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代字名堂多 货币市场基金监管须盯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6日 10:01 证券时报 | ||||||||
□黄湘源 据报道,日前证监会对一些基金公司代持长债行为进行了批评,并列入“12不准”。对于货币市场基金来说,证监会据说不过是打“预防针”。但是,对于资本市场来说,“代”字满天飞早就是一个“防不胜防”的问题了。
信托就是典型的例子。信托的风险隔离和权益重置的独特功能,使之具有了高度灵活机动、适应性和开拓性巨大的运作空间。运用于股权收购,它就是钱袋子,就是桥梁,也可以是替身,而收购者可以成为一夜致富的大老板,如果不想张扬,则不妨做一个大权在握的幕后人。 如果不是当事人自曝天机,有谁知道实达股权转移“受人之托”的真相?又如何知道谁是真正的幕后人?2005年4月18日,实达集团(资讯 行情 论坛)一则迟到的公告承认确有其事,早在2000年10月就协议受让了原实达集团第二大股东富莱德公司的股权,从而成为实达集团实际控制人的盛邦投资,到了2003年9月8日,又找到新华信托,委托其代为持有实达集团的5151.78万股股份,并签订信托合同。盛邦本想借新华信托“隐身”,但是,由于上述股权信托收购的重大事项未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最后还是被抖了出来。后来,上交所因此决定对有关责任人予以公开谴责。 2002年1月15日,健力宝集团80%国有股权转让给浙江国投。然而,原浙江国投总裁陈帆2004年年底因巨额表外理财被双规,其供词让人大吃一惊,原来,浙江国投不过是受张海之托收购了健力宝股权。假冒“浙江国投副董事长”的张海大摇大摆地成为健力宝的董事长兼总裁,但是,其应付的3.66亿元收购款,迄今为止还有1.66亿元没有兑现,并且已经支付的部分,据说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张海等入主健力宝之后从企业抽取的资金。这家中国最大的民族饮料企业就这样轻易地一度成为张海的囊中之物。 资本市场的“代”字名堂还有许多,可谓无奇不有。郎咸平先生在质疑宇通客车(资讯 行情 论坛)借助司法拍卖巧妙避开国有股权审批的MBO案例时,就发现了某些基金的一种新的“猫腻”。这些基金均在2002年及2003年购入宇通客车十几万股至几百万股不等,到2003年10月宇通客车跌到谷底、也即MBO消息公布前夕,这些基金已全部清仓。随后,宇通客车从2003年10月的11元左右,涨至次年4月的18元。如果这是有预谋的话,这一上涨所赚的钱足可弥补MBO对宇通集团收购的资金缺口。虽然相关基金公司的人均表示,对宇通客车的投资是很早以前的事情,目前无法对此发表评论,但郎咸平认为这也可能是帮助管理层筹措收购资金的举动之一。 无论是代持长债也好,代位收购也好,代筹资金也好,代客理财也好,“代”字究竟给资本市场带来了什么?这难道不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