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晖:医改不成功罪在垄断 市场化道路不容否定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0日 14:39 国际先驱导报 | |||||||||
2005年7月30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表了最新的医改报告,明确指出医疗卫生改革走入困局,根源在于基本方向有问题,不能走市场化道路。这个报告发布以后,引起两个方向的争论。一个方向是认为市场化应该进行到底,通过全方位开放市场化解目前的困境。另一个方向支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医改报告 【作者】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余晖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虽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医改报告认为,1980年以来的市场化导向的医疗改革并不是成功的,但这并不能否定市场化道路,因为必须看到这不是真正的市场化。今天的医疗市场,是垄断下扭曲的。并不是市场化造成今天的问题,而恰恰是市场化不够彻底。因为垄断,改革后的医院不可能像原来国家那样提供医疗服务,又没有市场的公平竞争和准入机制,所以才造成今天的局面。 医疗卫生产业从本质上是一个可竞争的产业,其微观基础完全可以由各种所有制的营利或非营利性组织构成(在美国的医疗机构中,民间非营利性的占60%,民间营利性的占30%,而政府非营利性的只占10%)。但医疗机构间的有序竞争,却有赖于医疗保险机构的多元化及其之间的竞争。通过吸收会员的竞争,医保机构才能借助其网络规模优势,在与医疗机构之间的价格和质量谈判中取得优势地位。反之,医生和医疗机构为了获得更多的病人,才有动力提供物美价廉的医疗服务。 所以我国医疗改革的方向,不是倒退,要全方位开放市场和引入竞争。我国的公共财政实力薄弱,公共财政体制不健全,政府的公共事务管理水平不足。与其让一个只承担极少数社会优势群体医疗保障的政府承办全社会的基本医保,还不如进一步开放医保市场,鼓励在基本医疗服务领域引入民间组织的会员性医疗保险机构(如大型企业集团自办保险),打破由政府独家运作医疗保险的垄断局面,让社会各群体自由选择竞争性的基本医疗保险组织。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的主要功能,应该主要集中财力和借助财政转移支付,解决医疗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的问题,让城市的低收入人群和落后地区的广大农民尽早得到基本医疗服务。同时建立适度的监管体制,保证竞争性的医保和医疗机构竞争产业有序竞争。 同样重要的是,要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把80%的患者截留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内,是大幅度抑制医药费用上涨的釜底抽薪之举。在此基础上,专科医院、住院医院和教学医院才能恢复其本来面目,同时必然与社区医生和医疗机构建立良性的转诊制度;也不排除它们之间展开横向一体化联合,最终形成若干寡头竞争性的大型医疗服务集团,从而盘活医疗资源存量,既缓解目前大医院的压力,又把濒临死亡的社区医院救活。 这样,医疗服务提供方的补偿就将形成多元渠道,药品和医疗服务的价格也能够借助管理下的有序竞争,逐渐达到稍高于市场边际价格的水平,由此实现政府、保险机构、医疗机构和患者之间多赢的有利局面,三项医改联动推进的改革才能真正完成其历史使命。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