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央行谁更“任性”?

2015年03月19日 13:49  作者:赵雪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赵雪

  近期中美央行都不乏“任性”之举,但两者的区别十分明显。美联储属于主动出击,而人民银行更多的是被动应对。相对而言,美联储更加我行我素,但其经验颇有值得借鉴之处。

中美央行谁更“任性”?中美央行谁更“任性”?

  在全球主要央行中,中国人民银行和美联储近期的举措都颇有些“任性”。前者在短短三个月中两次意外降息,使得资本市场措手不及。在本周的FOMC会议后,美联储继续“顶风”释出更加强烈的加息信号,丝毫不顾忌全球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增长前景如何黯淡。这与其他央行形成鲜明对比。欧央行在千呼万唤后还是推出QE,日本央行波澜不惊的继续宽松,无疑都是全球投资者眼中的乖宝宝。

  中美央行任性的底气从何而来?首先当然是两国实体经济规模庞大。但除此之外,两大央行各有自己不同的底蕴。

  在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目前银行信贷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国有银行仍控制相当多的资源。加之中国的资本市场相对封闭,不太容易受到外部形势的直接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人民银行大可放手作为。即使某些新政策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人民银行仍有足够的把握形势不至于失控。

  美联储的地位更加有利。1913年的《联邦储备法》确立了美联储的独立性,使其在制定政策时不必看美国国内政界和商界的眼色。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让美联储不用受制于其他央行的动作。不仅如此,在过去100多年中历次经济危机中的上佳表现,也使得美联储的金字招牌牢不可破,反过来进一步增强了其可信度。

  然而,尽管近期中美央行均有任性之举,其中的区别还是相当明显。

  美联储的任性是主动的。正如历届美联储主席多次重申的,其法定使命是保证美国国内的物价稳定和促进充分就业。换言之,其他国家的死活,只要不严重影响到美国自身,美联储是不会考虑的。抛开道义上的争论不提,在实践中美联储多半也是这么施行的。目前的情况正是如此。

  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美国经济一枝独秀,就业数据持续向好,工业生产率创新高,居民企业信心不断回升。即使是此前一直偏慢的工资增速,也出现不少积极的迹象。因此,即使欧洲和日本还在苦苦找寻持续复苏之方,即使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增长趋势放缓,即使地缘政治的威胁挥之不去,美联储仍然继续在有条不紊的为进入加息周期做准备。而金融市场对此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从期货市场的反应来看,市场与美联储的预期正在不断接近中。

  而人民银行近期的政策则更多的是被动应对。从大的宏观背景来看,三期叠加的压力无疑增加了货币政策决策和施行的复杂程度,导致人民银行多重政策目标的弊端也被放大。既要保持物价稳定,又要助力经济增长,还需支持结构性改革,也得兼顾金融稳定,加之推动资本市场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

  在这种情况下,人行只能陆续推出一些非常规的货币政策来见招拆招。并且为了达到预期管理的目的,在时点上也着意避开市场共识。所以,在过去一年里,中国金融市场不仅从人行学习到很多字母组合,也在心理承受方面得到了充分的锻炼。问题是,市场与央行的沟通并没有更加清晰。例如,这些新政策会不会长期化?有没有副作用?至少到目前为止,诸如此类的疑问仍然很多。

  从这个角度而言,美联储似乎外部约束更少,更加我行我素。但从长期来看,对金融市场的冲击反而相对更小。与此相反,过去一年人民银行被迫的意外之举,固然有种种苦衷,反而不利于货币政策的预期管理,很多时候两头不讨好。

  那么,美联储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从本次金融危机后的实践来看,至少在如何与市场沟通方面有以下几点可以参考。

  首先,明确不同时期不同政策目标的权重。与其他主要发达国家央行不同,美联储拥有就业和通胀的双重使命。尽管官方总是强调两者同等重要,但在不同的情况下,美联储官员还是会对其中某一个讨论更多。人行的四大政策目标(加上其他的政策使命)更容易产生混淆。市场可能会不清楚政策改变的真正意图,因此更需要人行的明确指引。

  其次,货币政策需具备前瞻性。美联储认为货币政策从推出到生效存在较长的时滞,因此改变政策往往是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样既可以避免受到短期经济数据的干扰,也能够尽量防止出现被动应对的窘境。这一点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尤其重要。

  最后,推出新的政策工具前,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培训。在量化宽松和前瞻指导推出相当长时间之前,美国学界、美联储在不同的场合对这些新工具的内容、利弊、操作细节、理论依据都有详尽的讨论。这些有助于消除外界的误解,增加这些政策的效果。

  (本文作者介绍:加拿大卡尔顿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加拿大某大型退休基金全球资产配置投资经理,原中金公司驻纽约经济学家。)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全球新闻眼》是一档由新浪财经全球记者和撰稿人团队为您呈现的原创专栏集。真相远比价值观更重要。敬请关注全球新闻眼微信公众号:全球新闻眼。扫码更方便。

全球新闻眼

文章关键词: 美联储央行任性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共同富裕离我们还太遥远 老艾侃股:如何不被A股疯牛甩下来? “亚投行”为何赢得信任票 银行高管为啥爱吃烂账 315晚会引出的一段银行公案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那些沉默不语的投资大师 美国是怎么治理雾霾的? 谁是拯救股民的120? 2016年房地产税仍难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