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资本市场》2005 > 正文
 

摩根士丹利8年内讧 众多机构幻想收购金融大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08日 11:51 《资本市场》

  一起历时8年的兼并,正在演变成一场历时8年的内讧,眼下的摩根士丹利正在忍受煎熬,而越来越多的机构正幻想收购这个金融大鳄

  文/《资本市场》张锐

  今年3月28日召开的摩根士丹利年度股东大会与往年相比多了一层凝重与窒闷。

  会前,以大摩前总裁罗伯特·斯科特(Robert Scott)为首的8位前高管集体向公司全球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裴熙亮(Philip Purcell)发难,要求董事会撤换裴熙亮。4月初,“8人组”又向董事会提交了3封“弹劾信”。

  摩根士丹利(以下简称大摩)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一直牢牢占据着全球投行三甲的位置,然而这个金融大鳄,眼下却正忍受着“内讧”之火的煎熬。

  “8人组”逼宫

  “弹劾”裴熙亮的理由主要集中在公司的业绩和裴熙亮的领导能力上。2004年摩根股票表现不佳,没能在证券市场取得高回报;盈利增长劣于竞争对手;零售和投资管理业务在过去五年表现糟糕。其中一项数据是:过去五年中,大摩的股价下跌了34%,同期标准普尔投资银行分类指数只下跌了16%。而“造成这个局面压倒一切的原因,是裴熙亮作为CEO的失败。”

  “弹劾信”引起了董事会的注意,并在执行董事之间引发了争议。经过3次会议讨论后,董事会最终并未对裴熙亮采取行动。不过,董事会提出让他制定继承人计划。于是,裴在不久前宣布以两名联席总裁取代前总裁柳浩思(Stephan Newhouse)之位,而这两人一位是裴熙亮的忠实跟班、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斯蒂芬·克劳福德(StephenCrawford),另一名则是董事总经理兼债券、期货商品及外汇业务全球主管佐依·克鲁兹(ZoeCruz)。

  消息宣布的次日,另外两名接班候选人,机构证券及投资银行部总裁兼首席营运官潘伟迪(Vikram Pandit)和董事总经理兼全球机构股票部主管海文斯(John Havens)很识相地走出了大摩的大门。有人认为,潘伟迪和海文斯属于不同派系,不辞职也会被炒。这次人事变动在华尔街人士看来走得太远了。潘伟迪和海文斯有深厚的机构投资业务背景,他们所负责的股票交易和投资业务是大摩的主要盈利来源。潘伟迪更是大摩对冲基金和衍生产品业务的设计师。

  反对者很快以此为口实向裴熙亮展开了更加疯狂的进攻。他们在《华尔街日报》上刊登广告,谴责裴熙亮。斯科特在接受国家电视台CNBC电视频道采访时称,现在摩根斯坦利的经纪业务收入比2001年减少14%左右,重组成本高昂也影响了公司业绩。不仅如此,“8人组”还向大摩的大型机构投资者发出呼吁,敦促他们直接向董事会请愿,要求裴熙亮下课。

  让裴熙亮没有想到的是,在反对派的蛊惑下,4月中旬,大摩董事长乔·佩雷拉(Joseph Perella)和投资银行负责人特里·麦吉德(Terry Meguid)宣布辞职,这对裴熙亮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华尔街日报》报道评论说,“佩雷拉和麦吉德辞职是裴熙亮与一群股东争斗导致的最大恶果”。美林证券据此将摩根士丹利的股票评级从“买进”调降至“中立”,并表示,由于两位顶级银行家辞职,摩根士丹利蒙受了智囊流失损失。

  “摩根派”斗“添惠派”

  表面上看来,反对派向裴熙亮祭起的大旗是因为裴“领导无方”,但一份资料表明,自裴熙亮1997年上任以来,公司对股东的回报率高达258%,而同一时期标准普尔金融指数成分股的平均水平只有167%。而且,摩根士丹利几乎在任何一个领域的市场份额都在增长。因此,许多人认为,反对派与裴真正的矛盾可能来自于8年前的那场收购。

  1997年,裴熙亮的零售经纪公司添惠收购了摩根。这一桩被称为“给大象插上翅膀”的交易从一开始就饱受争议。一家是投资银行,一家是经纪公司,两家企业在公司文化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裴熙亮曾经工作过的麦肯锡认为,他们本不该费事去合并。

  从合并之日开始,“摩根派”与“添惠派”阵营的较量从未停止过,2001年一度达到高潮:作为华尔街最富传奇色彩的投资银行家之一的约翰·马克被迫离开服务了28年的大摩,这一新闻撼动了华尔街。许多人评价裴熙亮是个“小人”。任职于另一家华尔街著名投资银行的人士对媒体说道:“即使排挤掉了他的最大对手,裴熙亮也没有停止过他的动作。这几年,摩根士丹利高层都快被他换光了。”

  文化上冲突还集中表现在裴熙亮与大摩员工格格不入的工作方式上。那些毕业于“常春藤联盟”大学的摩根士丹利员工都希望老板和他们一起接听客户的电话,走下交易厅与投资者交谈;在周六晚上,他们希望裴熙亮也能加班,因为他们认为投资银行业务与零售经纪和资产管理业务不同,建立私人交际网络至关重要。但裴熙亮却认为没必要。裴熙亮的“顽固”让公司内的投资银行家们感到不爽。

  不仅如此,在“摩根派”的眼中,以裴熙亮为首的“添惠派”只不过是一群得势的暴发户罢了,最让他们不齿的是,裴熙亮是从管理顾问起家的,对于投资银行业务,他不过是个“棒槌”。 “摩根派”从未把裴熙亮当作摩根士丹利真正的掌门人。这其中还有一个原应。大摩希望借助添惠打入零售经纪和信用卡业务的目的并没有实现。目前,经纪业务只占摩根全部利润的6%,而投资银行业务占据60%。

  趁火打劫者来了

  高层人事动荡之风将裴熙亮的地位推到了飘摇不定的状态。不过,华尔街投行人士分析,如果目前仅凭“8人组”的发难还不能一下字将裴击倒。裴熙亮也不是省油的灯,他在冷静接招的同时,也开始积极的反攻。

  裴熙亮最近同意分拆自己一手创办的Discovery信用卡业务部门,这是裴熙亮最有力也最漂亮的反击。Discover公司为全美第七大信用卡发行商,拥有5000万顾客和480亿美元资质良好的贷款,去年该部门创造了12.7亿美元的净利润。分析师估计该部门独立出来后价值100亿美元。Discover公司一直由裴本人掌控,此次改弦易辙,被认为是其压力之下的一次重大让步,而这将导致摩根士丹利发展战略上的重大转变。裴熙亮称此次剥离将使摩根士丹利更专注于证券事务。

  令裴熙亮引以为荣的是,在“8人组”发难不止的关键时刻,自己仍然得到了董事会的强力支持。市场反映出来的业绩也在给裴熙亮打气。不久前,根据市场数据发布公司Dealogic披露的信息显示,摩根士丹利2004年股票承销额雄居全球首位。而根据四月份出版的Institutional Investor杂志报道,摩根士丹利去年取代美林公司,成为全球资本总规模最大的证券公司。

  不过,现在断定大摩的人事震荡和裴熙亮个人的职业生涯危机已经过去还为时过早。华尔街投行人士的一致观点是,如果股东和投资者对摩根的不满持续,董事会也不能不有所考虑。从约翰·马克到斯科特再到柳浩思,裴熙亮已经在短短的4年时间内先后与三任总裁“翻脸”,如果历经了并购风雨8年的他至今还不能赢得摩根士丹利银行家们的忠诚,那他的最终出局不是没有可能的。

  摩根斯丹利一直以热衷于推动收购交易而闻名于世,但当今天的内部高层人事震荡被媒体抖落出来后,有关摩根斯坦利可能被他人收购的传言也出现了多个版本。

  据伦敦《独立报》报道,汇丰(HSBC)目前正在考虑以400亿英镑(合750亿美元)收购正处在困境中的摩根斯丹利。汇丰高层认为,这是一次“不可错过的良机”。汇丰控股董事会主席庞约翰一直锐意发展投行业务,手下成员还有部分来自于摩根士丹利的团队。汇丰控股的一些人士认为,摩根斯坦利的零售经纪业务部门与汇丰控股的相关部门可以互补。

  不仅如此,对大摩有所期望的还有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 Corp.)、花旗集团等。但分析师认为,大摩价格并不便宜,股价相当于2005年每股预估收益的12倍,市值约627亿美元,总资产约7754亿美元。因此,要吃下这个“巨人”并不容易。

  (作者系广东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摩根士丹利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48届世乒赛
二战回顾系列专题
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海战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新浪狮篮球队回访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