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腐败对增长和宏观经济稳定至关重要

2016年06月15日15:19    作者:IMF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机构 IMF

  过度监管形成租金,被公职官员自行分配,这种情况必须杜绝。放松管制和简化流程是高效反腐战略的基石。尽管如此,当从国有控股的垄断市场(东欧新兴经济体)转型时,重要的是确保具有适当的制度框架。

 

打击腐败必须杜绝过度监管打击腐败必须杜绝过度监管

 

  公共部门腐败(定义为滥用公共机构权力以谋取私利)困扰着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近期许多国家丑闻频传,民众对严重腐败的担忧加剧,如何予以应对成为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挑战。

  “虽然腐败的直接经济成本众所周知,但其间接成本可能更加显著、更具破坏性,能导致增长放缓和收入不平等加剧。腐败也对社会具有较广泛的腐蚀作用。其损害政府可信度,侵蚀普通民众的道德标准。”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表示。

  她补充说:“鉴于腐败对宏观经济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增长具有潜在影响,基金组织一直在积极帮助成员国设计并实施反腐败战略。”

  今日发布的这份题为《腐败:成本与缓解策略》的文件指出,腐败阻碍了预算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执行,削弱了金融监管,最终会损害包容性增长。该文件在分析中广泛引用了这一问题的相关文献,吸取了基金组织从众多国家获取的经验。文件显示,该问题具有“宏观重要性”,即对实现宏观经济稳定至关重要,而这正是基金组织的核心职能。

  虽然难以准确衡量,腐败的经济成本可以很高。近期一项估计显示,每年的贿赂成本达到1.5-2万亿美元(约占全球GDP的2%)。而腐败的经济和社会成本可能会更大。

  腐败如何阻碍经济增长

  文件指出,腐败通过若干途径影响经济发展。

  首先,腐败削弱了一国提高收入并行使核心职能的能力。腐败损害了合规文化,使逃税增加。例如,当税务豁免被视为可被任意决定时,公民的纳税意愿就会下降。结果是国家税收减少,无法提供公共服务,对增长造成潜在的负面影响。

  第二,腐败增加了公共采购流程的成本,损害了公共支出的质量和数量。预算外交易也能抽走资金。这减少了公共投资和其他重点开支的可用资金,扩大了基础设施缺口并给增长带来影响。

  第三,由于公共收入下降,政府会更倾向于依赖央行进行融资,这会使一国出现通胀偏差。同时,腐败会进一步削弱金融监管和金融体系的稳定。这是由授信及管理行为不良以及银行监管不力所导致的。

  最后,由于贷款者将腐败考虑其中,腐败甚至会提高金融市场的进入成本。私人部门会进一步受损,因为这增加了企业的不确定性,并成为了新进入者的准入障碍。资源被分配至寻租活动而非生产性活动中。

  社会和环境成本也会很大。社会性项目所分配的资金下降,资源也因腐败而流失,这都限制了人力资本的累积。同时,环境监管法规薄弱、执行不力,会导致污染增加、自然资源过度开采。在极端情况下,系统性腐败会导致政局不稳和冲突。有人认为自然资源充裕会使这一情况加剧。

  缓解策略

  虽然文件认为并不存在适用所有国家的“通用处方”,但也强调采取全面性措施是至关重要的。能即刻生效的短期措施必须辅以预防性措施并得到严格执行。文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实用性的指导,吸纳了基金组织帮助成员国设计和实施经济改革(包括反腐败策略)的有关观点。文件识别出四个基础性方向:

  ? 透明度是先决条件。各国需要采用财政和财务透明的相关国际标准。由于许多经济体的采掘业比重相对较大,确保这一部门的透明度尤为重要。各国政府也需要支持公司所有权透明度的相关国际标准。新闻自由也能在揭露腐败中发挥关键性作用。

  ? 为加强法治,必须确保诉讼具有可信的威慑力。执法也必须关注私人部门。在特定情况下,当现有机构已经腐败时,必须设立新的专业性机构。必须确保有效的反洗钱框架到位,尽可能减少腐败赃款的洗钱情况。

  ? 过度监管形成租金,被公职官员自行分配,这种情况必须杜绝。放松管制和简化流程是高效反腐战略的基石。尽管如此,当从国有控股的垄断市场(东欧新兴经济体)转型时,重要的是确保具有适当的制度框架。

  ? 清晰的法律框架是必需的。但如果无法执行,最好的框架也不值一文。执行需要建立有效的体制。尤其是,一个关键性目标是培养出能够胜任的公职官员干部,独立于私人影响和政治干预,并以这种独立性为荣。最后,领导力具备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领导人必须作出表率,并确保必要时能够采取果断的措施。

  (本文作者介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责任编辑:贾韵航 SF17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腐败 监管 成本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20万新三板投资者必关注:刘士余亲自站台意味着啥?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私募新政第一天:板块“大崩盘” 中科招商一度损失157亿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