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该不该销售高收益复杂金融产品

2016年06月06日08:20    作者:HEC商学院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机构专栏 HEC商学院 作者 巴黎HEC商学院博士、哈佛大学金融助理教授鲍里斯-瓦雷(Boris Vallée);金融学博士Claire Célérier

  如果银行使用复杂的产品描述诱使投资者买入高风险的投资产品,并让他们完全搞不懂这个产品究竟是什么,那么他们是否是在利用普通投资者的无知?我们发现所有类型的银行都在使用类似的策略,以增强竞争力。

银行该不该销售高收益金融产品银行该不该销售高收益金融产品

  在存款利率只有1%的情况下,期待7%的年收益率并不一定是合理的,可多数普通投资人还是对最高收益率抱有厚望,银行也只能想办法讨好他们。结果是,银行更倾向于在低利率时期——也就是投资者希望有其他投资渠道的时候——重点宣传复杂金融产品的最高回报率。

  众所周知,普通投资者是单纯的投资者,并没有太多金融知识,但银行依然向他们卖出了数十亿欧元的复杂金融产品,并强烈依赖于类似金融产品。可反过来说,那些寻求不切实际投资回报的客户可能也并不只是无辜的受害者。

  多数没有金融专业知识的普通人都连简单的金融概念都搞不清楚,例如组合利率。然而,在过去十五年间,欧洲银行向“行外人”售出了价值超过2万亿欧元的极复杂的金融产品。这些所谓的金融零售产品的回报都是基于某个金融指数(例如FTSE 100或NIKKEI 225)的公式上计算出来的,而这个公式又通常很复杂。有大量金融产品都很难搞懂,哪怕是对那些拥有金融学博士学位的人。

  复杂金融产品的迷惑性

  我们发现复杂金融产品在零售市场上通常卖得都很好,更让人惊讶的是,在2002年到2010年间,复杂金融产品的销量增长了15%,甚至在金融危机期间也没有下滑。相较于针对专业机构投资者的金融产品,这些针对普通投资者的金融投资产品让我们觉得很惊讶。金融危机后,互助基金管理者在使用复杂金融产品时就开始显得很谨慎,而更倾向于选择基础性的投资工具。由此,他们开始衡量零售产品的复杂程度,以便研究产品设计和银行营销策略之间的关系。他们怀疑银行推出复杂的金融投资产品并不是没有理由的,而是出于某种特殊目的。

  为了找到一种衡量产品复杂程度的办法,我们重点关注金融产品的回报公式,即投资回报率。像法国农业银行销售的一款“Jayanne 4”投资产品就包含了复杂的公式,并夹杂着大量专业术语和约束条件——这都充分说明了投资产品的复杂性。

  我们开始关注所有市场上的金融产品,以期进行横向比较。最终找到了16个欧洲国家,400个发行机构发行的55000种投资产品,分析他们的产品描述,计算回报公式的特性,影响最终回报的不同情况的数量;以及文字描述包含多少个字母。我们发现产品复杂度的平均值是比较高的:每个样本产品的回报公式平均包含2.5个术语(通常是那些门外汉难以理解的概念),2.2种回报假设,并需要508个字母来描述产品。我们开始好奇这种“复杂”背后的原因。

  上述分析显示,银行显然是在利用金融产品的复杂性吸引普通投资者。例如,某种产品在最理想的情况下,年化收益率为8.2%——与参照的3.7%利率相比高出很多。银行重点宣传最理想情况下的最高回报率,以鼓励普通投资者笃信出现最高回报率极可能出现。

  为了说服普通投资人,银行开始在营销材料中使用强有力的比喻,使用“强劲”、“全能”、“征服者”等词汇,并突出最高回报率,让这个数字更引人注意。银行在给投资产品起名时就会使用那些与魔力相联系的词汇,让自己更富有说服力,但我们需要保持理性,因为这正是他们的营销策略。

  此外,我们发现其实复杂金融产品的风险更高:在产品发行时,投资者遭受最高损失的复杂金融产品占研究样本的30%,但在抽样调查结束的时候,让投资者遭受完全损失的产品达到35%。

  利用散户的无知?

  如果银行使用复杂的产品描述诱使投资者买入高风险的投资产品,并让他们完全搞不懂这个产品究竟是什么,那么他们是否是在利用普通投资者的无知?我们发现所有类型的银行都在使用类似的策略,以增强竞争力。

  机构重点突出的最高收益率也是对一些普通投资者的回应:其实,在存款利率只有1%的情况下,期待7%的年收益率并不一定是合理的,但如果多数普通投资者还是对最高收益率抱有厚望,银行也只好想办法讨好他们。结果是,银行更倾向于在低利率时期(也就是投资者希望有其他投资渠道的时候),重点宣传复杂金融产品的最高利率。

  最后,毫无疑问,复杂的金融产品可以给银行带来更多的收益:推升了投资者的投资回报预期,银行也因此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这一研究很清楚地说明,监管部门对普通投资者的保护依然不够。当我看到某项金融创新产品,我会建议投资者思考它的动机。我们同时需要加强对普通投资者的保护。既然提升普通投资者的金融知识十分困难,那就起码让普通投资者意识到理性投资的必要性。当然,在我看来,销售端更易于得到控制和监管——因为市场上根本不需要同时有2000种不同的投资产品供普通投资者选择。

  (本文作者介绍:巴黎HEC商学院有110名常驻教授,4000多名学生,提供硕士项目、MBA、博士项目、EMBA项目和TRIUM全球EMBA项目。2013年,巴黎HEC商学院在英国《金融时报》的欧洲商学院综合排名中位列第一。)

责任编辑:贾韵航 SF17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投资者 高收益理财 银行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20万新三板投资者必关注:刘士余亲自站台意味着啥?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私募新政第一天:板块“大崩盘” 中科招商一度损失157亿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