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悬念一:中小板三年左右时间,上市公司能否达1000家 悬念二:中小板是否可以率先实施“新老划断” 悬念三:中小板平均市盈率为20.76倍,估值水平略显偏高,板块是否存在下跌空间
……[详细][评论] |
|
|
|
挑战首先来自于监管方面。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特别是控制权的争夺,都可能变得更加突出。另一个较为迫切的挑战则来自于全流通发行。全流通发行后新股发行价格是否会下降,下降的幅度是多少?新股上市期间,是否需要稳定机制……[详细][评论] |
|
|
|
面对近日呈现的中小板G股热,市场人士提醒,中小板块步入G股时代会在一定程度成为短线股市活跃的动力性因素,但基于股权分置与全流通不是制约A股市场走牛的根本原因,是否进入G时代,并不是A股市场走势的分水岭。有分析认为,股改以来,中小板价值提升3成,价格却上涨了6成,市盈率和价格涨幅不同步,投资策略亟待重新调整。[评论] |
|
|
|
对深交所主板而言,中小板“G化”,如细胞分裂,即将剥离一块真正独立的板块。深交所推出中小板时,市场就曾担心是否会冲击主板;如今,属于中小板的官方指数即将推出,一个独立的板块将行诞生。分析师判断,中小板走势将更加独立。深市定位已清晰:偏向创投;在政策背景和市场共同作用下,深市主板会否因此少了人气?分流了资金?[评论] |
|
|
|
日前,《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出台。这对我国创投业和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是重大利好。市场人士认为,现在重提设立创业板,将对证券市场特别是中小板市场构成一定冲击。目前中小板平均估值高于主板,全流通后,创业板的定位将与国际接轨。相比香港创业板平均1元的股价水平,现在中小板的股价显然偏高……[详细][评论] |
|
|
|
尽管努力保持不动声色,言语间还是不经意流露出长久等待后的焦虑。重开IPO的预期日益逼近后,中小板正在为自己的前途做一个大胆的规划。深交所高层表示,在重开IPO后,中小板将争取用三年左右的时间,让上市公司总数达到1000家。深交所已调查了3800家中小企业,其中800家企业基本具备上市条件,400家企业符合上市条件。[详细][评论] |
|
|
|
中国证券市场的初始阶段是为国企圈钱的阶段。中金董事长汪建熙日前表示,04年国内融资量29797亿,股市融资1511亿,占比5.07%,扣除境外融资境内就800多亿,比例为3%左右。在银行融资比例占据整个中国金融市场绝大部分的情况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并无实质解决。这不得不令人担心,嬴弱的资本市场是不是乐意并能够接手这一历史难题。[评论] |
|
|
|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成思危日前提出,目前仅3成A股值得投资。而同时,这位中国风险投资之父仍不遗余力力挺创投。中国上市公司质量问题长期以来为股民所诟病。实力相对强大的大型上市公司尚难以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中小板真能在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拿出1000家值得投资的成长型中小企业吗?这也是目前市场的一个疑问。[评论] |
|
|
|
相关专题 |
![](http://image2.sina.com.cn/cj/20030718/fi19.gif)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