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美联储的加息之路还会走多远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2日 09:36 金时网·金融时报 | |||||||||
记者 陶冶 北京时间9月21日凌晨两点左右,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宣布再次上调联邦基金利率25个基点,由原来的3.5%提升至3.75%,再创4年新高。这是该委员会自去年6月以来连续第11次以同等幅度稳健加息。这一决定表明,在格林斯潘离任前数月内,美联储的首要关注仍将是能源价格上涨可能带来的潜在通胀。
在随后发布的声明中,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首先认同飓风给经济带来的破坏,但否认了破坏的持续性。声明中说,种种迹象表明,卡特里娜飓风袭击前美国产出增长保持良好态势。海湾地区的大面积受灾以及由之引起的经济活动混乱和能源价格上涨暗示,支出、生产和就业将在近期内得以恢复。除导致部分能源产品溢价大涨外,飓风对原油开采和提炼设施所造成的破坏也可能加剧能源价格的波动。但尽管不利因素给美国短期内的经济表现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它们并不会构成更为持续的威胁。相反,宽松的货币政策及潜在的强劲生产力增长都为经济活动提供了持续支撑。 有关美国的通胀现状,声明中称,能源和其他商品成本的上涨加大了潜在的通胀压力。但是,近几个月来核心通胀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因此较长期的通胀预期仍处于可控制的范围内。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认为,通过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措施,可以保证可持续增长和价格稳定二者所面临的风险上升和下降保持大体均衡。由于预期潜在通胀将得到控制,因此委员会认为可以以稳健的方式逐步去除适应性货币政策,从而暗示至少未来数月25基点的加息步伐还将继续下去。但是,委员会也表示会根据经济前景的变化作出必要的响应,以履行其维持价格稳定的责任。 如何解读美联储的上述声明,记者与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的陈宝森研究员和国际关系学院国际经济系主任林宏宇进行了联线。作为资深的美国经济问题专家,陈宝森认为,连续11次加息表明美国已经进入经济增长出现过热迹象的周期。这反映在目前美国的设备利用率已接近80%,失业率则下降至4.9%左右,劳动生产率也从去年的4%下降至现在的2%。因此虽然承认经济增长与通胀风险旗鼓相当,但美联储还是更倾向于把通胀视为主要威胁;随着经济增长日益接近产能极限,美联储越来越担心油价上涨会传导到其他物价因素之中。虽然去除能源和食品价格的核心通胀指数目前水平较低,但鉴于对石油价格短期内不会回落的广泛预期,能源价格高企的因素在一段时期内相对恒定,因此总体通胀压力仍然较大;虽然此次卡特里娜飓风令美国损失惨重,造成约1000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以及250亿美元的间接生产损失,可能会将预期中4%的GDP增长下拉0.5到1个百分点。但这个损失是硬性的,从自然灾害的角度讲不可小觑,但对于美国经济的整体扩张并不会构成逆转。相反,灾后重建又会形成一个正面的经济刺激因素。预计美国政府将投入2000亿美元资金开展灾后重建,这对生产和就业都具有积极影响,因此明年经济增长会高于今年的水平;最后,美国目前金融市场稳定,没有出现任何紧张迹象。公司贷款利率上升不大,企业信心保持强劲,因此美联储原定的由适应性货币政策转向抑制通胀的货币政策方向不会改变。 考虑到美联储的既定职能和战略,国际关系学院国际经济系主任林宏宇表示,剥离飓风、油价等表面因素,从本质上看此次加息决策依然是美联储“中性战略”的延续,是对2003年中期到2004年中期低位联邦基金利率的反动。从理论上讲,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手段主要有两个功能:其一,保持经济繁荣,即通过调整联邦基金利率(主要是降息),刺激社会投资,拉动社会就业,保持经济的增长和繁荣。其二,保持社会稳定,即通过调整联邦基金利率(主要是加息),影响社会消费,控制通货膨胀,保持货币价格稳定,从而保证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从表面上讲,这两个功能似乎是矛盾的,但是,问题的关键就需要美联储在此中寻找一个“中间平衡点”,即既能保持经济增长和繁荣,又要保持货币价格和社会的稳定。而从2004年上半年以来,美联储就形成了一种默契,认为2003年中期以来执行1%的利率水准对通胀的控制力偏弱,美元价格有继续走低的趋势,不利于维护美元价格稳定和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 而从美联储声明中可以看出,飓风对经济的破坏不敌其对于推高生产资料价格和加大政府支出刺激生产活动的影响,因此继续加息符合美联储在繁荣和稳定之间寻找平衡点的所谓“中性战略”。 具体分析本次加息,林宏宇认为,从美国政治体制的特点来看,在政府干预市场的最主要三个政策手段中,应该说,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手段是最快捷、最有效的一种,此次加息行动可以看作是对卡特里娜飓风负面影响和国际油价飞涨所带来通胀压力的快速货币政策反应;此外,本次加息也是对美元贬值可能造成的结构性失业而引发社会经济秩序稳定问题的预警性政策反应。目前,美国国内存在巨大的经常性项目赤字,外国投资者,包括美元债券的最大购买者———各国政府,都对美元投资慎之又慎,美元有可能继续贬值。美元贬值固然可以增加美国的出口,从而拉动美国经济增长,但此中会有个“时间差”(大约需要1-2年),将会有800万至1000万的劳动力从不挣钱的服务业和建筑业转到盈利的出口部门,但这些人口需要时间去适应新的职位,他们会发现找到合适的工作并不容易,这就会在一定时间内产生某种结构性失业。同时,美元贬值又会提高进口价格,从而形成一个小规模的通胀,两者相加,就会导致社会经济秩序出现紊乱和不稳定。因此,美联储需要适当提高利率,以应对这种可能性。 有关美联储始终讳莫如深的中性利率,市场上猜测众多。眼下看来,曾经的3.75%以下的猜测已不攻自破,但加息之路究竟还有多远?美联储声明中对于未来继续加息的暗示又意味着什么呢?对此林宏宇认为,联邦基金利率还有一定的上浮空间,离前面所说的“中间平衡点”还有一定距离,美联储还将继续加息,直至所谓的中性利率水平。陈宝森也认为,3.75%的利率水平仅略高于当前总体通胀率,而能源价格上涨带来的通胀压力仍然很大,加息至4%是完全有可能的。而在上一轮加息周期中,美联储曾将联邦基金利率一路提升至6.5%,因此如果美联储对于通胀风险估计加大,也不排除加息到4%以上的可能。 总体说来,虽然最终会议结果符合大多数市场预期,但此次会议并非没有意外。加息决定是以9比1的投票结果做出的,表明两年多来美联储的决策层第一次出现意见分歧。其中美联储理事马克·奥尔森投了反对票。另外,12家联邦储备银行中只有7家同意加息25个基点。其中反对加息的便有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该行所辖区域受卡特里娜飓风的影响最大。不过,摩根士丹利首席美国固定收入经济学家大卫·格林洛认为,虽然美联储会议上出现两年来首张反对票的确有些突然,但不能据此认为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内部出现了重大分歧。 事实上在20日会议召开之前,在经济学家中间以及市场上存在的复杂猜测也是2004年6月此轮加息开始以来所没有过的。彭博社对111位经济学家所作的预测调查结果更是呈现了2003年6月以来的最大分歧,有20%的经济学家预测美联储可能会暂停加息,另外包括美林在内的一些大型知名咨询机构会前也都做出了相同预测。 加息决定宣布后,纽约三大股市全线回调。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下跌76.11点,收于10481.52点;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下跌9.68点,收于1221.34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13.93点,收于2131.33点。从汇市上看,美联储加息导致美元对英镑利差劣势收窄,美元对日元利差优势加大,因此对美元构成支撑。不过由于国际市场早已成功预计并消化了美联储本次的加息行动,当天的国际汇市基本上波澜不惊。欧元对美元纽约汇市尾盘跌至约1.2124美元,较周一水准微幅下跌0.1%;英镑对美元跌0.2%,报1.7989;美元对日元则缓慢下跌至112重要阻力位附近。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