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广交会更名为建立国内外统一开放的大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2日 11:40 亚太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李敏

  ◆记者从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新闻中心了解到:第101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将如期于2007年4月15日-30日,在中国广州广交会琶洲展馆和流花路展馆同时分两期举行。本届广交会总展位数31682个,总展览面积63万平方米,净展览面积约28.5万平方米。

  据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介绍:从1957年诞生以来,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走过了整整半个世纪,对扩大我国商品出口、促进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作为中国唯一举办了五十年、一百届的国际知名展会,广交会同时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展会。它增加进口功能表达了中国政府积极推进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进程的态度,表达了中国政府积极改善贸易平衡的决心。

  广交会发展历史上最重要的改革

  高虎城说,自101届起,广交会将增加进口功能,允许境外企业参展和中国采购商到会采购,并正式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这是迄今为止广交会发展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改革。广交会是我国外贸出口最重要的平台。

  高虎城表示,中国的对外贸易快速发展,根据2006年的进出口额排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外贸发展质量,推动进出口贸易的协调平衡发展,成为我们重要的发展目标。广交会增加进口功能,将为国外优质商品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一个新的重要的渠道,并为进一步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提供重要的平台。中国作为负责任的贸易大国,在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也积极、努力地向世界开放国内市场,希望通过广交会,中外企业能够实现共同发展,合作共嬴。

  中国不仅是一个出口大国,也是一个进口大国。据统计,中国2006年实现了7961亿美元的巨大商品进口金额。在“

十一五”计划当中,特别在节能环保、技术、设备方面,中国展现出了一个广阔的市场。就消费品而言,目前中国也呈现出一个多元化的态势。因此,我们欢迎国外厂家,就广交会增加进口功能后提供的新平台,发现新的市场、新的机遇、新的合作伙伴。同时,广交会将一如既往地为中国的出口和进入中国市场的客商提供热情和周到的服务,特别是在加强
知识产权
保护方面将作出不懈的努力。

  首次设进口展区

  据广交会副秘书长、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徐兵介绍,第101届广交会的进口展区位于琶洲展馆21.2展厅,展出时间为4月15-20日,展览面积10400平方米,标准展位629个。

  进口展区展品分工业和消费品两大类,设机械设备、小型车辆及配件、电子信息及家电、五金工具、建材及厨卫设备、日用消费品、装饰品及礼品、珠宝首饰、食品及农产品等9个产品区,展区按产品分类布展。

  第101届广交会的进口展区的招展工作,实行市场化运作,采取委托招展代理和企业直接报名参展相结合的方式。根据选择国内外有实力的商/协会或大型企业作为招展代理机构的原则,外贸中心分别与国内外11家机构签订了第101届广交会进口展区招展代理协议。同时,鼓励境外企业直接向外贸中心报名申请参展。目前,已确定参展的有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的303家企业,包括6个最不发达国家的7家企业。进口展区参展企业按所属国家和地区分,排在前5位的是香港78家,台湾42家,韩国37家,马来西亚35家,美国13家;按所属行业分,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电子信息及家电72家,珠宝首饰41家,日用消费品39家,机械设备37家,五金工具34家。

  出口展区继续设立品牌展区

  据徐兵介绍,第101届广交会出口展区展位31053个,展览面积约62万平方米。展出5大类商品,设34个展区。具体布局为:琶洲馆一期展出工业类商品,二期展出日用消费品类商品;流花馆一期展出纺织服装类及医药保健类商品,二期展出礼品类商品。广交会出口展区共有50个国内交易团,14430家企业参展。

  本届广交会继续设立品牌展区,品牌展位4183个。本届进入品牌展区的国内知名企业将有809家,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国家商务部2005至2006年度重点培育和发展的190个出口品牌中的企业;二是由各交易团推荐,经商务部有关部门审定的,符合广交会品牌展区七项准入条件的企业。

  境外采购商的邀请工作就绪

  据了解,第101届广交会加强了国外媒体的广告投放力度,向全世界213个国家和地区28.8万户海外采购商寄发了请帖和宣传资料。同时,鼓励采购商通过采购商电子服务平台在线申请与会。

  第101届广交会继续设立跨国公司采购区,为大型跨国采购商提供个性化的采购服务。本届共有来自法国、美国、韩国、日本、德国、丹麦等国的14家跨国企业进入广交会跨国采购服务区。

  中国第一展:对外贸易的窗口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说:“广交会是对外贸易的窗口,是对外贸易的缩影,是对外贸易的标志,广交会要继续办下去,,办得更好,再创辉煌。”

  中国第一展

  1957年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中国广州诞生,延续了新中国与世界各地的世代丝绸之路。2007年跨越了半个世纪历程的广交会由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这预示着广交会将续写新世纪中外经贸交往的历史新篇章。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原名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由中国商务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对外贸易中心承办,自1957年创办以来广交会从未间断,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00届。成为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到会客商最多、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对推动外贸发展和对外开放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广交会是中国的国家级展会,中国首任总理周恩来亲自批准创办,李鹏、朱?g基、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曾数度亲临视察,它聚全中国之力,集全国优质资源参展,50年100届办展经验,这在中国绝无仅有。它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盛会,展出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规模归中国第一,全球第二。它的展品种类最齐全,荟萃了全国超过15万种商品,有轻工、纺织服装等传统优质产品,也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中国出口的品牌企业品牌产品优先保证参展。它的采购商遍布世界各地,全球212个国家和地区,20万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的朋友每年春秋两届同聚中国广州,交流信息、采购产品。世界零售商250强中有150多家派员在广交会采购,它的成交效果在中国展会上名列前茅,被誉为中国第一展,第100届广交会成交额达340亿美元,有中国外贸的晴雨表之称。2006年10月在100届广交会开幕式及庆祝大会上,温家宝总理宣布:“为了更好地适应对外开放的新形势,扩大进口,增加出口,推动进出口贸易的协调平衡发展,中国政府决定:从第101届开始,广交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有评论称:这次重大改革表明,中国市场是开放的,中国政府愿意进一步参与国际分工,建立国内外统一开放的大市场,中国愿意与世界各国开展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开创互利共赢的新局面,共同建设和谐世界。

  汇聚万千商机

  2007年4月15日,更名后的第101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将在琶洲展馆及流花路展馆同时举行,依然是一届两期,每期6天,琶洲展馆目前已完成一期工程,建筑面积39.5万平方米,到2008年第二期及配套工程竣工后,展馆占地面积将达8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将超过110万平方米,展馆面积达34万平方米,标准展位愈1.8万个。流花展馆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标准展位近7000个。在101届广交会上您将发现广交会新的魅力:在继续展销中国优秀出口商品的同时,将首次建立进口展区,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商品即将首次亮相广交会。首次设立的进口展区将安排在2007年4月15日至20日琶洲展馆的21.2展厅,展区面积共1.04万平方米,展品分为工业品和消费品两大类,分类布展,共有:机械设备;电子信息及家电;高新技术;五金工具;建材及厨卫设备;日用消费品;装饰品及礼品;珠宝首饰;食品及农产品九大展区。

  2006年,中国进口金额7916.1亿美元,未来5年内中国累计进口额预计可达4万亿美元。在中国第一展广交会上,设置进口展区,境外企业及产品有机会从中发现合作伙伴,进入广阔的中国乃至全球市场,对有志于拓展商机的各国朋友来说,这无疑是一个福音。据了解,第101届广交会的进口展区对最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参展企业给予免收展位费的优惠,经过这一届的探索和实践,从102届广交会开始的进口展区还将大幅扩大。

  101届的出口商品仍按国际分类惯例分为:工业类、纺织服装类、医药保健类、礼品类、日用消费品类等5大类,34个专业展区。工业类商品共有10个展区,4月15日至20日第一期在琶洲展馆展出。纺织服装类、医药保健类商品共有8个展区4月15日至20日第一期在流花路展区展出。日用消费品类商品共有8个展区,4月25日至30日第二期在琶洲展馆展出。礼品类商品共有8个展区,4月25日至30日在流花路展馆展出。

  依托28年以来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广交会长盛不衰,规模逐年扩大,参展的1.4万多家中国企业,民营企业占40%,国有企业占30%,外资企业占20%,生产企业和工贸企业占比例超过65%。海尔、科龙、TCL等中国最具实力的企业在广交会上大显身手,独具特色的中小企业更是广交会的常客。依托中国制造业的优势,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展品琳琅满目,物美价廉。欧洲风格,东方特色,世界时尚,中国传统相互交融,深受采购商欢迎,展区设计符合国际惯例,采购商能够从各专业展区挑选到所需要的商品,参加广交会的短短几天内,等于走遍全中国,轻松找到合作伙伴,甚至还能了解全球市场需求信息,发现新的商机。

  广交会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严格审核参展企业和展品的资质,设立知识产权保护及贸易纠纷投诉接待机构,设立相关的制度和规定,授理与会参展商有关贸易纠纷、知识产权方面的投诉,构建公平公正的贸易洽谈环境。(敏文)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