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贸易摩擦 中国不能总是挨打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2日 11:21 亚太经济时报

  作者:本报记者 曾诗越

  ◆伴随着我国外贸经济的迅速发展,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知识产权争端等一系列的词语已成为高频词。人们疑惑了,为什么中国老是唱贸易摩擦中的主角呢?

  国家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局长李玲日前表示,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以及进一步融入世界,大国特别是欧美更重视从全球和战略高度看待中国的快速发展,我对外贸易摩擦与矛盾将日渐突出。今后不仅是中国发展的关键期,也是与外部世界出现摩擦的多发期和逐步相互适应的磨合期。

  据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单以反倾销为例,从1995年至2006年,我国已连续12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每7起反倾销案件中就有1起涉及中国。除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特保外,许多国家针对我国的技术标准、检验检疫和环境、劳工保护等方面的壁垒不断增加,形式日趋多样化、综合化和隐蔽化且贸易摩擦领域不断延伸。这已经引起了人们与政府的高度关注。那么究竟为什么中国老是唱贸易摩擦中的主角呢?

  为何老唱贸易摩擦的主角?

  “中国的贸易现状就好比一只小老鼠进入了一家古董店后,突然变成了一头牛,这么笨重庞大的身躯当然会打烂很多东西。”广东省社科院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丘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产品以低价如潮水般充斥着全球市场,严重威胁了其他世贸组织成员的利益,他们为求自保使出各种贸易救济手段,对中国企业展开围追堵截,很自然使得我们成为了贸易摩擦中的主角。”

  美国商务部近日宣布对中国适用反补贴法。最近许多媒体报道中提到,从彩电、鞋、草莓再到汽车零配件,这些发达国家对中国出口产品频频挥舞反倾销“大棒”,试图遏制“中国制造”在海外市场的占有率。以此保护本国已失去竞争力的企业,这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明显表现,也有违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单以反倾销为例,自2002年起我国连续5年成为美国337调查涉案最多的国家,2006年我国遭受的案件数占美国发起案件总数的39%。

  丘杉认为,现在全球化带来的国际分工的调整和产业战略转移带来的贸易摩擦,这是全球背景的,不是说只在中国有,其实贸易摩擦的发生本是平常事。自由贸易是美国取得经济成功的一个重要基石,可以看到正好入世这个期间,美国经济发展是比较低迷的,在低迷的情况之下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就比较强,正好中国作为美国的一个重要的贸易伙伴,而且保持那么多的贸易顺差,显然中国就首当其冲成为反倾销的对象。站在一定的高度来说,我们应该看到美国政府对中国其实还是很友好的,真正反对的声音来自美国的工会与一些劳工联盟,当他们的世界到处充斥着低价的中国制造商品自己的利益遭到威胁时时,他们有理由保护自己的利益。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有贸易保护的倾向,不要一发生事情的时候,就说人家是“阴谋论”,一味去声讨别人,放大这些结果,忽视了其产生的原因。

  “这其实是中国咎由自取?”

  “中国企业遭遇反倾销,很大部分原因是咎由自取的。” 中国WTO研究会理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博士陈泰锋表示,“我们在看到全球因素之外,我们还要看到自己的原因。比如说反倾销,为什么中国是全球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其实这个当中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我们自己的原因,比如说我们长期以来实行的低价格的战略,我们长期以来实行的市场相对比较集中,不能分散经营的战略以及财务制度一些方面不合理的情况。加上目前我们国内自身的低价格竞争所造成的相互恶性竞争。”

  丘杉也表示,

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已经到了对经济增长模式进行全面反思、全面检讨的时候了。首先应该看到自身的不足。我国的产品之所以老被打压,一方面要归咎于国家的劳动力过多,生产成本太低,就算工资很低,都有人去干。因此单位价格成本远低于其他国家,产业转移在我国就象进入了“洼地”,没法升上去。另一方面,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没有进行很好的资源整合。另外,许多中国许多企业完全不懂得WTO的一些重要的国际法律,只一味报侥幸的心理以低价来打市场,投机心理太强,而一旦被推上被告席的时候就完全乱了分寸。加之“
人民币升值
论”和要求我国调整经济结构的压力始终存在,我国对外贸易顺差逼近1000亿美元大关更加剧了贸易伙伴对我国的抵制。

  上升到国际这个高度来谈,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已成为许多人眼中的世界贸易大国,但是许多国家比如美国,日本,欧盟都不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如果按照他们认为的标准来衡量我国的产品,肯定是要遭打压的。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是以辛勤的汗水,廉价的劳动来推动发展,而不是靠头脑与智慧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这绝对会吃亏不讨好!

  “出大于进”观念转变迫在眉睫

  “过去我们国家的外贸政策总是以出口为导向,把出口创汇当成第一要务来抓,对于进口却认识不足,这种‘出大于进’的观念要尽快转变。”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霍建国说。

  我国面临的国际贸易争端入世以后一直持续上升,而且已经从发达国家扩展到墨西哥、巴西,土耳其、南非等发展中大国,如果不加以逐步疏解,将为我国整个国际交往环境带来不利影响。“我们的对策是:从上游加以治理,调整整个外贸发展思路,从以往单纯追求出口创汇转变为追求贸易平衡、改善贸易结构。”

  他表示,相应地,今年,我国将调整多项外贸出口政策——对部分进口产品提供优惠信贷,小轿车等进口产品的关税还将进一步下调,多渠道鼓励企业进口,从上游环节治理贸易摩擦。目前,商务部门正酝酿对企业进口资源型、国储型和高科技型产品出台进口优惠信贷政策,并扩大关键技术设备产品进口。

  其次,我国将进一步降低部分产品关税,其中,农产品平均税率由15.3%降低到15.2%;小轿车、小客车、越野车等汽车整车的关税由目前的30%降至28%;变速箱等汽车零部件关税将由13.5%至12.9%降至10%;部分进口化妆品的关税由16%降至12.8%;豆油、棕榈油、菜籽油等植物油产品实行9%的单一进口税率。

  此外,我国将对铁矿砂、电解铝、钢材等资源性产品进出口进一步进行调控。自2006年1月1日起,已取消了茶叶、锌及锌基合金的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当前,我国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商品44种。目前,商务部门正继续完善管理办法。

  贸易摩擦接踵而至呈现四大征兆

  根据世贸组织的统计,从1995年至2005年,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在世贸组织成员发起的反倾销案件中,约六分之一针对中国。2005年,中国遭遇反倾销调查51起,为历年最多。

  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局长王世春介绍说,受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抬头、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等因素的影响,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日益增多,已进入贸易摩擦高发期,摩擦形势日趋复杂,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呈现四大征兆。

  一是涉案产品范围不断扩大,而且主要集中在轻工、纺织、机电等中国具有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此外,在中欧、中美就纺织品问题达成一致后,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在纺织品方面的矛盾有可能进一步显现。此外,近期国外还高度关注中国钢铁等产品,摩擦可能会接踵而至。

  二是在中国与发达国家贸易摩擦不断增多的同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也呈扩大化趋势。目前,印度、土耳其、南非等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的数量占案件总数的60%。

  三是从贸易保护手段看,反倾销仍是对中国使用最多的贸易救济手段。部分WTO成员援引中国加入WTO议定书第16条对中国发起的特保调查增多。此外,发达国家同时还利用技术贸易壁垒、技术标准、检验检疫等非关税壁垒和手段,限制中国产品出口。

  四是贸易摩擦逐步由货物贸易领域扩展到服务贸易、投资、知识产权等多个领域,由企业微观层面向宏观体制层面延伸:特别是在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等方面,中国面临的压力增大。

  制造业大国为何就成了全球贸易摩擦的“重灾区”?专家指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目的地,中国具有的比较优势决定了所生产的产品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对国外相关产业造成一定的冲击,成为贸易摩擦的“矛头所向”。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基于自身利益,将部分利润较低的中低端产业外包给发展中国家。中国由于具有比较明显的劳动力价格优势和资源优势,因此成为全球产业转移的重要目的地。20多年来,中国出口高速增长,产业链日趋完善,部分产业具有了生产中高端产品的能力,出口产品质高价廉,以致中国商品不但成为发展中国家,甚至成为发达国家的有力竞争者。

  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中国扮演的这一角色日显尴尬:一方面是接踵而至的贸易摩擦;另一方面却是量增价跌后日益微薄的利润。一方面出口量很大,产品遍及全球;另一方面却背负了“倾销”的恶名,还带来了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这样的尴尬表明,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不是制造业强国,在全球产业链条中,中国目前的生产方式处于加工、装配这一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环节。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投资占比过多,带来产能增加过快,而最终需求不足,造成了企业经营上的困难,越来越多地依靠出口,而出口最终引起中国与贸易伙伴国之间的摩擦。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指出,转变增长方式,通过企业自主创新和培育自有品牌,是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必由之路。

  保持平常心打好应对牌

  贸易摩擦不是坏事,有摩擦才会有碰撞,碰撞之后相互之间会沟通,最后达成的共识就越多。在频繁的摩擦与碰撞中,我国贸易损失不小,但也收获颇丰。五年来,我国推出涉及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贸易壁垒调查等方面24个部门的规章,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框架体系。国内企业也越来越熟悉并利用WTO规则,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鞋就是一个好的例证。在欧盟鞋类产品反倾销案中,广东和浙江鞋类企业不仅自发组成了应对联盟,多次赴欧洲及时抗辩,而且联合欧洲零售商及消费者组织共同反击。不少企业积极“应诉”并“防守反击”。

  中国WTO研究会理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博士陈泰锋认为,鉴于现在的现状,我首先建议企业产品价格要合理,在经营策略上要高精尖,向产业结构附加值高的方面升级。尽量避免倾销。另外,如果有条件的企业要走出去,打到敌人的后方去。如果遇到真正的反倾销,随着我们国内反倾销应诉模式的完善,企业所处的位置要配合。要启动你的真实的财务数据,证明我产品的成本就是这么高、我的价格就是这么低,完全符合市场经济条件的。另外要配合聘请律师,懂得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企业关键先从自身找原因,依法规范出口行为。并必须多了解国际经济的构架,认识和研究国际市场的运行规则与规范程序。行业协会维护行业经营秩序,多联合与协调,做好积极应对准备。政府多加引导,调整出口结构,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协调机制和救济机制。企业、行业协会、商会、政府是要继续发展四体连动的模式。有专业人士认为要标本兼治,仍需促进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

  素有“中国外贸晴雨表和风向标”之称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经历50年的历程后迈入新的转折期,从第101届开始将正式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这意味着“广交会”将从单一出口交易平台向进出口双向交易平台转变,也预示着我国在外贸模式上的一个重大战略性调整。

  丘杉研究员表示,其实贸易摩擦并不可怕,我们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理性客观的看到它只是各国在国际贸易过程中为自身利益而博弈的常态之一。想一劳永逸解决不了问题,关键在于积极稳妥务实地应对。

  商务部政策研究室专家李文锋、郑乐认为,我国贸易摩擦高发的根本性因素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必须有长期面对的准备。“我们的基本原则应是理性分析、平常心对待,标本兼治、全方位应对。”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