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上海牌商业传奇能否再造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1日 02:30 第一财经日报
秋实 “上海牌”美誉度由来已久。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伴随社会生活的日趋丰富,潮流商品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品牌与产地意识第一次牢固地建立在每一个普通人的心中。 从兴起到没落,“上海牌”的黄金时代至少延续了三十年的时间。在一个选择相对匮乏的年代,“上海牌”许多时候都会成为人们的首选,甚至是唯一的选择。 那个时期,上海人无疑是将开放灵活的心态运用到了极致。当时,港货风潮已逐渐由华南袭向全国。上海人随即就在自己的产品广告中唱起了粤语歌。白猫洗衣粉便是在这样的歌声中,顶着港货的声名走向了全国。 作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外贸基地,上海轻纺业也受惠于来样加工,开始打造自己的独立品牌。在这一过程中,许多来自境外的设计被稍加变换地移植到了本土品牌身上。正是这些令国人眼前一亮的独特设计,让人们渐渐认识了凤凰、春竹——这些由上海出品的高档羊毛衫品牌。 不容否认的是,作为全国的经济重心,当时的上海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业生产中获得了相当多的眷顾。高品质的工业原材料从全国的其他省份,源源不断地运往上海。这确保了“上海牌”的基本品质。 从某种程度而言,如果没有当年这种量中华之物力的做法,“上海牌”的辉煌也将不复存在。 此外,人也是缔造“上海牌”的重要因素。彼时,优秀的制造传统仍在延续。上海在当时堪称汇聚了全国最大一批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在此基础上,上海还建立了一整套领先于全国的职业化教育体系。许多工厂都设有自己的技工学校,专门培养符合自身生产技术标准的合格工人。正是这一整套周密完善的技工培训机制的存在,令上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拥有全国最好的技术工人储备。 然而,市场急速变化,“上海牌”被源源不断涌出的竞争对手打得措手不及。与此同时,技工培训机制也在这一轮改革中逐渐废弛。 “凤凰”自行车、“蝴蝶”缝纫机、“金星”彩电、“双鹿”冰箱……以及“幸福可乐”、“宝石花”手表、“爱丽斯”化妆笔……这些在我们记忆中远去的身影,见证了一段不朽的“上海牌”商业传奇。 然而,我们也不无遗憾地发现,这个商业传奇是一个特定时代的特定产物。在今天日渐开放的商业环境里,它将很难被复制。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