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资本市场》2005 > 正文
 

如何辨识国退洋进 警惕民族经济全面溃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0日 13:17 《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

  文/总编 杨平

  “国退洋进”,一个比国有资产流失敏感十倍的话题。

  南孚电池被美国竞争对手干掉,哈啤主人轻易地由境内转移至境外、哈药集团成为美国华平集团的囊中之物……在国有资产战略重组中,国际资本大举进入,不能不引起有识之士的强烈担忧。相较于联想并购IBM公司PC业务而引发的美国国会神经质般的紧张,中国学者的担忧并不算过份。

  仔细翻检眼前可见的外资并购国企的案例,担忧之情或可消减。从各个国企的主管方而言,这些企业并非战略性行业,所有权的转移无碍大局,高价转让所获利益令各方皆大欢喜,加之外资带来的管理、技术、观念等,应该说这些国企转让给洋人符合市场经济的一般原则。从收购国企的外资看,无论是华平投资,还是摩根斯坦利,其所演绎的故事大都是国际投行故事的翻版。自从上世纪80年代投资银行业借资本市场大行其道以来,投资银行翻云覆雨般地不知干掉了多少百年老企业,那些靠实业起家而不知资本运作为何物的企业家们,一提起投资银行的行径,莫不咬牙切齿。今天南孚电池的命运,应该说又是投资银行的一大杰作------顺手买来,分拆打包,重塑概念,转手卖掉,套取暴利。而最终的结果,是许多企业和产品的衰败。对于投资银行而言,这种行径无所谓民族产业还是国际产业,只要能赚钱即可。因此,借南孚故事呼唤人们警惕“国退洋进”,虽有必要,但似乎并不急迫。

  然而警惕“国退洋进”的呼吁在另一层面仍有其不容忽视的重大意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的国有企业一方面亟需借助民营资本和国际资本的力量进行重组改造,以转变观念、变更体制,提高效率、增强竞争力。而在另一方面,无论市场经济的规则多么具有普遍意义,多么放之四海而皆准,它仍然不得不受制于民族国家、意识形态等超市场力量的左右。在一个以民族国家为单位考量自身利益的世界上,资本的运动很难简单地归类为资本自身的力量使然,它背后交错着各种复杂的动机和利益,必须因时、因地、因条件而加以仔细甄别,否则,一国经济很可能被操控于他人之手。而这也是许多国家为何要牢牢地将战略产业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主要原因。

  因此,警惕“国退洋进”的呼吁应该辨证地看。在目前,应该说“洋进”的还不够,但如果掌控不当,则将不仅是“国退洋进”,甚至会演变成民族经济的全面溃退。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国退洋进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