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央行拯救券商 > 正文
 

注资只是强心剂 券商新生靠市场机制理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5日 10:16 证券时报

  □ 顾子明

  迄今为止,已有银河证券、申银万国和国泰君安三家证券公司获得了汇金公司的注资,注资金额已经超过百亿元。通过注资,汇金公司也成了这三家证券公司的第一或第二大股东。其中对银河证券的持股比例最高,为78.57%,申银万国则为37.3%,国泰君安最少,但也达到了21%。如此高的持股比例,显然不是一种随意的安排,而是企图通过具有话语权的
股权实力,为一再受困的券商打通一条健康发展之路,从证券公司的改制及治理上入手,为券商走出困境另辟一条蹊径。

  不可否认,国家通过汇金公司给券商以真金白银的资助,是国家对证券市场,尤其是扶持券商做大做强政策的具体体现。但这种良好的愿望最后是否可以实现,现在还无法确定。当初国家为了扶持四大国有银行,将大量的不良资产剥离,并且专门成立了四家

资产管理公司对不良资产进行处置,但时至今日,原来的不良资产还没有处置完毕,大量新的不良资产又接蹱而来,为了充实银行的资本金,国家又不得不拿出巨资投入。人们担心,几年之后,汇金注资之后的证券公司是否会遭遇同样的尴尬。

  银行也好,券商也好,所出现的问题,都折射出我国金融业普遍存在的弊病。与其说是道德问题、体制问题,不如说是整个市场大环境的问题,最终的焦点,则要归结为如何监管的问题。在一个缺乏诚信的市场当中,寄希望于人的自我约束力来规范市场,无异于对犯罪行径的放纵。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年以来,才出现了万国证券、君安证券、

南方证券等券商倒塌的事件。而剖析这些券商崩溃的一个共同点,都是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做庄上。在自有资金匮乏的情况下,则通过挪用客户保证金、回购国债和违规委托
理财
等手段来弥补亏空。相应的制度形同虚设,为这些不法行径愈演愈烈开了绿灯。

  当然,个别券商并没有违规操作,却也陷入了流动性危机之中,这是因为目前证券公司靠天吃饭的经营模式所限。如果国家不施予救助,这些券商也难以维持生计。显然,国家现在通过以汇金公司注资的形式给券商资助,一方面可以解决券商的燃眉之急,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控股的方式来树立一种新的监管模式。但以整个市场环境如此混沌的现状,汇金公司是否可以出污泥而不染,是否可以独善其身而不负众望,依然是一个值得怀疑的问题。对于这样的担忧,我们从一些资产管理公司监守自盗的斑斑劣迹中已经得到了佐证。

  姑且不论汇金公司到时是否可以收回资本金,仅在证券公司的治理问题上,单凭汇金公司一家之力也显然是不够的。证券公司的规范操作,还有赖于相关法律和执法部门的密切配合。必须在法治的框架之下,证券市场才能走上规范,走出混沌。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如今汇金公司对券商的注资,至多能够起到强心剂的作用。券商做大做强,绝不是一两次注资那么简单,而是依靠整个证券市场机制的理顺。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券商共找到相关网页约3,270,000篇。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