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并购的两个机会

2016年06月06日13:56    作者:黄志鸿  (0)+1

  文/新浪港股专栏作家 黄志鸿 微信公众号(xlgg-sina)

  港股市场处处存在并购机会,以下两个公司或许能给你启示。

港股的两个并购机会港股的两个并购机会

  大新金融(440 HK)

  利好原因:上周四(6月2日)公司宣布以80亿港币的价格将旗下的保险业务出售给福建泰禾投资集团(000732 CH)

  大新金融是大新银行(2356 HK)的母公司,占股75%。除了银行业务以外,大新金融还在香港和澳门经营人寿保险和一般保险的业务。根据大新银行上周五的市值,大新金融持有的75%的大新银行股权价值为142亿港币。大新金融上周五的市值为174亿港币。这意味着大新金融保险业务的市场估值为32亿港币。相比于80亿港币的收购价格。

  我们觉得市场低估了大新金融的价值。按照收购价格, 大新金融的估值应为80亿港币(保险业务)加142亿港币(大新银行75%股份),合计222亿港币,比现在174亿市值高出28%。

  主要风险

  收购可能被股东否决:程序上,这次交易需要经过大新金融股东投票通过,但我们觉得通过的概率很大,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保险业务的价钱卖得合理。截至2015年12月,大新金融保险业务的账面价值为40亿港币。这次的80亿港币售价等于是账面价值的2倍,比之前香港的保险金融行业平均并购价格的1.9倍要高。第二,大股东王守业先生已经承若投赞成票。王先生持有大新金融的41%股权。

  大新银行的市值可能在短期内出现贬值,从而影响大新金融的估值。上星期东亚银行(23 HK)宣布关闭旗下东亚证券在香港的零售网点,裁员180人。目前还不清楚大新银行的业务是否也会面临相似的挑战。为此我们卖空了大新银行的股票,规避大新银行的业务风险,从而实现已30亿港币的价格拥有售价80亿港币的保险业务。

  宝信汽车(1293 HK)

  利好原因:上周四(6月2日)宣布广汇汽车(600297 CH)以每股5.99港币收购其75%股权已成为无条件要约

  宝信拥有91家汽车经销店,主要是针对中高端和豪华品牌,像宝马,奥迪,捷豹路虎,还有法拉利和劳斯莱斯等专卖店。

  广汇汽车对宝信提出了5.99港币收购,最高收购75%的股权。广汇打算继续保留宝信的上市公司平台,所以如果有超过75%的股权愿意接受要约,则所有参与的股东都能卖掉手上75%的股票。

  收购成为无条件要约的意思就是说股东已经可以开始接纳5.99收购价的要约了,期限是6月21日。因为5.99比目前的5.00左右的股价要高20%,所以我们估计所有股东都会接纳收购。大股东所持有的61%股权已经全部接纳了。

  这意味着我们能以5.99的价格卖掉75%的股票,相当于每股4.49的价格(5.99乘以75%)。宝信目前每股价格为5.00,如果其中的0.75股将以5.99出售给广汇,那么剩下的0.25股只要估值(及交易结束后的股价)在2块以上就可以回本。

  我们觉得交易后价格可以在2块以上,因为卖方分析师预计2016年宝信每股盈利能有人民币0.27,或港币0.32,如果用行业平均估值8倍市盈率算的话,股价约为港币2.56;如果10倍市盈率,股价将有机会到3.20。这比2块的成本价高出28-60%。

  主要风险

  交易可能不获外管局审批。从程序上来看,交易目前只差外管局的审批。最近一部分美国上市的中概股也同样在等外管局的审批来完成他们的私有化。据我们了解,外管局的态度还是支持的。比如说,外管局让参与奇虎私有化的投资者分批转钱,以免造成离岸人民币的波动。奇虎的市值是96亿美金,比宝信的127亿港币要大很多。

  免责声明

  作者持有本文提到的股票。本文仅供参考。本文並不构成对基金或任何证券购买或出售的要约或遊说。在根据信息采取行动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考虑是否合适。本文不应被解释为招揽或对投资者的建议。根据作者判断发出的所有观点,预测和估计,均截止到发布之日,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

  (本文作者介绍:海燕资本管理有限公司(Petrel Capital Management Limited)创始人,基金经理。哈佛商学院MBA,耶鲁大学文学士。)

责任编辑:王琳琳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港股 并购 大新金融 宝信汽车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20万新三板投资者必关注:刘士余亲自站台意味着啥?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私募新政第一天:板块“大崩盘” 中科招商一度损失157亿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