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农村要有三个转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4日 20:28 中国产经新闻 | |||||||||
CIEN评论员 商寅泉 准确地说,建设新农村的完整提法,应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首先应该是社会主义的,因此,建设新农村,不能脱离社会主义的制度,不能脱离在13亿人口中有9亿多农民这个现实。
进入2006年后,不出所料,中央一号文件又是关于“农”字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央至今已出台8个“一号文件”关注农村问题,这表明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但是,任何事物都要辩证地看,就农村问题而言,中央出台8个以“一号文件”的名义关注农村问题,这一方面如前所述,是中央对农村工作的重视,另一方面说明什么呢?说明农村问题的严重性,说明农村问题是整个国家发展的最基础部分,说明农村问题不解决、农村的各种关系不理顺,中国要想实现强国梦,就有很大难度。 在中国,作为引导一年起始、万象更新的“一号文件”,连续有8次涉及农村问题,那么,农村问题的症结到底在哪里?落实中央号召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底应该做些什么?笔者在认真学习有关中央一号文件的报道之后,认为至少有3点是在我们的关注范围之内。 其一,是转变城贵乡贱的观念。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全社会对农村问题的重视,另一方面是农民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可是,千百年来,在这个农业大国里,农民的身份地位并不高,“农民”这个词代表着卑微,代表着没有文化,代表着素质不高,城里人看不起农民,对不屑的事和人往往用一句“农民!”加以评价。农民自己也看不起自己,不愿意坦白自己的身份。这种观念延续至今,严重影响着农村问题的解决。在转变观念的问题上,笔者认为主体是农村、农民,只有农民自己看得起自己,才能让别人对你重视,只有自强自立,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只有经过奋斗富裕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地位。 其二,是转变城乡不平等的决策方式。长期以来,农村在中国经济生活中处于弱势地位,其中,城乡发展不均衡严重制约了农村的进步。在刚刚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8项任务中,第一项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个“统筹”,其实就是要构建新型的工农城乡关系,就是在考虑投资、投入、重点工程、基本建设方面,要把农村摆在和城市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以土地为例,最新的数字是,每年因城市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要向农村侵占20万公顷的土地,城市一直处于强势地位,有些地方政府甚至不管农民死活,强行征地。近20年来,许多地方以建设省级开发区、国家级开发区的名义,把无数良田变成了水泥森林,有多少农民永远失去了家园,这是城乡严重失衡的典型。今天我们讲建设新农村,不做好“统筹”这篇文章,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其三,是转变农村的管理体制。近日在媒体上有人撰文,提出建设新农村要从选好村官做起。这是一句非常重要的提示。村委会是基层的农村政权组织,是近亲嫡传还是逐步由有文化有现代管理知识的人取代,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一环。因为“正确的政治路线确立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如今,自两年前也就是2004年农业新政以来,今年的一号文件再明确不过地传递了党中央的决心。从这个意义上说,选好村官,是转变农村管理体制,提高农业管理水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而长期的任务。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