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冯明
北京时间3月19日凌晨,美联储发布了2015年第二次议息会议的会议声明,如果简单地认为美联储失去耐心、急于终结极低利率政策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细细品读声明全文并结合耶伦记者发布会的表述就会发现,对于加息,美联储其实仍然非常有耐心。
如果要评选当前最受金融市场关注的词的话,“耐心”(patient)一词十有八九会入选。这并不是大题小做,因为该词直接传递了美国货币政策当局对未来一段时期货币政策走向的意见,并间接地表达了美联储对美国经济形势的判断。
北京时间3月19日凌晨,美联储发布了2015年第二次议息会议的会议声明,如市场此前普遍预期的那样,在这次会议上,货币政策委员们一致通过在决议中删去“耐心”一词。美国后危机时期向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进程又往前迈出了一步。
但是,如果简单地认为此举就意味着美联储失去耐心、急于终结极低利率政策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细细品读声明全文并结合耶伦记者发布会的表述就会发现,对于加息,美联储其实仍然非常有耐心。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进入新年以来,除了非农就业之外,美国主要经济数据表现并不十分理想(增长有所放缓,消费者信心指数锐降,零售增长也不及预期)。而且非农就业一方是滞后效应,一方面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较大(如寒冬)。
第二,维护物价稳定是央行[微博]的天职,这一观点不仅被现代主流宏观经济学所公认,而且也是全球主要央行都认可和遵从的基本原则。美联储更是如此——通常认为美联储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一个+半个”:其中“一个”指的是通货膨胀,另外“半个”指的是就业或失业率。尽管在金融危机之后,宏观政策的确对就业赋予了更大的权重,但也绝对没有动摇美联储盯住通胀、维护物价稳定这一天职。
美国的核心通胀数据走低,PPI连续四月下滑。美联储自己在本次会议声明中也坦言“通胀水平离美联储长期目标水平更远”。而且世界范围内,从欧洲到中国再到日本,通胀无一例外都是走低的,在这样结构性通胀下行的现实下,美联储的解析决策自然会三思而后行。
第三,美元也在走强。三月中旬以来,美元指数大有冲破100之势。考虑到“J曲线”效应,美元有效汇率升值不会立刻反映到贸易盈余上,但最终必定会对美国的经常项目差额产生压力。美联储的经济学家们对此心知肚明。另外,美元升值导致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对美国几个产油州的就业和投资都已造成比较恶劣的影响。显然,从全局福利的角度分析,美联储短期内不希望美元强势冲高。
最后,还有一个证据最为直接地表明了美联储仍然富有耐心:本次议息会议上,货币政策委员们大幅下调了2015-2017年这三年的利率预期。这是对之前高利率预期的修正,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美联储认为此前更高的利率水平是不恰当的。也就是说,退一万步讲,即便今年下半年开始加息,那么加息的幅度和频率都不会很大。
综合这些因素考虑,美联储不会急于贸然加息。即便是考虑到经济长期在极低利率水平下运行具有潜在风险,但仍会保持足够的“耐心”,等待时机再走向货币政策正常化。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并不急于加息,那为什么还要删去“耐心”表述呢?
这就涉及到政策当局与市场沟通的问题。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主要央行越来也重视“前瞻性指引”,并尽可能充分地与市场进行沟通,减少不确定性。美联储在这方面是引领者。美联储每季度会召开两次FOMC会议,其中第二次会议之后会固定举行记者发布会,与市场进行沟通。
即便在不举行记者发布会的FOMC会议之后,时常也会通过电话会议与市场进行沟通。总之,这次删去“耐心”一词,是美联储对市场进行前瞻性指引的举动。结合议息会议声明和耶伦的发布会,去掉“耐心”一词主要想向市场传达两点信息:
一是美联储认为美国经济状况的改善已经基本趋稳,可以支撑开始加息,货币政策正常化已经进入美联储的议事日程;二是考虑到低通胀、美元强势走高等因素,具体在什么时点加息,还需要取决于未来经济数据的发布,美联储会耐心地等待。
最后,根据对美国经济数据的长期监测和预判,我们认为:美联储在今年上半年内加息的可能性极低,最可能的加息时点会在三季度末或者四季度初。当然,最终还要取决于美国国内及外部经济的走势,如果就业和劳动参与率走弱、通胀继续下调,那么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推迟到下一年的可能性也是较大的。
(本文作者介绍:清华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青年研究员。曾任哈佛大学经济系访问学者。)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