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贾图:土地违法屡禁不止缺的不是卫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7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贾图

  据报道,广州市国土房管局日前决定,应用卫星遥感监测成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土地执法检查工作。番禺区、花都区、增城市、从化市将成为首批接受检查的地区。届时,违法用地现象将在卫星“天眼”的监测下暴露无遗。

  而在此之前,已经有多则关于动用卫星检测土地违法情况的报道。最厉害的是北京,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安家盛在坐客北京城市管理广播《城市零距离》时曾透露,北京今年将采用三颗卫星查违法违规用地 ,每两个月监测一次土地利用情况。

  从一些地方的实践来讲,卫星监测的确有不俗表现。据《竞报》报道,2005年上半年,北京“又发现了上千宗违规或违法用地的情况”。但是,在感叹卫星“洞察力”惊人的同时,我们也不能不注意,尽管

国土资源部门拥有卫星这种监测利器,依然有上千宗违规或违法用地情况发生,这说明,卫星监测依然是滞后的,并不能消除土地违法现象。

  对于一个大城市的土地资源管理部门而言,如果说动用卫星监测是不得已而为之,那么,一些区、市乃至县,也依靠卫星监测,就显得匪夷所思了,难道卫星比人更清楚哪些是非法占地?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该区国土房管局曾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勘察后,确定新增建设用地207块、8415.93亩,其中违法用地100块、3265.34亩。违法用地占如此大的比例,即便不用卫星,执法者开车转一圈,恐怕也能揪出大部分违法者,更何况还有群众的举报,可以随时为执法部门提供信息———其准确率不一定比卫星差。

  显然,土地违法严重并不在于动用卫星执法太少。事实上,动用卫星执法的事情,即使在国外也不多见。笔者特意请教了一位在国外的朋友,他告诉我,还没有听说过哪个国家动用卫星执法的事情,用卫星治理土地违法,我们差不多算得上首创。

  土地违法与一般违法现象不同,它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去年,某地曾用卫星监测到,一个地块出现了数百亩的

别墅。这些别墅难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实际上,相当一部分土地违法现象,刚一发生就有群众一次次地举报,但是,这些举报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根源在哪里呢?6月17日,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局长张新宝透露,违法占地在一些地方越来越肆无忌惮,地方政府主导下的土地违法越来越多。原来如此,既然地方政府是土地违法的主角,就怪不得土地资源部门为何用肉眼看不到了。但卫星的“天眼”到底看到了什么,哪些是违法的哪些是合法的,最终还不是得由人来判断?而人又难免受到权力的影响,这使得土地违法的责任人难以受到惩处。这正是土地违法现象屡禁不止,而土地执法又常常陷入困顿的根源。

  因而,土地执法重要的不是卫星监测,而在于严格惩戒机制,加大惩处力度,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让其付出惨痛代价,使其不敢轻易越雷池,踏上违法之路。同时,土地资源管理部门也不应该过分依赖于卫星执法,更应该通过群众举报,通过巡视和检查,及时发现土地违法现象,制止违法行为,使土地避免遭到破坏,这既能提高执法效率,也有利于降低执法成本。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