白,毕竟造车烧钱,在新款交付前,老款的库存还是需要清一清的。
责任编辑:赵慧芳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