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高波:重新解读中国奇迹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3日 14:04 经济观察报

  编辑部:

  近来读到贵报登载陈志武《重新思考中国奇迹》(2008年2月18日41版)以及党国英《中国改革:携世界文明走向未来》(2008年2月18日15版)等文章,对发展战略和中国改革的走向发表了他们的看法。这的确是时下中国所面临的最紧迫、最重大的战略问题,相对于学者们片面突出市场经济的作用或普世性,我在近来国际学术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如下观点,希望对中国改革发表一管之见。

  中国经济在过去30年里为什么能够获得巨大的成功?经济学家往往将其归功于市场导向的改革,这的确有一定道理。正如亚当·斯密、道格拉斯·诺斯等人所论证的,市场经济赋予人们经济自由,可以释放惊人的经济活力,而国人对此更有亲身体验。因此,不少人信奉这样的发展公式:市场机制 (包括私有产权保护)+贫富分化(由此产生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经济发展。但是,单凭市场经济就足以实现持续发展吗?让我们把视野扩展到拉丁美洲,那里很多国家早就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在近30年来还进行了新自由主义改革,而且拉美长期以来是世界上贫富分化最严重的地区,但结果却是发展危机的反复循环。这是因为,市场不仅会因为垄断、外部性等问题而失灵,还会受到政治的巨大影响。如果政府被狭隘利益集团所控制,市场机制就会产生严重的扭曲。因此,市场经济只是硬币的一面,单靠它还不足以实现持续发展。

  反观英美等先发国家和二战后东亚、北欧等成功赶超者的经验,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都保持了较高程度的机会平等。例如,二战后的日、韩和中国台湾都进行了平等取向的农地改革,农业的率先繁荣为工业化和持续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农地改革改善了农民的处境,为这些国家(地区)供了至关重要的机会平等。机会平等,指公民可以相对平等地享受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接近信息、土地、金融、基础设施等基本经济资源。只有实现了机会平等,人做为最宝贵的经济资源才能得到充分开发,社会的创造力才能无尽涌流。这是发展的另一必要条件。

  由此我们也看到了政府的重要作用,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离不开政府,机会平等也要由政府来提供。但是,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却往往不能担此重任。他们或是受到狭隘利益集团的操纵,或是握有不受制约的权力,自身成为最大的利益集团。有些国家从西方搬来了多党制和普选制,却仍然一片混乱。经验表明,民主制度的运转有赖于权力结构的均衡。权力均衡指主要利益集团握有相对平等的影响力,从而形成相互制约、相互妥协的关系,这样才能保证政府按照公共利益行事,也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政治前提。那种“先实现经济发展,再图政治进步”的观念是十分危险的,因为政治发展的长期滞后会导致市场经济的衰败。因此,我认为,新发展公式应该是:权力均衡+经济自由+机会平等=持续发展。

  中国的权力结构演变有三个阶段。1949年以前是高度失衡的旧权力结构,权力集中在地主阶级、官僚资本和外国势力手中,既不能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也不能提供机会平等,发展的可能性几乎为零;1949-1978年,权力高度集中于国家,政策呈现强烈的平等取向,但市场机制被排斥,经济活力被压抑,所以是跛足发展的态势,后期更被文革打断,这也是权力高度集中的恶果;第三阶段始于改革开放,权力开始从国家向社会分散,但很不平衡,政府权力仍然偏大,社会诸利益集团出现强势与弱势之分。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建立,社会被赋予越来越大的经济自由,活力明显增强。但这并不意味着平等的缺失,恰恰相反,作为改革先声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其实是一种财富的再分配,把重要的经济资源——土地交给了农民,从而真正落实了平等。这使国人第一次同时拥有了经济自由和平等,中国经济就此开始腾飞。

 [1] [2] [下一页]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