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事业市场化不是甩包袱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9日 07:52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毕舸 据相关媒体报道,湖北省十堰市是全国第一个公交事业全盘民营化的城市,但由于没有配套政策支持,政府未能用财政补贴等形式履行自己的公共事业管理责任,作为私营企业的公司与公益性的公交事业之间的先天冲突难以平衡,整个公交系统运行已基本停摆。 公交私营化,看上去似乎是市场经济下的自负盈亏,且这一方式当初曾获得多方首肯、并作为探索试点推广。但目前的严重亏损反映出,如果把公共服务重担单方面压在私营企业身上,就会面临投入巨大与企业化运营讲求收支平衡的矛盾,造成公交事业民间化的难以为继。类似的尴尬,也曾经出现在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民营学校、医院一度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也被政府视为引进多元资本发展公共事业的良好开端。但民营学校、医院很快开始在公共事业福利性与市场管理有偿化的天平上摇摆,要么成为以高收费维持高成本的贵族医院、学校,要么虽因收费低廉广受民众欢迎,但自身却背负沉重的亏损负担。 公交事业,或者说带有相当公共性质的任何一个领域,其市场化不是甩包袱化,不是政府彻底放手让企业承担其社会功能,不应忽视其背后的福利保障、权利公平以及政府责任。医疗、教育等领域的保障性功能彻底丧失,社会发展陷入片面的市场完全主导轨道,最终是公平与效率的双重低下。 在政府这一面,公交事业发展是刚性职责,是合法合理运用全体纳税人的金钱实行支付转移,对社会基础建设的全面支持。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发展,民众有理由要求政府在公交事业上投入更多的公共资源,并将其作为衡量政府公共服务尽责与否的重要标准。 实际上,将所有国有公交企业改制为民营或外资企业,并非就进入了市场经济的快车道。公交事业“卖光式改革”所陷入的最大误区就在于:当某些地方政府欲将所有国有公交服务企业一抛了之,认为其转换为民营或外资企业就完事大吉,却从传统行政保护下的国企垄断走向另一种形式的垄断—————市场垄断。那些民营企业在“专营承包”等形式下,摇身一变,成为享受垄断红利的专断者,以往国企的老毛病(效率低下、动辄涨价、挟垄断以令民众)复制于身,甚至更变本加厉。 无论是过去十多年流行于公共交通领域的“卖路权”,还是更早一些的国企私人承包制,都在反复提醒我们:委托-代理理论首先要保证监督主体的实质化,政府当仁不让地要承担这一职责,更要在政策扶持、市场监管以及适度财政补贴上,设计出更符合民本需求与公共职责的制度细节。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