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的根本是认识生命

2016年05月03日16:54    作者:王和  (0)+1

  文/新浪财经金融e观察(微信公众号:sinaeguancha)专栏作家 王和

  当下的中国,乃至全世界,“医改”无疑都是社会的焦点、痛点和难点。“医改”的所有问题,均可以归结为认识问题,即对生命的认识!

  当下的中国,乃至全世界,“医改”无疑都是社会的焦点、痛点和难点。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平头百姓,都关心、操心且烦心。

  这些年,关于“医改”的话题,可谓是众说纷纭,七嘴八舌,仍莫衷一是;也曾经不断探索,反反复复,总差强人意。久而久之,“医改”渐渐从“话题”沦为了“难题”。

  世间事,难与不难在于心。因为,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是比困难多。“医改”的所有问题,均可以归结为认识问题,即对生命的认识!

  一)认识生命:认识生命的无价

  自从有了市场经济以来,这个世界的所有东西均被赋予了“价值”并标上了“价格”,似乎只有这样,这个世界才是“对的”,才能够实现有序和有效的管理,才是文明和进步。于是,许许多多的东西均被时代裹挟并纳入了“估值体系”和“交易系统”,比如亲情、爱情和友情,再比如人格、尊严和道德。

  更可怕的是,在生命个体的两个最根本领域:身与心,即医疗和教育,我们也以改革与进步的名义,开展了大规模和系统性的社会和制度化安排,于是,生命与健康,知识与良知均沦为了货币的奴隶,成为了社会财富再分配,甚至是掠夺的工具。

  生命是人类社会“与生俱来”的。离开了生命,人类社会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千百万年来,生命无价是天经地义的。它是人作为生命个体存在和尊严的基础和依托。

  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自觉,不自觉地认为和认同了生命的货币属性,于是,个体生命就有了货币意义上的贵贱之分。于是,在提供医疗服务,尤其是在医疗改革的过程中,就不知不觉地将人分成了三六九等,而分的依据往往是“有价”和“差价”。

  认识生命无价,才能够理解为什么说与生命直接相关的行业应当是良心行业,比如药品和食品,记得有家食品企业的广告就是:良心造。良知是与生俱来的,人之初,性本善。这些年,本善之性为何渐行渐远,从根上讲是缺乏对生命根本的认知和尊重。

  认识生命的无价,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卫生医疗服务的定位应当是“公产品”,因为,商人的“在商言商”是娘胎里带来的。非要在一片海水中养淡水鱼,往往是事与愿违,鱼死是必然,还臭了那片海。更为那些利用医疗明火执仗地打劫生命的不法之徒提供了冠冕堂皇的舞台和理由。

  因此,医改的关键是在理解生命无价的基础上,让医疗回归关照生命的单纯与神圣,让医者仁心成为普世大道。

  二)认识生命:认识生命的平等

  每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都是平等的,这个世界对他也天经地义应当是平等的!因为,这个世界就是生命的复数,生命是社会的主语。生命的平等是“与生俱来”的,体现为生是平等的,没有人能够决定自己的生,死是平等的,没有人能够万寿无疆。

  没有人质疑抽象的生命平等,没有人不在为具象的生命不平等“不遗余力”。人,总是想“高人一等”。一开始,生命的不平等是制度安排,如奴隶制、种姓制和户籍制等,后来,这种不平等更多的是通过权力和财富实现,成为了另一种制度安排。让这种不平等变得冠冕堂皇,甚至是耀武扬威,而对应的生命是卑微的,卑微到了不敢,甚至忘记平等。

  如果说,医疗也是一个行业,那么,等价交换本无可厚非。但医疗绝不是一个一般意义的行业。一个社会即使有天大的理由,也不能见死不救,因为,人命关天,命比天大!因为,生命无价,众生平等。就一个垂危的生命而言,医生的价值判断只有一个:救死扶伤!就一个生命个体而言,获得平等的公共卫生服务是天经地义。

  这些年,我们建了许多“希望小学”,给了人,特别是农村的孩子以平等的教育权利,但我们是否想过,不仅在农村,在城镇,在你我的身边有多少人期盼着平等的医疗权利,哪怕是能够平等地挂一个号。回想一下,那些人是因为对生命、对健康的何等失望和绝望,才“走火入魔”地痴迷于各种“大师”和“灵丹妙药”,倾家荡产,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生命平等应当是医改的“底板”。尽管差异是必然的,社会仍是不平等的。但这是结果,不应当是出发,更不应当是社会管理和医改的初衷,否则,社会又如何进步,否则,人性的光芒何在。

  因此,医改的关键是在理解生命平等的基础上,让每一个生命个体均能够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无论高低贵贱。

  三)认识生命:认识生命的无常

  生命是每一个人都有的,但“生命教育”的意识不是每个人都有的。这些年,国人的物质生活丰富了,但幸福指数却没有相应提高,甚至背道而驰。究其原因,生命教育的缺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尤其是在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大背景下,全社会应高度关注并有效解决。认识生命的无常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所在,核心是理解生老病死在所难免。

  近年来,我们常常为一些社会精英的“英年早逝”唏嘘不已,更让人扼腕惋惜的是,他们的离去,往往是因为一些常识性错误。以他们的智商,是不应该犯这样的低级错误。更何况,所有的“成功”均离不开生命作为载体,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是没有理由不明白的!认识生命无常,就会明白再强壮和灿烂的生命之花,如不精心呵护,也会枯萎。

  近年来,无论是打开电视,还是看看微信,均充斥着“健康管理”、“名医讲堂”和“保健食品”,甚至是“灵丹妙药”的概念,可谓是鱼龙混杂,甚嚣尘上,让人眼花缭乱,却又莫衷一是。于是,生命就从一种无知,跌入了另一种无知。认识生命无常,让人脱离对死亡的恐惧和执着,知道生命终究是段旅途,品质比长度更重要,快快乐乐每一天最重要。

  近年来,出现了对医疗的集体“极端思维”倾向,一方面是对医疗的“极度信任”,于是,出现了治不好,一定是医术和医责问题的愚昧,导致医患关系陷入了无语、无奈且无解的深渊。另一方面是对医疗的“极度怀疑”,于是,“无效医疗”的观点甚嚣尘上,让各种现代巫术卷土重来。认识生命无常,才能够更好理解现代医学的根本和基本,更能够觉悟“医生治病不治命”的道理。

  生命教育是要在认识无常的基础上,科学地管理好“一次性”的生命。经验证明,国民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将大幅度降低全社会的卫生和医疗成本支出,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所以,医改固然要从制度和管理等外因入手,更要从对象的内因着眼,否则,就可能陷入一种无休止的混乱、对立与博弈。

  生命教育,除了能够更好地延长生命之外,更重要的是理解生命的意义。心为身之本,身为心之用。丰衣足食固然重要,心灵充实和安宁更重要。只有彻悟了生命的意义,才能够带着一颗宁静平和的心去穿越人生,这也是延长生命的重要前提、保证和意义。

  因此,医改的关键是在理解生命无常的基础上,不仅让社会医疗事业更高效,更要让每一个生命个体更智慧、更幸福,更快乐。

  (本文作者介绍:保险学者,中国人保财险执行副总裁。)

责任编辑:杜琰 SF007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医改 国内财经 医疗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20万新三板投资者必关注:刘士余亲自站台意味着啥?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