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平价医院面临生死大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1日 22:15 中国产经新闻

  CIEN记者 杨未宏 北京报道

  “平价医院是公立医院转换运行机制的试验。”2月10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首度回应有关平价医院的纷争。并再次重申:“平价医院是系统性的制度设计,战略性的优先选择。不是昙花一现的短期行为,必须长期做下去。”

  公立医院的缺位源于投入不足 毛群安指出,虽然中国大多数医疗机构都还在戴着“公立”的帽子,而且还被归为“非营利组织”,但事实上却并没有真正行使“公立医院”的职能,但要让它们一夜之间回归“本位”似乎也不现实。

  平价医院只是个过渡性的产物,在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后,它的真正名字仍然应该是“公立医院”。他说,公立医院就应该是平价医院,而当前的平价医院才是真正的公立医院。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缠绕着老百姓的一块心病。公立医院为什么长期在其“非营利”职能上缺位?就此,业内专家在接受CIEN记者采访时称,政府投入不足是关键所在。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但卫生投入却不足全世界卫生投入的2%,而且分配极不均衡。由于卫生投入不足,又没有及时建立起有利于医院改革与发展的筹资机制,因此导致医院的公益属性与市场化生存方式发生严重分裂。越来越多的医院片面强调市场化,开始名正言顺地追逐利润,从而导致医疗费用的逐步攀升。

  而据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第321期文章《平价医院:如何建立最关键》报道中,则认为“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实质是由于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合理。

  资源配置结构上的缺陷是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

  要想保障医院的公益属性,使之真正造福于民,首先就要医好现在的“医疗体制病”;而要想让“平价医院”能够大规模涌现,就必须要加大医疗卫生的政府投入。如果离开了这两个前提,即使“平价医院”真的能够建立起来,它们到底又能坚持多久?

  平价医院会不会只是一阵风

  卫生部部长高强在日前召开的2006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控制公立医院特需服务,建立医疗救助基金,不许见死不救,同时要求各地建立平价医院或平价病房。

  刹那间,全国各地以“平价”为名的医院纷纷涌现。同时,也引发群众和专家的广泛争论和质疑。在一项2006年1月份的中国流行词汇调查中,平价医院赫然在列。

  CIEN记者向

石榴园附近小区的部分居民了解时,他们忧心忡忡地提出质疑:平价医院会不会“雷声大雨点小”?平价医院会不会像一年前搞的平价药店一样,一阵风似的刮过了也就刮过了,患者却没有得到太多的实惠。一些地方传来的消息表明,平价医院未能如预期那样拉低大医院甚至普通医院的看病价格,也没有在其目标人群中赢得口碑。

  世界卫生组织宏观经济与健康体系顾问Hana Brixi博士则认为,在政府实行全面改革之前,将某些医院转化为“平价医院”,可能是弥补目前医疗体系缺陷的切实有效的办法。可以暂时地帮助解决目前急迫的医疗问题,但这应该仅仅被视为实行全面综合改革之前的应急机制。平价医院本身仍然不能解决为贫困者提供低价高效的可承受的医疗服务的问题。

  问题亟待解决

  在今年地方“两会”上,有代表提出平价医院面临的三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平价医院建设和运营的资金谁出?二.现行医疗收费标准是否合理?三.收支两条线是否会遏制医务人员积极性?

  而日前,毛群安指出,平价医院不是依赖政府投入再吃大锅饭,平价医院的运作不一定要靠政府再投入,此前已经得到政府在房屋建设、医疗设备方面的大量投入,以后开展平价医疗,只要医疗收入与人力成本等支出相抵,就可以不再需要政府投入去自我运行。

  据透露,此前在很多民营医院进行的“平价医疗”的实验中,其医院收入仅能做到 “勉强维持”。那么,维系平价医院正常运营的资金来自哪里?公立医院改建的平价医院能否顺利运行成为当前最迫切的问题。很多学者则表示,目前“平价”医院标准缺失及补偿方案尚未明了,也给医院的运行和发展带来疑问。只有对平价医院的性质和运行机制进行准确定位,医院才能在正常的情况下运行和发展。否则,“平价医院”很可能是昙花一现。

  Hana Brixi博士建议,在目前的情况下,需要医疗财政体系的改革,尤其是对公共财政系统进行改革,以保障医疗资源能够到达贫困的乡村地区。同时也需要更好的法制与治理体制,以激励和推动医疗服务供应者提供城镇乡村所需要的高质量的服务。

  此外,这项改革还需要财政支持计划,比如足够的基本

医疗保险补贴和医疗费用资助,这样才能使得贫困者有所保障。最后,要建立医疗服务成本核算体系,因为这个现有体系将医生和医院的收入与病患支出直接挂钩,会导致前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