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投资者看好中国股市吗

2015年08月17日 08:18  作者:王汉锋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王汉锋

  很多投资者对政府在市场“半山腰”就开始救市的做法并不认同,认为在这种点位上救市,挑战很大。如果宏观环境不配合,可能会导致干预的常态化,从而干扰正常的市场功能。但对于那些有条件、有能力投资A股的海外投资者来说,A股依然表现出吸引力。

海外投资者如何看中国股市海外投资者如何看中国股市

  过去一段时间我与海外投资者就A股和港股当前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交流。其间恰逢央行[微博]宣布人民币贬值,路演期间见证了投资者情绪随人民币汇率经历了过山车似的波动。我将其间投资者讨论比较多或者比较有意思的一些观点汇总如下,供投资者参考。

  大市判断:大突破尚需等待。香港市场在六月份之前无论相对发达市场还是新兴市场表现都还算不错,但六月中旬之后跟随A股的下跌使得较多投资者情绪转向悲观。特别是A股市场在下跌期间政府采取的干预措施使得较多海外投资者正在重新评估中国市场的风险,部分之前有打算积极投资A股的海外投资者正在重新考虑这一决定。

  不过,相比几周前,随着市场的逐步稳定,市场情绪已经相对有所好转。我们认为A股八月份面临做多的窗口,港股虽然目前下跌风险不大,但短期可能依然低迷、缺乏明显催化剂,这样的观点得到多数投资者的认同。投资者整体表现相对谨慎,同时也在积极思考市场可能突破的可能和方向。

  A股,想要抛弃并不容易。尽管多数海外投资者对前期政府干预市场的措施并不认同,而且较多投资者认为A股的表现很多方面并不理性和成熟,但对于那些有条件、有能力投资A股的海外投资者来说,A股依然表现出吸引力。A股成交活跃、热点较多、获利相对比较容易,这些特征也使得较多具有大陆背景或者对大陆市场相对了解的海外投资者依然把A股作为重要的交易工具来克服现在港股市场相对的沉闷。随着A股的逐步开放,感觉即使是纯外资背景的海外投资者对A股的了解和认识也在快速的提高之中。

  人民币贬值,政府为啥要给自己增加新的挑战?人民币在上周二的贬值(8月10日)引起了海外投资者广泛的关注。在周三当人民币中间价相对于前一天继续大幅走低时,甚至一度引起恐慌。当日香港部分银行已经排起换汇的长队,不少海外人士开始大量购买美元而避开人民币资产。周四一早央行的新闻发布会起到了明显的稳定市场的作用,周五开盘价相对周四收盘价有所升值,更是让市场松了口气,紧张的气氛有所好转。

  不过央行的一次性贬值明显已经打破市场关于人民币币值稳定的预期,不少投资者对央行选择在这样偏弱的宏观环境中贬值不太理解,在国内经济挑战已经较多的情况下,此次贬值相当于又给自己开了一个新的挑战不小的战场(汇率市场)。不少投资者仍在担心人民币可能会持续贬值,还有投资者担心一旦人民币开始贬值,政府是否真的有能力维持其稳定。考虑到目前国内无论是不动产还是股票市场,估值并不便宜,而相对富裕的群体有较多的分散资产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人民币贬值预期形成将对政策的操作形成较大的挑战。

  不过多数投资者都认为,更加有弹性和能够双向波动的人民币汇率中长期是好事,中国迟早要实现这一步,赶早不赶晚,越拖问题可能会越大。只不过在放开的过程中,如何使得过程平顺,在当前的中国宏观背景和国际环境之下是一项富有挑战的任务。人民币的贬值也使得很多海外投资者正在改变对于美国加息的预期。

  政策预期:大概率还得继续宽松。在人民币贬值之前,市场对于政策预期的共识可能聚焦在财政政策领域。考虑到七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多数都低于预期,市场预期了较长时间的增长复苏不仅没有到来,经济还有进一步走弱的趋势,多数投资者认同财政刺激有必要,并且都认为刺激可能只能带来增长平稳,但难以带来强劲的复苏。且投资者对于钱从何而来以及具体花在哪些领域有不同的看法。

  相比之前地方政府从商业银行借钱进行基建来拉动经济,中央政府当前似乎更愿意在中央层面上通过政策性银行来为基建项目提供支持,同时鼓励社会资金参与。这种方式,相比之前的模式显著减小了商业银行的风险,也使得基建总体规模更有节制、项目质量控制相对略好,但依然可能会对私人部门的信贷有挤出效应。在人民币贬值之后,市场对货币政策继续调整的预期有所升温,特别是对存款准备金率的继续调整的预期在提高。虽然人民币贬值有助于提振出口需求,但普遍认为要对出口有实质性影响,当前的贬值幅度还太小。

  房地产:不温不火地回暖。不少投资者关心房地产市场的演化,都认同到目前为止这是经济中为数不多的亮点,但普遍对于下半年房地产市场更强劲的复苏信心不足。目前房地产政策大部分已经回归常态,已经反应了较多的政策刺激,且房地产股票目前位置较为尴尬,说不上贵但也不便宜,除非销量继续大幅回暖,否则板块也比较难有超额收益。

  投资者普遍认同库存偏高导致地产投资和新开工尚未明显回暖的看法,大多数认为地产投资可能要到四季度才可能会略有起色。近期人民币的贬值,对未来房地产市场也不是非常有利,可能会使得投机性的需求进一步的下降。

  政府救市卷入有多深,救市政策如何退出?很多投资者对政府在市场“半山腰”就开始救市的做法并不认同,认为尽管前期市场下跌较多,但相比去年年中的点位依然有较为明显的升幅。在这种点位上救市,挑战很大。很多投资者担心政府这种方式干预市场,如果宏观环境不配合,可能会导致干预的常态化,从而干扰正常的市场功能。很多投资者表示很难想象当前的救市政策在不影响市场稳定的前提下退出。

  还有投资者问到新股发行何时可以重启,是否今年年内都可能无望。不少海外投资者依然关注场内场外的杠杆资金的规模,场外的杠杆资金是否已经消化完毕等。多数投资者都希望政府能够通过此次市场的波动来吸取教训、完善市场机制,减少使用比较粗放原始的方式来干预市场。

  深港通还会推出吗?改革的进度是否延后?市场的波动也使得投资者对于多项改革推进的预期大幅调低,不少投资者担心市场的稳定可能会使得原有的很多改革计划都遭遇推迟甚至大幅延缓。有部分投资者还问道深港通还是否能在今年推出。也有投资者表示,人民币贬值可能会降低海外投资者投资A股的兴趣,从而在降低深港通、沪港通等机制对他们的吸引力。

  我们认为,考虑到金融改革是下半年政府确定的三大经济改革领域之一,深港通也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预计深港通在今年下半年择机推出可能还是大概率事件。至于其他改革事项,我们认为,市场波动的影响只是暂时的,临时的市场波动可能对中国整体的改革计划影响非常小。

  国企改革:并不意外,多数海外投资者还是对中国政府推进国企改革的方式表示疑虑。特别是中国南车和北车合并的案例,在他们眼中看来是失败的,而政府似乎并不这么认为。有更多的迹象表明这种央企合并的趋势可能还在延续。多数投资者认为政府不得不在推进国企改革与淘汰落后的产能和减员之间做出艰难选择,最终使得国企改革的效果大打折扣。

  我们认为,在当前中国的整体环境中,按照完全市场化的方式来推进国企改革并不现实。更加务实的,可能总体朝着市场化的方向,逐步落实政企分开、开放市场、减少行政管制和干预。随着国企改革总体规划临近发布,国企改革可能继续是市场最重要的投资主题之一。

  (本文作者介绍:在中金和高盛等金融机构从事市场和经济研究。)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股市救市中国海外投资者人民币贬值国企改革经济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中国政策刺激有多大空间? 下半年经济将进入上行期 庄家的美女研究员秘密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 A股为何“牛失前蹄”? 为什么现在一定要救市? 高层讲话暗示企业汇率风险加大 美股分析:携程股价真得值75美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