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楼市应是梦醒时分

  原标题:中国楼市应是梦醒时分

  来源:秦朔朋友圈

  作者:钟伟

  曾经有一套房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在失去之后,才痛悔莫及。这是个被反复提及的段子,从1998年到2017年,持续20年,这种机会始终存在,因此能够将拒绝买房的错误坚持这么多年,恐怕已经不单纯是智商问题。

  众人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世易时移,现在我们可能面临另外一种智商测试了。

  在过去20年的大多数时期,我都是中国楼市的看多者,人口迁徙和城市化也往往使得楼市成为不劳而获的暴富之地。但这种局势在剧变,尤其是2016年初至今的楼市令人印象深刻。花去也,天上人间。种种迹象显示,再用“时可失,机再来”形容中国楼市可能已不妥,也许楼市已走到了梦醒时分。

  迹象之一,仍是日本的镜鉴

  安倍执政以来,日本经济表现良好,股市楼市都有所回暖,但绝少有人会想象日本股市、楼市能收复25-30年前的失地。那些高点似乎永远也回不去了。

  中国同样有资产价格调整的问题。面对A股,下一个5000点、6000点何时降临?大多数人可能心下惴惴,难有答案。一个高度乐观、高增长、高发钞和高盈利的强劲周期已经远去。楼市也不会是例外,尽管中国作为中等收入国家,其城市化进程和都市圈建设仍将延续,但将楼市作为暴富筹码的时代几乎结束了。

  我相信很快我们会重新审视日本,并摆脱日本在过去30年是失败者的陈见。中国目前最发达的江浙粤三省面积和日本差不多,但人口是日本的两倍,GDP则不足日本的一半。中国获诺奖人数则不足日本的零头。历史上日本经历的老龄化以及楼市泡沫值得中国认真反思。

  迹象之二,是居民收入增长的放缓

  许多人热衷讨论房价收入比,一个较为实用的房价收入比公式是:

  房价收入比=中位数房价/(动态收入*储蓄率+代际财富转移)

  这个公式的意思是,能不能买得起房,取决于父母对你的购房资助,你现在挣钱多少和未来挣钱上升速率,以及你能省下多少钱这三大因素。

  其中最有潜力可挖掘的就是你挣钱越来越快、越来越多。一个人在其25年职业生涯中,如果年薪分别以0%、5%、9%的速率增长,那么25年累计挣的钱,是当下年薪的25倍、52倍和94倍。

  这有什么含义?这意味着,即便房价没变,但如果你的收入增速从年均9%降至5%,那么房价就相对地涨价1倍;如果收入不增,那么房价相对地就上涨了4倍。

  日本是个很好的例子,在1994年之后,日本经济增长和收入增长的放缓,使得房价大跌,租金收益率持续上升,但日本年轻人仍然买不起房也不愿买房。

  看看中国当下约50倍的租售比,以及国际学校昂贵的价格,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线城市年轻人舍学区房而直接让孩子海外留学。如果你看不见中国经济增长和个人收入增长的提速,那么大致就决定了,你可怜的、可预见的收入,使房价看起来更高不可攀。

  迹象之三,是京沪深榜样力量不再

  尽管许多人居住在三四五线城市,但仍对京沪深的房价津津乐道,并以此确定了对本地房价只涨不跌的坚定信仰。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但看起来榜样在崩塌,京沪深的新房巅峰多出现在约2016年底2017年初,此后新房市场明显萎缩。

  一线城市,甚至包括厦门、南京,目前连二手房的交易巅峰也已过去。京沪二手房交易价格在过去两年有约10%-20%的跌幅。不仅如此,房屋租金价格涨幅也在趋缓,今年大学生毕业季,京沪都未出现租金跳涨的情况。我们应当看到,一线城市高房价高成交的花繁锦簇,已是流水落花春去了。一线城市甚至连商办楼宇的空置率也在悄悄上升。

  这种情况在日本已上演过,日本房价见顶之后的20多年,即2016年日本人口才出现负增长,而中国人口峰值出现在约2040年。目前东京都市圈的周边房价都在下跌之中。

  在中国也需要分清楚城市群和都市圈,长三角是上海为核心,苏杭为接续,宁波南通苏州嘉兴为基础,辅之以庞大的百强县,群体的、有机互动、互为补充的城市群。珠三角也类似。但京津则属于典型的双城记。我们不得不考虑,你是继续相信以极限通勤居住在都市圈边缘?看得见繁华但享用不到繁华,还是退而优居二三线核心区?京沪深榜样的坍塌,甚至还未曾被广泛意识到,房价信仰的根基在动摇,大都市边缘蚁族将快速退潮。

  迹象之四,大多数人都更节俭了

  目前中国居民的债务负担率超过50%的国际警戒线,比10年前的约20%有了明显飙升,同时居民债务相当于可支配收入的77%,这显示出居民部门加杠杆趋势明显。存钱见涨不多,欠钱大涨不少,这对楼市意味着什么?

  分因素去靠:

  因素之一是经济增长乏善可陈,经济泡沫此起彼伏,这种搭配不寻常。2015年和2018年的股灾、互金泡沫、新能源泡沫等每个泡沫都逾万亿,使居民财富有所缩水;

  因素之二是居民部门似乎在减税降费的阳光之外,在可预见的未来,12万元以上年收入的个税综合纳税,以及欲说还休的房地产税都在不远处等待着中国家庭。如果考虑到中国居民巨大的贫富差异,那么大多数人的投资和消费行为将日益谨慎和节俭,几乎不存在买一套房,躺着挣钱的可能性了。

  投资易损、挣钱易税,债务易增,将导致国人暴发户行为只是昙花一现,买买买模式已经终结。许多人曾说,在中国囤房和储蓄具有可替代性,残酷的现实是,储蓄在减少,债务在增加,囤房也逐渐只是个念想。

  迹象之五,涉房政策不为所动

  2017年3月以来,史上最严厉的“五限”政策出台并延续至今,政策定力坚持了两年多且不为所动。政策约束将使得处于历史中长期顶部的楼市更快地向下调整。

  2019年以来,尽管房地产投资还稳定在约10%的增速,但上半年东部楼市销售量为负增长,中部为零增长,西部稍有增长。楼市强弩之末的特征明显。随着房地产融资政策和环境的进一步收紧,楼市下半年由平庸转为疲弱是大概率。

  这种政策氛围并不令人意外,如果你是五零后官员,那么1998年房改前后大约是县处级,至今有可能享受了多次福利分房,因此6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对商品房的感性认识并不多,房价信仰也不强烈,但对实业实体的兴趣浓厚。其群体性地对涉房政策持续偏紧也在情理之中。迄今为止,还看不见楼市调控有任何松动迹象。

  关于中国楼市,这个音符已经奏响并逐渐消散了,这朵浪花已卷起并已破碎了。你还在留恋什么?你所留恋的都将成为过去。

  如果人们对楼市所处的历史阶段逐渐有了理解和认同,那么,作为低流动性、低收益和高风险资产的不动产,要在兜售潮逐渐出现之后,全身而退的难度也很大。同样地,中国地产界不会再有也不会再需要任何大炮式神话了,因为房价永远上涨的预期已经动摇,任志强先生更多地将作为旧体陋习直言不讳的抨击者的角色,而被人提起和怀念。

  我们应当在灯火阑珊处,应断舍离,楼市也已到梦醒时分。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长沙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张宁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7-18 苏州银行 002966 7.86
  • 07-17 科瑞技术 002957 --
  • 07-17 景津环保 603279 --
  • 07-16 大胜达 603687 7.35
  • 07-16 丸美股份 603983 20.54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