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虚拟资产发行方:Facebook?

世界上最大的虚拟资产发行方:Facebook?
2019年03月21日 15:58 新浪财经综合

下载新浪财经app,追踪全球币市行情

  来源: 姜汁小队长   巴比特

  各位好,我是姜汁小队长,两个星期前,在知乎刷到了一篇文章《社会地位即服务, Status as a Service (一): 社交网络是一种 ICO 行为?》

  全文看完,只觉来了场思想马杀鸡,虽然文章只是借用了数字货币的概念解释社交网络中的一些问题,但提到的一些概念仍然让人脑洞大开,纠结了一下还是想与各位分享一番感触,原文为《Status as a Service (StaaS)》,作者为前亚马逊分析师、前HuLu高级副总裁Eugene Wei ,知乎用户-@Jamie Fang翻译了该文,截止本文发稿时全文翻译还未完成,但文章中的核心概念已经具现:

1、人是追求社会地位的猴子

2、人会追求最有效的途径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本

  总结全文内容简单来说:

  社交网络凭空创造了某种社交资本,人们在社交网络上通过内容生产的方式证明自己的工作量(POW),从而获得关注,掘取社交网络中的社交资本。

  而每一个新社交网络的发布,都如同一个ICO项目发行——新的社交网络中诞生了新的社交资本,这时,其他平台的“内容矿工”入驻,成为这个社交网络的首批内容生产者,同时,他们也在早期获得了更多的社交资本,之后,当更多人涌入这个新网络,内容生产的难度也在逐步增加,挖掘社交资本也更加不易,这也是这个社交网络逐步成熟的过程。

  当然,我们的脑洞还可以再大点,在这个新的社交网络逐步成熟后,也许会诞生“21位大V”,大V们为了获得持续的社交资产收益,自觉维护整个社交网络的健康发展,与平台共进退,是不是很像工作量证明POW+权益证明POS的模式。

  而为了整个网络的发展,我们还需要明白一个概念——蒸发冷却效应,当群落中的高价值贡献者无法获取更多时,他们就会离开,而这个过程一旦开始就是不可逆的,最后,这个社交网络将失去价值。

  所以,为了保证这个状况不发生,或者延缓/抑制这整个过程,我们需要增加这个社交网络的价值,除了引导更加优质的内容,我们也许还需要在网络内形成基于不同群体和理念的生态组织(是不是很像分叉和侧链),以及基于现有社交网络诞生的新群落组织以及其伴生的社会资产(是否觉得类似于在主链上发行的区块链资产,比如基于ERC20的资产)

  总之,基于这篇文章的理念,你会发现很多社交网络与虚拟资产的共通之处,他们互相验证互为本质,他们是如此充满想象空间,也许,我们能够通过寻找区块链和社交网络之间的联系,通过理解《Status as a Service》这篇文章,从另一个角度发现区块链的新颜。

  在此之前,我特别整理了10个区块链与社交网络的共“通”点。

当然,如果放开了扯,还可以给出很多,这里就先举例这10个吧。当然,如果放开了扯,还可以给出很多,这里就先举例这10个吧。

  (ps:后文一时控制不住,写了很多偏题的废话,如果你赶时间,看到这里就行……且记得核心理念哟:社交资产基于POW共识,通过创造内容挖取,而Facebook就是目前最大的社交资产矿场,而每一个新的社交软件的诞生,都是一个社交资产的ICO,就酱!如果你不赶时间,刚好性格又好,长得又好看,说话又好听可以尝试看完下文。)

  关于这篇文章《Status as a Service(StaaS)状态即服务》,真心建议看原文或者原译文,作者用ICO和POW来解释社交资产,继而,用社交资产诠释社交网络中的行为。这两段绝对是全文中最精彩和精华的,虽然文章宗旨是解释社交网络,但是应该也能给在区块链行业的各位一些启发。所以,下文中,我尝试把这篇文章给我的一些启发写出来:

  启发1:从“状态即服务”到“通证即服务”

  Eugene Wei说:“把社交网络视为一种SaaS,其上用以承载用户社交资本的状态(Status)也是一种服务”

  倒也不用急着急解释“状态即服务”,因为对于很多非互联网人来说,即使是已经发展多年的SaaS(软件即服务),也并不容易理解。

  标准答案,SaaS就是服务商搭建平台,企业按需索取,而不用再负担硬件机房的设施和人员,即可获得信息服务,这样的服务主要是对企业而言的,对于个体,其实并不属于SaaS的服务对象,它们是2B而非2C的,但是,作为个体,我们依然会用到这样的服务,比如我们也并不需要关心邮件是怎么发的,或者网盘文件存在哪里,用就可以了。但是问题来了,这个不就是云平台和云计算的概念吗,咋又非要扯出个“软件即服务”呢?

  所谓“软件即服务”的“软件”和“服务”,其语意是商业模式下的定义,因为在商业环境中,“产品”(软件)和“服务”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在消费的整个闭环中,产品和服务也分别代表了消费流程中的两个不同的阶段,当然,也可以这样理解,产品(软件)是一桌需要满足大多数人口味的酒店豪华宴席,还不单卖;而“服务”就是可以单点小菜还能要求不放葱姜的乡榭食肆。软件即服务就等于大酒店说:现在开始,我们宴席的菜肴也可以单点了,而且葱姜蒜你说了算……可能不准确,但就这种感觉。

  “软件既服务”要让软件满足市场的同时服务于个体,唯一的方法也许就是云平台和云计算。所以,解释前面提出的问题,SaaS本来就是云计算的一部分。产品(软件)满足市场,服务针对个体,而这个服务必定是动态的。,

  在了解“软件即服务”(SaaS)后,再看“状态即服务”(StaaS),就会明白,StaaS也会是一个平台,这个平台能满足个体对“状态”的即时需求,而“状态“就是个体经历和知觉的具象体现(朋友圈的图文、知乎的回答、头条的视频……),但和“软件即服务”不同的是,“状态”最终将彼此链接形成一个关系网络,而在这个网络中必定会内生出一种价值——社交资本。

  所以,StaaS服务商,如果想要完整通关“状态即服务”的游戏,不仅仅需要提供更加稳定和附有想象力的“状态”服务(从文字到图文再到短视频,直播),更重要的是,他们需要以更加公平方式去释放社交资本(比如知乎的feed流和头条的流量池算法,而这个时候,你是否想起了BTC的区块奖励)

  所以,StaaS,状态既服务的本质是——社交资本即服务,谁能够提供更稳定的状态服务,谁能以更加公平的方式释放社交资本(共识机制),谁就是受众所追逐的社交网络。(所以在原文中反复提及了工作量证明POW,毫无疑问,POW党最自豪的就是其公平性)

  当然,XX即服务,本身就是一个极具扩展力的概念,其实早几年IBM就提出过BaaS—区块链即服务的概念,本质上和“平台即服务”并没有什么区别,就如我们前面所说,无论是软件即服务还是平台即服务,参与主体都是企业和团队,而《Status as a Service(StaaS)》实际上也在将这种概念下沉到了个体,所以,也许我们可以从这种角度想象下区块链的未来——Token as a Service,通证即服务。

  我们并不是要创造一个“货币产品”,而是一个以通证经济为模型并且服务于通证流转、验证的可信任平台,而作为这个平台中诞生的内生资产,通证的权益将在平台内实现,其释放方式需要保证公平性,即一个去中心的共识机制……上面这段话,很像是在说区块链资产吧,但是,我想说,这其实也是在说社交资产。

  那么问题又来了,似乎我们从来没有去思考过,社交资产是什么,它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启发2:社交资产与区块链/通证资产

抱歉,我至今都没有找到关于社交资产的标准定义,所以我猜:

  抱歉,我至今都没有找到关于社交资产的标准定义,所以我猜:  

  社交资产就是人类世界的第一种虚拟资产,以信任为本位,诞生迄今已经300万年,堪称最稳定保值的资产之一,具有可继承性,交易形式多样,不可量化的特点,各方依照对社会关系的模糊感知对这种资产进行评估,并通过外生价值最终达成交易,而在中国历史上甚至还有依靠这种社交资产生存的行政职位,比如汉代的秦汉时期的“三老”(德行表率、掌教化、可率众)

  社交资产是社会资源的多倍杠杠,撬动倍数将直接体现社交资本的多寡,当通过社交资本杠杠得到社会资源收益时,社交资本也会得随之增加,反之,当社会资源损失时,社交资本也会损失。

  如果把社会关系看成一个网络,社交资产就是可以在这个网络中的流转的价值,两个点(个体)间必然可联系,但会消耗社交资产,这部分消耗将在未来某个时间由网络中的其他节点(个体)收取,同时,这张网络上的社交资产天然具有聚合吸附效应,拥有更多社交资产的节点(个体)将彼此相连,最终我们会看到这样一幅图:

  虽然和金融资产相比,社交资产虚拟不可触、无法量化、没有流动路径、与金融资产没有固定的“汇率”,但社会资产本身就是衡量金融资产的指标之一,是社会网络中的权益证明。

  在互联网诞生之前,人们热衷于在现实中获取社交资本,在互联网的社交网络诞生之后,千禧一代涌入其中,成为第一批攫取互联网社交资本的人,当平台蒸发冷却后,基于平台的社交资产也开始贬值,聪明人开始更换平台,去挖掘其他平台的社交资本,所以在原文中,作者一直用“人会追求最有效的途径获取更多的社会资产”这句话解释社交网络中的很多问题。

  所以,社交资产很久就存在于人类历史中,并且,人类利用社交资产的一些特性建立了一种非信任环境中的信任机制,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共识机制,任何不遵守其游戏规则的个体,早已经被排除在这个网络外,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嘿,是不是发现这句话很熟悉,因为在我们听到的所有关于区块链的概念中,都会说一句“构建信任的机器”,而现在,我们发现,原来人类一直在用虚拟的社交资产构建彼此间的信任,而社交资产和区块链又是如此的相似,还是那句话,大道至简,殊途同归。

  这样一说,也许看过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的同学会觉得更加熟悉,尤老板说,我们的智人祖先因为共识而真正形成了大规模的协作体系,因为规模化的协作最终打败了尼安德特人成为万物之灵长。按照人类简史里的说法,智人之所以能胜出,不是因为我们会使用工具会打猎生火,甚至不是因为我们有多聪明,我们胜出的唯一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智人祖先点亮了一个2B技能——八卦,俗称吹牛逼,并且以八卦发展出来一个技能体系!这个技能体系的终极大招就是共识与信任,也就是说,我们因为一起吹过的牛逼而达成共识,并且在共识下形成稍显稳固的弱信任关系,而这种信任关系也许就是未来的“国家”,但是,问题又来了,道路千万条,安……我们的祖先为啥要选择“八卦“,这个无聊且看似毫无意义的路呢?

  Bingo~答案就是社交资产,而当时获取社交资产最简单的途径就是——八卦!(……当然,现在依然是)因为:“人会追求最有效的途径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本”

  说话某天一位部族小哥,突然脑洞开了,在整个部落还在对着太阳月亮顶礼膜拜的时候,他说自己是太阳之子,自此点亮了社交资产按钮,它八卦着太阳和月亮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八卦着河边大狮子和老鳄鱼的传说,部落众惊为天人,纷纷“传谣”,当谣传成为共识的时候,更广泛的信任在部族中产生,于是,部族逐渐完成从以血缘为纽带到以信任为纽带的转变,更大范围的协作开始,民族意识觉醒,国家的雏形诞生,而宗教领袖一代目小哥,也成为了老哥,并将他的社会资产传递到了下一代,……

  看,当我们这样一顿瞎扯之后,我你之间也许也能达成一个共识:社交资产推动了共识的建立,共识让我们达成了相对的信任关系,而后形成了更大范围的协作!

  这时,当我们回头再去看社交网络就突然有了种不一样的既视感,社交网络似乎正在复刻这种过程,并尽可能公平的释放社交资产,同时推动共识建立,增加网络内的广泛信任……

  那是否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社交网络在世界范围内达共识,建立信任,从而达成世界协作体系吗?

  哦豁,想法是美好的,但答案也许是否定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社交资产的量化难题;比如不同文化不同宗教的共识相悖;比如庞大社交网络的低灵敏度、高延迟和慢反馈;比如共识下的奖惩无法快速体现,权责不对称等等,但个人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信任关系!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了,我在前面说社交网络构筑的信任关系时用的几个词:弱信任、广泛的信任、相对的信任,所以面对事实吧:我们无法用社交网络构建更强的信任关系,所以所谓的世界协作体系也无从谈起。(对,前面我也说过从血缘到信任到民族到国家的概念,但不要忘记,这个本身就是个漫长的过程而且也是多种共识的的结果)

  所以,我们期望给社交资产加个防火墙buff,让共识下的奖与惩永不缺席,而这个buff在我的认知范围内就是通证资产,由此可以推导:区块链的终极目标并不是要重建货币,而是以“通证即服务”的方式延伸出一种新的信任模型,修复完善社交资产构建的弱信任关系,最终并形成一种新的社会关系。

  呼,终于将想表达的东西写完了,很多想表达的东西其实也缺少依据,欢迎各位指证!

  (作者:姜汁小队长)

责任编辑:唐婧

虚拟资产 Facebook 区块链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3-27 中创物流 603967 --
  • 03-21 三美股份 603379 32.43
  • 03-18 亚世光电 002952 31.14
  • 03-14 震安科技 300767 19.19
  • 03-14 永冠新材 603681 10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