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经济杂志:总部基地值得探究的经济现象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0日 13:57 《经济》杂志

  从北京的一个地产项目跃升为北京的一个新的经济形态,再从北京的一个经济形态跃升为全国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这是一个容易引发人们探究兴趣的经济现象。

  文/本刊记者 王信川

  或一件红色西服,或一身白色休闲装,公众视线里的许为平十分引人注目,这如同他
正倾力打造的总部基地,两年来激发了中国经济无限的想象力,“我喜欢明快的色彩,看看对面招商中心的公告牌就知道,红、黑、白是我们企业的特征。”

  事实上,在一片占地面积近2000亩的土地上,北京总部基地董事长许为平已经用这些“明快的色彩”绘出一幅美丽而又宏伟的蓝图,在已经竣工的303栋万年青色总部楼之间,梧桐、塔松、冬青、绿地层次分明,郁金香、黄玫瑰、青剑麻与灰白石板路相映成趣。

  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现代绿洲”,但随着150余家企业先后签约、成为这些绿洲中的总部楼的主人,一个汇集、整合各种资源的总部经济新区初现端倪,以至于有人在评价总部基地的成功之处时说,“许为平在一个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推出了一个恰当的概念,带动了一个恰当的项目,开启了一个新的经济形态”。

  这一“时间”是2003年6月19日,“地点”在北京市丰台区西南四环,当天万朵玫瑰如万颗希望的种子从一架直升飞机上撒落下来,总部基地正式开工建设。其后总部基地在宣传、建设、招商上环环相扣、滚动进行,到目前为止,总部基地一期85栋总部楼招商全部完毕,入驻企业已经正常办公。二期87栋全部竣工并实现80%招商率,三期130栋已经封顶并即将开始招商。

  不仅如此,为总部基地入驻企业提供高档商务社交及餐饮场所的总部会所已竣工14个,建筑面积达1200平方米的总部大讲堂刚刚落成,近4000平方米的员工餐厅、员工公寓及大型超市等也即将投入使用,与此同时,一栋99米高、总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的五星级总部大酒店及总部大厦,两栋总面积为2万多平方米的总部商务酒店,以及两栋总部公寓及总部购物中心、总部国际会议中心等高档商业设施也已经启动建设,预计到2007年底,一个功能齐备的高级总部商务区将打造完毕。

  在总部基地西区逐步形成完整的区域规模建设发展外,为国际总部区招商的东区总部楼及配套设施也已完成规划,在这一占地面积达18万平方米的区域,将建起54座总部楼及地下4万平方米的高档商业设施,另在绿化景观区内还将建一座长达2000米的9洞高尔夫练习球场,“中国总部经济第一实践区”日趋充实和完善。

  绿洲中的企业总部

  如果说总部基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500余栋总部楼还只是搭建骨架的话,那么进驻的不同企业无异于一个个细胞,总部基地也由此爆发出无穷的活力。事实上,总部基地持久的绿色生命力也仰仗于这些企业的快速发展。

  总部基地1区16号楼的“主人”是北京新融友联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公司37岁的总经理王立新是“入驻总部基地第一人”。“我们可是一次性付款、第一个入驻总部基地办公的企业。”王立新说,总部基地是企业发展的一个大平台,新融友联将以此为契机加快发展。

  1992年,下海不久的王立新组建了仅有10多名员工的友联自动化工程公司(新融友联前身),在随后10年的发展中,王立新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同时相继引进许多优秀的研发、工程及管理人才,到2002年,新融友联的员工队伍已达200多人,当初一家极不起眼的代销商如今成长为一家集工控产品销售、安装、调试、研发于一体的专业自动化工程公司,年销售额逾1亿元。

  “此时公司开始迫切需要实现战略升级,以提高持续赢利的能力。”王立新说,总部基地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契机和平台。

  与其他进驻总部基地的许多企业经历相似的是,新融友联此前也一直过着“七十二家房客”的日子,到2003年初,其办公场所的租期将至,王立新先是打算在长安西里购买两层办公楼,并交付了定金。但非典之后,此地每平方米的价格上涨了900元人民币,王立新取消了购楼协议之后,又到上地、CBD等考察,但因交通或性价比等问题而未能如愿。

  2003年11月,王立新听朋友谈起总部基地之后,第一次踏上了这一块热土,“第一眼看到总部基地招商中心的效果图时,我震惊了,这是我见到的最有创意、规模最大的企业总部集群项目。”王立新说,当时真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2003年底,新融友联与总部基地签订了入驻协议,经过半年时间的装修,2004年6月正式入驻。在王立新看来,买楼比租楼划算,买一栋楼比买几层划算,因为不仅可以获得产权,还可以独门独户,企业形成一体,员工也有很好的工作环境,心情舒畅,工作效率更高,同时,“装修后的总部楼不比外企的工作场所逊色”,可以提升企业的内在实力和外部形象,更利于引进人才和赢得客户。

  事实上,尽管入驻只有一年时间,新融友联的“回报”已经凸现出来。据王立新透露,新融友联网站的点击率增加了数倍,来访顾客也明显增多,更值得一提的是,建龙钢铁集团、北京全路通通信信号研究院等总部基地的入驻企业已成为新融友联的客户。

  “这么多大企业聚集在一起,会形成巨大的经济互动效应和释放能量。”王立新认为,通过相互学习与协作,这些企业能够共同发展壮大,将极大地带动该地区经济的发展。

  或许正由于此,2005年4月,国内最大的制冷空调成套设备生产企业大连冰山集团也在北京总部基地购置了一栋建筑面积达2200平方米的总部大楼,这一家旗下拥有46家企业、总资产为82亿元、年销售收入逾60亿元的大型集团,拟将其市场销售中心移师北京,最直接的目的是瞄准2008年奥运会带来的巨大商机。

  “对于任何一个‘立足国内,走向世界’的企业来说,北京是一个绝佳的窗口和平台,而总部基地给我们提供了建立我们自己的销售总部的条件。”冰山集团北京公司副总经理张丽称,未来几年,冰山在北京总部基地的总部楼将从现在的一栋发展到四五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面向全国的销售总部。

  据介绍,除新融友联及大连冰山集团外,如今签约入驻总部基地的企业已达154家,其中包括正泰集团、新疆特变、中国诚通、中华通讯、航天科技、建龙钢铁、中牧股份、中国铁通、旭阳焦化等国内诸多行业的龙头企业。

  “越来越多的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将总部迁入北京、聚焦总部基地,一方面说明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意识在不断加强;另一方面也显示出我国企业的联盟意识正在发生变化。”许为平说,从国际经验来看,这是走向成熟的一种表现。

  聚集效应

  有人说,曾经做过记者的许为平俨然蜕变成为一位成功的区域经济创造者,“他提出了一个很好的理念,并通过传媒迅速炒热,在地处北京西南一隅的丰台区将总部楼成功地进行招商,在几百栋楼招商完之后,他在这里还有什么事情可以干呢?”。

  对此,许为平并不在意,“如果站在设计、施工、售楼等角度,说总部基地是一个地产项目也没错。”许为平说,事实上这不同于中国式的房地产,总部基地将与入驻的企业一道发展壮大,进而带动丰台区乃至北京市的经济发展。

  “这就像煤炭一样,直接进火炉燃烧后就一次性消耗了。”许为平说,总部基地聚集了许多优势资源,需要循环使用才能发挥其最大效益。为此,在施工建设的同时,总部基地也在着力打造一个软件服务平台,以在资产管理、技术转化、人才交流、国际会展以及后勤服务方面整合入驻企业的资源。

  2004年成立的总部物业公司,打出“一个以诚相待的朋友,一个任劳任怨的管家,一个排忧解难的助手,一个出谋划策的伙伴”的口号,主要致力于三方面的工作,一是通过设立企业服务中心、建立企业领袖俱乐部等,造就商务、人文环境;二是提供消防安全管理、工程咨询等基础物业管理服务;三是提供楼内24小时安保、办公区域即时清扫等特种需求服务。

  据许为平董事长透露,在总部基地东区,大约有百分之二三十的总部楼不外销,沉淀下来的这一部分资产达二三十亿元人民币,将交由已经注册的资产管理公司运作,以为入驻企业搭建一个有力的投融资平台。

  不仅如此,许为平以“总部文化”来整合区内的企业,“这些优秀的企业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在总部基地就形成一种‘移民文化’。”许为平说,各种不同的企业文化在碰撞、交融之后将爆发出无限的活力。

  为此,旨在建立总部新文化体系的总部经济战略发展研究中心即将推出《总部公社》高档期刊,并经常开展多种社交、庆典、联谊及经贸洽谈等活动,从而使各个企业能互通有无、取长补短。

  2005年6月11日,总部物业公司组织一期入驻企业代表近50人齐聚顺义“意大利农场”,放风筝,打沙滩排球,吃意大利美食,听意大利名曲,轻松自然,欢快愉悦。总部基地入驻企业聚智办公用品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戴宁说,通过这一次郊游,不仅各个企业的代表成为了朋友,企业之间也相知相熟起来。

  “入驻企业应该像一家人一样,相互关心、支持,在总部基地创造的发展平台上携手合作,共创未来。”戴宁说,与其他不少企业一样,聚智办公用品公司已在此建立了一些客户关系。

  致力于总部经济研究的北京市委研究室副主任余钟夫在接受《经济》杂志采访时表示,总部基地是一个白领聚集区,不仅会兴起酒店、会所、公寓、商场乃至高尔夫球场等针对这一高端人群的服务项目,更重要的是,进驻的企业都具有长远的规划,尤其在自身的产业链上有延伸与整合的打算,“大家都是步入成熟期的企业,都有迫切的合作愿望。”正由于此,一些入驻企业甚至主动联系、介绍同一产业链的相关企业进驻总部基地,以便于企业就近整合。

  “事实上,总部基地周围的机构也都在重新定位,以在充分开掘自身潜力的同时很好地利用总部基地的资源。”余钟夫说,不久之后,总部基地将成为丰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小高地”。

  2003年初,位于南四环的一个大型住宅项目怡海花园的房价为4000元/平方米左右,而即将面世的该项目六期起价已涨至6000元/平方米。除了地产之外,总部基地周边的餐饮、购物、休闲等服务业也发展迅猛。

  据北京市丰台区副区长汪洪透露,2005年3月30日,总面积为120亩的“科技总部新区核心商务区”项目用地正式挂牌出让,前后迎来了20余家开发商竞价,最后在2005年5月18日,“中国首富”黄光裕旗下的国美置业以总价8.05亿元购得,每亩地价达680万元。

  据了解,这一片离总部基地仅数百米之遥的“金地”,短短三年中地价上涨了10多倍,国美置地将投资30多亿元打造一个“全球高科技体验中心”。余钟夫认为,随着签约企业的陆续进驻,总部基地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也将与日俱增。

  与此同时,作为总部经济第一试验区的北京总部基地也迅速成为各界关注的对象。据许为平介绍,两年来,不仅上海、天津、青岛、济南、广州、深圳、内蒙古、成都、西安等地的政府部门纷纷前来参观考察,众多企业家及投资机构也蜂拥而至,甚至连荷兰ING、瑞士银行(UBS)、韩国现代集团、新加坡国家银行等跨国企业以及美国、德国、泰国、约旦等国政府部门也派员或组团前来参观访问。

  据了解,目前全国至少有近20个城市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的计划,并出台了相关配套措施。许为平说,北京总部基地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了。

  2005年2月18日,应哈佛大学亚洲商务会议主席之邀,许为平登上这一世界著名学府的讲坛向全球数百名商界、政界和法律界领袖级人物宣讲总部经济和他正在实践的总部基地。许为平说,打造总部基地项目的目的并不在快速回款和高赢利水平那么简单,这更应是检验总部经济理论的一次实践。

  “预计8-10年之后,总部经济会被普遍接受并显示出一种经济理论应有的价值。”许为平说,总部基地还要几年时间才能逐渐发展成熟,届时总部基地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将产生1000亿-2000亿元的技工贸总收入,以及50亿-100亿元的税收,对周边的带动效应更是难以估量,“我现在说一万句都没有用,事实会证明一切的。”

  总部基地的比较优势

  比较类别总部基地北京其它经济区一般状况

  产权独立产权一般无

  购买价格/m27500元/m213000元/m2-$2100美圆/m2

  租金(人民币)/m2·日3.5元/m25元/m2-$20美圆/m2

  优惠政策三减三免三减三免或无

  同等价格可购买1000m2独栋总部楼400-600m2办公面积

  绿化覆盖率(%)50%以上一般不高于30%

  建筑容积率1.59≥6

  停车位/10000平米100个45-60以内

  使用率(%)85%以上一般在70%以下

  物业管理费/月·m23.98元/月·m2一般在18元/月·m2-$3美圆/月·m2

  建筑密度30%50%以上

  车位费/月150元/月650元左右/月

  单体独立使用程度建筑面积1200m2以上一般须建筑面积20000m2以上才立项

  即可单体独立使用单体使用

  (《经济》杂志8月号)

    相关报道:

    总部基地由来·总部经济发轫

    总部基地给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爱问(iAsk.com)总部基地 相关网页约45,846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