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亚洲金融危机十年祭(6)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6日 18:57 《资本市场》

  巴西:政府濒临破产引发金融震荡

  1998年8月31日,俄罗斯金融市场崩溃后,美国道琼斯指数一度迅猛下泻,甚至跌破了万点关口,而与之贸易来往密切的拉美国家深受其害。9月上旬,巴西的外资旋即就被撤走了240亿美元,外汇储备骤然缩减为500亿美元。巴西总统卡多佐情急之下,将利率提高到49.5%。11月初,巴西形势再度告急;11月1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牵头拼凑了410多亿美元贷款紧急援助,热钱又回流巴西享受高额利息。高额利息意味着财富的巨大外流。截至1998年11月13日,巴西背负的外债高达5220亿美元(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410亿美元新贷款)。

  巴西是拉美地区经济规模最大的国家,其外国直接投资的60%和金融投资的80%来自美国;而且美国还是巴西最大的债权国,德国次之,法国、荷兰、英国、西班牙、

意大利紧随其后。1960年代至1970年代,军人政府与独裁统治下的巴西经济连续7年高速增长,堪称“经济奇迹”,也承受了不少于20年的通货膨胀之苦。特别是1970年代,巴西外贸增长了10倍;到了1980年代,巴西已跻身世界经济第8强,但也被巨大的债务危机缠身。1990年3月,巴西政府开始大规模改革:贸易自由化、金融市场开放、投资放宽、公营事业民营化……,招致恶性通货膨胀,社会财富被洗劫一空,民怨沸腾,暴力四起。

  “雷亚尔计划”随后在1994年7月出笼,即巴西货币雷亚尔与美元挂钩,稳定其对美元的汇价,限制通货膨胀。同时,大幅度提高利率吸引国际资本,拍卖国有企业,以此支付债务利息,年通货膨胀率从1994年的2166%降至1998年的10%以下。——实际上,“雷亚尔计划”最明显的一点是以高利率吸引外资,到了1995年初,巴西已经赢得了世界上最高利率的声名。高额利率使原先在生产领域循环的资本纷纷流向金融市场。不到3年时间,生产性企业倒闭的比例高达31%。1997年底,圣保罗州的失业率超过了8%。1998年,其国债利率是30%,私人公司借款利率是76%,个人借款或

信用卡超支的利率是247%,而年通货膨胀率约为7%。

  高利率、高

汇率以及贸易管制的解除,巴西的贸易逆差随之上升。高利率既可使国家债务大幅度增加,也可使国债持有人的消费能力增强;高汇率也类似,虽然出口下降,但同样数目的雷亚尔可以购买更多的进口商品。此外,信贷消费大幅增长,从1994年9月至1997年11月,不良贷款额持续上升,从120亿雷亚尔增加到570亿雷亚尔。——消费泡沫已近破灭边缘。

  东南亚乃至亚洲金融危机给巴西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外资开始大规模地撤离;随后俄罗斯金融市场的崩溃又加剧了这一趋势。统计表明,1998年7月至1999年1月间,外国投资者从巴西撤走了400多亿美元,使其外汇储备下降到350亿美元。1998年1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之签订协议,答应三年内注资415亿美元支持巴西,条件是巴西政府必须大幅度削减其650亿美元的预算赤字。

  1999年1月7日,巴西的米纳斯吉拉斯州州长宣布该州财源枯竭,90天内无力偿还联邦政府的154亿美元债务。此举得到了其他各州州政府的响应,纷纷要求与联邦政府再做债务谈判,也使巴西缩小财政赤字的计划顿时泡汤,危及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其他国际贷款的信心,货币危机一触即发。消息导致当日巴西股市重挫6%左右,联邦政府的债券价格也暴跌44%,雷亚尔货币汇率持续走弱。1月13日,巴西央行行长辞职,固定汇率的波幅下调,几乎是变相贬值8%,巴西金融市场旋即陷入动荡。各地股市均告大幅下挫。美国道琼斯指数一开市便跌了200多点,英国、德国、法国三大欧洲股市在收盘之时的下跌都超过4%,而亚洲区内股市几乎全线下滑,其中港股的跌幅最厉害。遭受重创的更是拉美区域内国家,阿根廷、墨西哥、智利、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等各国股市均呈狂泻之势。

  1月14日,巴西的圣保罗股市因央行行长辞职及货币汇率变动而延迟开市,开市后股指持续暴跌10.23%;1月15日,巴西政府宣布被迫放弃了其引以自豪的“雷亚尔计划”的核心——固定汇率制,实行自由浮动,巴西股市当天之内又狂涨33.5%,带动全球股市全线飘红。时隔一天,股市跌涨互见,幅度之大,变化之快,波及面之广,令人莫名惊诧。1月22日,雷亚尔兑美元汇率跌势过猛,巴西央行入市干预,汇市再次波动,迫使巴西央行行长重申政府不会恢复固定汇率制以稳定市场人心。1月27日,雷亚尔汇率已跌至1.90兑1美元,央行行长在三周内两度易人。雷亚尔对美元的汇价接连重挫,股市再度暴跌。

  巴西金融市场1个多月的连续动荡直接触发了拉美其他重要国家股市的持续下跌,牵动西方股市的全面下跌,其中美国股市下跌近2%,西欧股市也呈现不同的跌幅;同时导致了美元、欧元、日元汇率和亚洲货币的下跌。巴西金融危机以南美情调的“桑巴旋风”迅猛裹挟了其他拉美国家,并且先后向北美、欧洲、亚洲发起了冲击,全球资本市场为之震荡,欧美国家首当其冲。

  实际上,巴西与其他陷入金融危机的国家一样,使用的仍然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开出的药方,即提高利率、保待雷亚尔与美元的挂钩及避免资本的大规模外逃。巴西金融危机固然受之于亚洲和俄罗斯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国际贸易环境恶化,而实质还是其外债和财政赤字日益扩大,贸易长期逆差,经济政策失误等多种因素的结果。雷亚尔实行浮动汇率后,汇率波动的风险增加,私人举借外债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巴西外债不断激增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

[上一页] [1] [2] [3] [4] [5] [6]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