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管理层面临四大难题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7日 12:12 金融投资报
华东师大李志林(忠言)博士 都说近期股市涨也难跌也难,做多也难做空也难,其实,真正感到难的是管理层,遇到了一连串的扩容难题。 其一,中行折价威胁到工行A+H股同时同价发行 10多年来,A股股价从来就比H股定价高,甚至高出1-2倍。所以,管理层原本以为A+H股同时同价发行定能畅通无阻。岂料中行H股回归A股后,A股股价(3.28元)却低于H股(3.43元港币)。这就给10月份工行A+H股同时同价发行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避免工行A股上市就破发,若管理层令工行A股降价发行,就违背同价原则;瘦身发行,工行不会同意;若强行发行,投资者定不会踊跃认购,让承销商包销余额,风险很大;若像中石化那样动用神秘资金为工行护盘,也未必能护得了。 其二,国航破发阻挡了大盘垃圾股上市步伐 继中行较H股折价后,国航开盘即破发,反映了包括基金、机构在内的广大投资者对打着“优质蓝筹股”旗号的“大盘垃圾股”的拒斥。因为谁都清楚,这些名声很大但每股业绩仅为大盘平均水平一半的大盘股缺乏成长性、没有投资价值,其大量上市只会摊薄大盘平均业绩而不会提升上市公司整体质量,是为解困而上市而不是优化资源配置。 其三,大扩容遭到市场承受力的抵制 本届证监会上任之初,便宣示“三度统一论”,“扩容将充分考虑市场的承受力”。但是在股改大部分完成后,主流舆论却变成了:“大扩容是市场必须承受之重”。于是便有了两个月扩容600多亿、年内预计扩容1700亿的罕见的扩容大跃进。 在我看来,扩容也应贯彻科学发展观,不能搞竭泽而渔式的大跃进。中国股市10多年已走完了国际成熟股市100多年的路程,中国货币和中国股市尚未向世界开放,中国人的金融意识薄弱、财富有限,中国人均GDP仅是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中国机构投资者实力太弱等等。 其次,扩容与市场承受力保持平衡,不能再用以往“水多了加面粉,面粉多了加水”的简单方法,而应有计量标准。比较理想的是:每年扩容(包括再融资)10%。这样,7年后总市值就能翻一番,算很可以了。 其四,一二级市场接轨成了扩容的死穴 管理层加快大盘股扩容是基于对市场的三个判断:一是深圳中小企业板新股屡遭恶炒,一再警示无效,至今上市首日还涨100%以上,完全可以用增加大盘股扩容来抑制投机;二是目前二级市场估值合理,加快扩容不会引起市场大幅下挫;三是一级市场摇新大军拥有8000亿元巨资,新股超额认购20倍到几百倍不等,不愁发不出去。 殊不知,这三个判断都违背了市场实际。第一,全世界股市都证明,小盘新股因高成长性和潜在的股本扩张能力,决定了它们定价理应比大盘股高,再增加大盘股扩容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第二,目前一二级市场市盈率已经接轨,这不是合理现象,而是二级市场估值过低了。从成份指数市盈率看,上证50是12—13倍,低于美国道琼斯指数18倍和香港恒生指数15倍水准;从平均市盈率看,上证综指20倍,也低于香港股市的28倍,美国股市的30多倍,欧洲股市的40多倍和日本股市的60多倍。从二级市场情况看,8—10倍市盈率的大盘股比比皆是,优质大盘股宝钢股价至今在净资产之下。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层竟以18倍市盈率和24倍市盈率发行大盘股国航和中行,不破发才怪。一二级市场接轨是大盘股扩容的死空,只有大盘平均市盈率达到30倍以上,市场活跃了,赚钱效应出来了,20倍市盈率的大盘新股才能顺利发行。 由此看来,扭转大盘股危局、恢复股市扩容功能的关键是,管理层应倡导并建立中国股市的估值标准,理直气壮地宣传,新兴的经济高增长的中国股市30多倍平均市盈率有投资价值,着力恢复像“5·1”长假后市场那般旺盛的人气和信心,并制定动员三类企业入市的切实有效的扩资政策。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