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谁推倒了多米诺骨牌(3)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6日 19:00 《资本市场》

  最终借款人——国际合作与救助机制的缺失或反应迟滞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金融危机会导致经济的灾难性后果。无论是在危机发生时的干预还是危机过后的经济复苏,都需要金融系统的重新启动。在发达经济体,可以通过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或由该国央行充当最后贷款人来完成。然而新兴市场国家的中央银行并不具备这种能力,因此,为应付发生在这些国家的金融危机,通常就需要在国际上存在一个最终借款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就担当了这样的角色,先后有泰国、韩国、印尼等国接受了IMF的备用贷款计划,同时也接受了他提出的相当苛刻的改革国内经济等的一揽子条件。

  在1997年国际货币投机商开始大举沽售泰铢的5月份,泰国央行与新加坡央行曾联手入市,动用了120亿美元吸纳泰铢,但也只是暂时保住了泰铢的地位;8月份,深陷危机漩涡的泰国,不得不同意接受国际

货币基金组织附带苛刻条件的备用贷款计划,获得总共160多亿美元的融资款;随后,国际清算银行(BIS)又宣布给予泰国总值33亿美元的临时贷款,以协助它渡过难关。

  1997年12月3日,韩国被形势所迫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签署援助协议,获得210亿美元备用信贷;另外还获得了世界银行提供的100亿美元、亚洲开发银行40亿美元以及其他国家提供的200亿美元援助,总额为550亿美元。但这种援助的条件却极其苛刻,这一计划的签订几乎等于向国际上承认韩国整个经济体系的崩溃和自主权的丧失,韩国媒体甚至将这一天与1910年韩国被迫割让给日本的“国耻日”相比。

  1998年4月印尼也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签署了一份经济改革方案。最终借款人的介入使东南亚汇市暂告平静。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年代,投机资本对一国的投机性攻击的成功会引起对另一国的投机性攻击,这可能导致更多的货币被击垮。为避免单个的货币危机发展为在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全面金融危机,国际最终贷款人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同时有专家认为,最终贷款人应坚持把危机国家改进调节和监管体系作为贷款条件,这将在重建信心和解决危机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经验表明,成功的最终贷款提供越及时,实际需要的数额就越少,效果越好。然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机构的谈判和决策过程往往要花掉几个月的时间,到时候,情况常常变得更糟,结果是为应付危机,需要更多的资金。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国际上已有提议,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变紧急贷款办法,以便在危机发生时能做出快速反应。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