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湘源:央行给券商注资不是仙丹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9日 02:09 每日经济新闻 | |||||||||
政府现在对券商已经不再是托管了,新的改革方式是注资。不管是汇金注资建银注资还是地方政府注资,说到底注入的都是国有资本。注资本应该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券商的资金危机,另一方面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改变相关券商的控股者。但是,现在引起人们注意的显然并不是前者而是后者。 汇金并不是一般的金融控股公司,而是为了代表国家注资并控股中行、建行而特意
出人意料的是,汇金头面人物的表态粉碎了人们的猜想。出自汇金副董事长汪建熙之口的说法证实:汇金公司在注资入主证券公司三年后将选择退出。按照汪建熙的说法,汇金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加强公司治理、增强国家投资的安全和回报。如此说来,汇金进入券商的任务和控股银行有着很大的不同,充其量只是一位奶水充足的健康保姆。 汇金明确宣布不以营利为目的,无非为自己预设退出机制。不过,众所周知,退出机制虽然是风险资本投入的一个前提条件,但退出并不是风险资本的投资目的,而是与其预期营利目的相配套的一种基本的保障措施。 在某种意义上,赚钱之后的退出与亏了本的退出是不同的,这就是同样讲究退出机制的风险投资和政策性投资本质上的不同之处。对于汇金来说,不以营利为目的,也许不无吸取以往注资券商的股东为贪食暴利而大伤肠胃之教训的意思。但是,正是在这一点上,恰恰预先埋设了重蹈资产管理公司覆辙的危机。 资产管理公司的职能虽然和汇金有所不同,一个是承接和处置不良资产,一个是注资和重组不良资产,而在不以营利为目的这个政策功能上却并无不同。资产管理公司非但没有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最后却几乎成了不良资产的发源地,目前连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退出。如果汇金的入主券商不过是为执行一种临时性的政策任务来的,实际上,无论是担任注资人还是控股股东以及管理者,都不是真正的主角,而只是一个临时客串的台前角色。那么,汇金会不会成为资产管理公司一样的冤大头呢?这也是不能不让人担心的事。 这么多年来,资本规模扩大了以后的券商非但没有活得越来越滋润,反而成了冰棍,变得越来越缺钱了。由此可见,对于券商来说,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有了钱也不是万能的。注资不过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输血救命行为,并不是根治券商病的对症处方。 在笔者看来,券商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注资,而是有人出资有没有人管理的问题。在千篇一律的官商体制下,以往的券商往往由于所有权的虚化而导致大权旁落,资金的使用权落到了代位管理者的手里,反而成为国有资产流失的一个大漏斗。而在券商体制尚未根本改变之前,国家对券商的注资就不能不讲究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像现在这样,管国有资产的爱理不理、管投资的似投资非投资、管市场监管的管人不管事,如果情况还是继续一如既往,那么,将来有谁能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呢———“我们现在往里投钱,怎么避免过几年又出现一轮给券商注资的情况?” 作者:黄湘源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