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夏心愉
是否只要是个借款需求就必须被满足?从当年的现金贷,到今天更无法无天的“714高炮”,你们就承认吧,你们出来赚钱的发心,根本点,就是利用并发扬了人性里头都有的贪图和无法自律、无法自控。
“714高炮”,是指贷款周期为7天或者14天的、收取“高”额的“砍头息”及“逾期费用”的借贷。下手狠的,砍头息30%直接拿走,下款到手就打折。用“高利贷”形容“714高炮”已经不够准确——我们都用“超利贷”。
讲真的我每次一提到这个话题,就很容易气不打一处来,只能尽量克制自己维持中正。在我看来这高炮地界,简直是某种“共业”——放贷的、借贷的,和这产业链里养肥的各种环节,比如爬借款人数据的、导流的、催收的,几乎全在一个种恶因的体系里众人拾柴。
而最后的恶果,却可能蔓延到这个体系之外;灭失的价值,可能会滞后并扩散到整个生态中。前车之鉴P2P浩劫,已是一例。
今天“愉见财经”再提这个话题,是因为前两天我们聊央视3·15话题时讲到了被点名的“714高炮”。每次只要一碰到这个话题,大家来看看这几天公号后台截屏——接二连三的都是借了钱还不出又被催收的人,来求援,问怎么办,问能否个人债务重组。
要我怎么说呢?不如大家替我留言跟他们说说?
1 贪因与恶果
我从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反对Payday Loan,反对那些面向年轻人群体的高息APP借款。。尽管在商业逻辑上他们可以告诉我100条成立的理由,也可以告诉我即使是在发达国家这仍然是个争论而非定论。
在商言商的理由无非是:既然市场有需求,现金贷就有存在的必要;谁让你们传统金融服务不了长尾客户,那就让现金贷来服务呀。也因此在最初,这些业态(当然是那些利息还不至于这么畸高的)甚至有胆子打出“普惠金融”的旗号。
可是“愉见财经”想跳出商业而进入一个探问“发心”的逻辑:是否只要是个借款需求就必须被满足?从当年的现金贷,到今天更无法无天的“714高炮”,你们就承认吧,你们出来赚钱的发心,根本点,就是利用并发扬了人性里头都有的贪图和无法自律、无法自控。
善的商业,是点亮人心的“一念成佛”;恶的商业,是攫取人心的“一念成魔”。
谁在借“714高炮”?你们找遍10000个案例自然能找出个把“好例子”,比如穷困的家长急救重病的孩子一时间无处投靠之类的,但问题是,我想大家随便观察观察身边人,用脚趾头就想得明白,这些“好例子”的占比,微乎其微。
所以借“714高炮”最多的无非四种人:
第一,不自控人群:行使远超过自己日常工资和消费能力的及时享乐需求,不管是为了充面子、谈恋爱、打游戏买装备、打赏主播还是什么动机,总之就是失去自律,甚至于失去自控能力了。
第二,黄、赌、毒。
第三,借新还旧一层层蔓延过来的。信用卡还不上了借现金贷还,现金贷还不上了到处找APP借款的“口子”,最后借到“套路贷”、打到“高炮”上……总之人生陷入死循环,平台越借越多,债务越背越重,利息越借越高,在焦虑中拖延着并等待着“爆掉”的那一天的来临。(“愉见财经”的公号后台已经接待过一茬又一茬这样的人,基本都集中在十几个平台一借的滚雪球阶段,停不下来。)
第四,从“羊”基因突变成“狼”了,俗称“撸口子”人群,就是那种内心独白为“凭本事借来的钱为什么要还”的无知无畏者。于是“714高炮”的故事里又发生了很多大狼(坏平台)与小狼(坏借款人)狼咬狼的狗血剧。
但让人痛心的是,以上一到四,结果是殊途同归的:都是“爆”掉。
但千万不要以为“爆”掉后倒霉的就是借款人自己。“愉见财经”认识很多放现金贷或“714高炮”的,很明白他们的套路,其实就是坐等借款人还不上后可以赚高额的逾期罚息,催收的标的自然不是欠了一屁股债的借款人,要么是教你到别的平台去撸人家的口子还给他,要么就是杀手锏:通讯录骚扰。
有个现金贷平台老板曾这样向我介绍风控经验:“他控不了,他爹妈控得了就行。”我之前采访的一家专业外包催收公司,还有美其名曰的Fintech催收、大数据催收,说到底,就是扒借款人在各处留下的通讯录、联系人的黑数据,然后100个骚扰电话打给这些亲朋好友。
一人之失,在这套机制下又被放大成多人一起承担麻烦结果。其结果很显然:你还不上,你爹妈替你还。
2 劣胜与优汰
给大家讲两个真实的事情,不做判断。
第一件事,2017年底监管开始重拳整治现金贷,息费加总要框进36%。我一个做现金贷的朋友一合计,如果不违规,只有一条路:见好就收关门大吉,反正已经赚得盆满钵满。
他甩下两句话。
第一句,做他们这种无场景的、直接APP上填信息就下款的、期限短的现金贷,息费绝无可能进36%;
第二句,如果他们都收缩了(他的综合利率大概在年化50%~60%),在恶化的个人信用多米诺之下,那市面上虚席以待的,肯定是更恶劣得全然不顾监管的:高炮(或者是恶性现金贷卷土重来变本加厉)。
当时他让我等着瞧。我承认,一年后,我瞧到了。
第二件事,我的一个在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做贷后的朋友跟我讲,这是一个欺负好人的世界。
正如前文说到的“殊途同归”,他发现他们的借款人里,大量是和外面的超高息平台“共债”的,而这批人最后都是要“爆”掉的。到“爆”掉的那一天,借款人显然无法还清所有平台的钱。那请问在这个时候,他会还哪家不还哪家?答案是,先还那些暴力催收的,或是催收环节最骚扰到他正常生活的。
可怜了我那朋友的平台是持牌的,多少总归有些畏惧监管,催收尺度也不敢太大。所以很显然是讨债是讨不过社会上的暴力型平台了。
再者,他还发现,那些曾经是“羊”的借款人,也会因为债务雪球越滚越大、外部信用环境集体变差后,慢慢也基因转变成了“狼”。
借款人的群体性无意识很神奇,都喜欢把数学上负负得正运用到金融上,非但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还一肚子委屈。好像在狼的世界里,保护自己的唯一路径只能当狼,否则就是任人宰割了。
一旦借款平台是恶的,那理所当然自己也要变恶,就算拿了人钱也是受害者,并且不分青红皂白,也不论本金和年化24%(未还需还)/36%(已还不退)以内的利息是受法律支持,总之就是统统不想还了,统统“冤冤相报”,除非谁真狠过他的头。
在这个体系里、“共业”的场域里,不够恶的主体,都混不下去。
我听完后,脑袋里就浮现了四个字:逼良为娼。
3 监管与缺位
逻辑铺展到这里,一定会拷问监管。
我都不知道历史重复了多少次了,都是这样。最早听监管话的机构,如履薄冰,不转型就要等死;聪明的家伙们夹在当中,拖拖拉拉再合规,灰色地带踩一踩,大概还有条活路;监管管不到的地方,嚣张猖獗。更可怕的是,最后风险还都能蔓延回金融体系。
那为什么不干脆“乱世用重典”呢?不要央视动一动,监管才动一动好吗,早干嘛去了?除了央视记者挖到的,就没有其它“714高炮”了?
我的前同事董云峰在《714高炮打了谁的脸?》里甚至呼吁所有高炮借款人拒不还款,并向公安机关举报;呼吁国家对“714高炮”该关的关,该罚的罚,该抓的抓。
董爷说:“拿出整治e租宝、钱宝网的力度,哪怕不入刑,仅仅对个别典型没收非法所得并处1-5倍罚金,都不至于如此。”
我个人对呼吁所有“小狼”集结起来攻击“大狼”的这种做法持保留意见,或者说在“狼咬狼”的世界里我不想发表意见;但对要求监管进行严管,举双手赞成。
(本文作者介绍:财经评论员、主持人,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专委会研究员,上海金融青联委员。微信公众号:愉见财经。)
责任编辑:杨希 1904183207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