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高进低出影响钢企良性循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1日 22:13 中国产经新闻

  CIEN记者 赵和平 北京报道

  2006年2月,据钢材信息网最新的统计材料显示,今年1月份,国内钢材出口同比增长了21.5%。这对于国内低迷的钢铁市场无疑像刮来一阵春风。

  业内有专家认为:目前中国钢材价格已经低于国际市场 ,国际市场短期价格回升对中
国市场是个利好因素。但是受有限需求增长影响和过剩产能制约,这样大的资源压力,国际市场价格很难长期大幅上涨。同时受进出口态势的制约,国际市场即使出现价格的短期上涨,近期也很难通过出口态势演变来消化国内的新产能释放,进而缓解国内市场的压力和改变国内市场的走势。

  国际钢价趋势

  日前,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主任马忠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2006年国际钢材市场走势有三个特点:一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短期的压库和有限的减产以及短期的需求增加只能演绎区域市场的价格走势,并引发世界区域市场

钢材价格走势的不同。但是从钢材市场价格走势规律看,区域钢材市场价格走势不平衡只能是阶段性的。在钢材流通作用下,运行的趋势是向平衡方向发展。二是区域钢材市场需求增长发展不平衡和产能过剩将导致国际钢材进出口市场竞争激烈,贸易保护主义在一些地区有抬头的趋势。但是只要区域市场价格差较大,国际钢材贸易量就会增加。三是2006年国际钢材市场价格在不同地区的小幅涨跌互现中,总体将呈现价格比较稳定的走势。

  据了解,今年1月份,美国市场仍然受经济较快发展和灾区重建的影响,需求持续旺盛,但是每吨200多美元的价差,连布什总统也不得不考虑国内消费者的利益,没有批准无缝管

反倾销议案。

  这正是世界市场一体化趋势的必然结果。因为目前世界出口市场的板材价格毕竟只有360美元/吨。只要国际市场钢材价格差距较大,国际钢材贸易量就会增加。

  中国钢材出口反弹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钢材生产国和钢材消费市场。特别是经过近几年的钢厂改造和发展,其技术和设备已经步入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中国大钢铁企业的产品越来越具有国际

竞争力。尽管国情决定了中国不会走钢材出口导向型发展道路,但是保持合理的净出口量是符合市场规律的。 2005年虽然我国进口钢材2586.6万吨,累计出口钢材2052万吨,仍然净进口534万吨,出口总量比2004年有明显增长,但是进出口却呈现月度出口不断下降的趋势。直到2005年11月才出现出口缓慢增加的良好势头。

  一位业内专家认为:从近几个月我国钢材进出口态势看,由于国内钢材市场价格明显低于国际市场,已经出现了进口持平、板材和长材出口增加的良好势头。2005年10月份出口钢材134.4万吨,已经连续几个月处于较低水平。但11月、12月钢材出口量分别为155.8万吨、181.8万吨,环比分别增长15.9%和16.7%;其中 12月份出口线材59.2万吨,螺纹钢15.5万吨,板卷29.9万吨。管材34.1万吨。这些品种出口都比10月份有较大的增长。但还是低于一季度超过200万吨的水平。

  出口的低附加值困惑

  他认为:中国钢铁企业今后仍然面临艰巨的扩大出口任务。与出口导向型的内涵不同,扩大钢材出口是中国钢铁企业走向国际化经营,驾驭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保持国内市场资源供需平衡,维持良好的进出口平衡态势的一项战略任务。随着国际市场钢材需求缓慢增长和中国的低价格优势,中国钢材出口会出现平缓增加的态势,总体进出口要好于2005年。

  尽管今年世界经济增速低于去年,但总体仍然发展较快。与前两年不同的是发达国家增速放缓。但发展中国家的区域板快经济增长仍然很快。

  河北省冶金协会副会长宋继军在接受CIEN记者采访时则这样认为:针对国内钢材出口反弹的情况,令人忧虑的是,国内钢材出口品种以低附加值的棒材和板材为主,汽车、造船用钢板及锡钢片等高附加值的钢产品仍依赖进口。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测,2006年我国钢材产量将增至4.4亿吨左右,而同期国内需求量仅3.4亿吨左右,供需不平衡导致的出口过快增长与资源、运力和环境的矛盾将日益突出,国内资源紧张程度将进一步加剧,从而影响国家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政策的执行力度。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