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被连环恐怖爆炸所坚固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0日 15:01 《经济》杂志

  “9·11”后全社会的恐慌与动荡已经很难复制了。连环恐怖爆炸反倒会使国际反恐联合阵线、国际经济体系抗打击能力和社会民众心理承受能力得到加强

  文/本刊记者 刘建辉

  7月的伦敦经历了大喜大悲。伦敦大概是几十年来沉浸在申奥成功的喜悦中时间最短
的城市,因为申奥成功第二天就发生了恐怖爆炸,两周后的7月21日,伦敦再次成为恐怖袭击的目标。紧接着,7月23日凌晨,埃及旅游胜地沙姆沙伊赫也成为了恐怖袭击的目标。现在来断言这三次或者说未来一段时间内有可能发生的更多的恐怖袭击会改变什么还为时尚早,不过可以肯定地说,一些原来的关系或者政策或者社会心理会因此而被坚固。

  反恐合作加强

  英国历来坚定地追随美国进行反恐,英国首相布莱尔在第一次爆炸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英国打击恐怖分子的决心不会动摇,一定会将与此案有关的恐怖分子绳之以法。

  第一次爆炸发生时正值八国峰会在英国召开,来参加八国峰会的各国首脑一致声援英国首相布莱尔,对恐怖爆炸予以谴责。

  在反恐问题上一直和布什以及布莱尔存在意见分歧的法国总统希拉克7月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伦敦遭受恐怖袭击虽然是一个不幸,但它无疑加强了国际间的团结,增强了全世界坚定不移地进行反恐斗争的信念。他说,在获知伦敦遭受恐怖袭击后,八国集团与5个发展中国家立即发表联合声明,强烈谴责恐怖行径,并指出,这一恐怖袭击针对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而是所有国家和整个文明社会。

  在伦敦7月21日遭受新的恐怖袭击后,正在马达加斯加访问的法国总统希拉克通过电视讲话再次表示将与英国一起继续打击恐怖主义。他说:“我希望向英国人民和布莱尔首相表示法国的支持和团结,我想重申我们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的决心。”

  与此同时,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德国总理施罗德、北约秘书长夏侯雅伯、俄罗斯总理弗拉德科夫、意大利总统钱皮等人也都表示了对英国的支持。

  表态是一回事,行动是另一回事,至于这一系列恐怖袭击会不会促使欧盟其他国家对美国的反恐行为给予更多的支持,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欧洲研究教授史蒂文·斯扎伯(Stephen F. Szabo)在接受美国《华盛顿观察》周刊的采访时说,“欧洲并不是铁板一块。如果恐怖分子持续攻击美国的盟友,如丹麦和意大利,当地人民的反美情绪就会更高涨;如果下一次攻击的是法国和德国这样的在反恐问题上与美国有异议的国家,美欧之间的反恐合作便会更加紧密。”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接下来的恐怖袭击既没有发生在丹麦和意大利,也没有发生在德国和法国,而是发生在欧洲之外的埃及。不过埃及似乎可以归入丹麦和意大利一类中,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时殷弘教授介绍,埃及多年来一直是美国在中近东最重要的盟友,也是美国给予军事援助最多的国家之一。

  然而,并不能因此判断欧盟与美国在反恐上会继续貌合神离。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管理学院教授刘长敏教授认为,恐怖分子是在多处布局,可以在马德里,可以在巴厘岛,可以在伦敦,也可以在莫斯科,同时也可能在埃及。袭击的对象是针对整个西方世界,而不一定要选择一些跟美国有密切关系的这样一些国家,只要具有杀伤力就行。

  由此看来,法国和德国也有可能成为恐怖分子的袭击目标,在反恐上,世界各国包括欧盟和美国在内在反恐问题上原本比较松散的合作,未来很可能会得到加强。

  经济的抗恐怖打击能力增强

  对于此次伦敦及沙姆沙伊赫遭受恐怖袭击会对全球经济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各方看法不一。英国当地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短期内很多行业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航空业和旅游业遭受的阵痛会更久一些。皇家苏格兰银行金融市场分析师杰弗里·迪克斯称,考虑到伦敦发生了系列爆炸事件,今年2%的经济增长预期值有可能下调。

  德国财政部长艾歇尔表示,伦敦爆炸事件不会使世界经济丧失良好局面,“我们千万不要因为错误的行动或惊慌失措而使局势失控。”美国财政部长斯诺则称,美国经济是健康而有活力的,美国财政部正密切监视着全球市场。

  “9·11”之后,美国在当年11月份的经济开支要高于8月。虽然航空与酒店业受到了冲击,但其他方面的开支却在增长,美国的消费者很快反弹。与“9·11”事件比起来,这次伦敦恐怖袭击对英国及全球经济造成的影响从短期看微乎其微。

  爆炸发生的7月7日,伦敦证券交易所并没有关闭,发生在伦敦的四次爆炸虽然在当日对欧洲和美国的股市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全球金融市场的降幅并不大,在下降之后又迅速回弹。英国驻华大使韩魁发爵士7月22日告诉《经济》,现在的伦敦证券交易所的股指比爆炸发生前还要高。

  2004年3月11日西班牙马德里火车爆炸案之后,市场也很快稳定下来,经济并未大幅下滑。分析人士认为,这表明恐怖活动对全球经济金融的冲击力正在下降,世界市场对恐怖活动的心理承受力在增强。

  美国的一家经纪公司瑞恩·贝克公司(Ryan Beck & Co)在它新近发布的一项研究中说:“西方社会已经对某时某地会发生恐怖攻击形成了一种预期,因此所有的金融市场都对恐怖风险存有一定的承受力。”该公司的研究人员甚至建议投资者抓住时机买进。

  不过,哈佛大学教授阿尔波特·阿拜迪认为,恐怖主义对经济的影响很久才会消失,其影响并不在于它带来了多少直接损失,而是它带来了很多隐性成本。根据阿拜迪教授的一项关于恐怖主义对全球经济影响的研究,恐怖主义除了增加不确定性外,还降低了对投资的预期收益;如果全球经济足够开放,恐怖主义会导致大规模资本的跨国界流动。此外,恐怖活动的风险越高,来自外国的短期净投资就越少。

  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估计,“9·11”恐怖攻击发生后,新增的安全防范措施使国际贸易的交易成本增加了1%—3%。在过去5年中,由于军事开支和私人机构保安开支的增加,大量资源被从生产性资源中抽调出来,使GDP下降了约0.7%。

  民众对危机的心理承受力增强

  这两次的伦敦恐怖袭击并没有在英国造成如“9·11”之后美国人的那种恐慌,部分原因是因为“9·11”之后,英国人对遭受恐怖袭击已有预期,从而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实际上,伦敦历史上遭受过数不清的袭击,且不说60年前的二战时期,近些年光是反英国政府的爱尔兰共和军在伦敦制造的威胁以及袭击已经数不胜数,仅2001年就发生过四次袭击。这次爆炸的影响比较大是因为目标是公共交通系统,又处在反恐的大背景下。

  美国重要的智囊机构兰德公司的反恐专家布鲁斯·霍夫曼(Bruce Hoffman)声称,针对伦敦的恐怖主义行动的预谋过去有过六七起,有一起同这次爆炸案从同一时间、连环爆炸的手段到袭击地铁的目标都如出一辙,但是过去都被情报机构挫败。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管理学院教授刘长敏认为,反恐斗争具有不对称性,一方可能是一个国家,但另一方是有组织的恐怖分子,而这个有组织的恐怖分子,有的时候是以个体作为他行动的单位的,这样一来,它有可能是以一个个体来面对一个国家。这种个体的活动有他的优势,比如灵活性,他可以随时选择一个他认为合适的时间、地点、场合来制造一个轰动世界的爆炸事件。而国家有的时候四处设防还是防不胜防。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怖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说,政府有时候在反恐问题上会处于一种苍白无力的状态,“政府的一些重要人物、敏感机构可能会有常年的保护,但是对民众的机构,我们称为软目标,你怎么样保护和反恐?比如伦敦的地铁,如果每一个站口都像机场一样进行安检,它的便捷功能就丧失了,地铁还要它什么用?”

  所以一旦恐怖分子瞄准了一些公共交通设施、酒店等软目标,遭受袭击也就是早晚的事了,伦敦人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