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正文
 

全球化使一些发达国家企业利润与本国经济相关性减弱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2日 00:51 金时网·金融时报

  记者 袁蓉君

  19世纪早期,英国经济学家大卫·里卡多曾说过,没有什么比高利润对一个国家的繁荣与人们生活的幸福贡献更大的了。然而,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在像德国这样陷入停滞或低迷的经济体中,工人的实际收入一直增长乏力甚至下降,而企业盈利却飞速增长,过去存在的企业与国家繁荣之间的关系已经大大弱化。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全球经济界人士的高
度关注。多数分析家认为,这一变化主要源自于全球化,发达国家政府采取征收高额盈利税、限制海外投资、设置进口贸易壁垒等阻止本国企业海外扩张的措施等于是“自杀”。

  如果仔细观察,人们会发现,与过去大相径庭的是,企业已不再单纯依赖于其挂牌上市国家的经济环境与政策,欧洲企业正在实现非常可观的盈利增长,这与全球经济的强劲表现而不是本国经济的低迷相一致。过去两年里,德国、法国、日本和美国大型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已分别增长逾100%、50%、70%和35%,尽管欧洲、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大落后于美国,但这两个地区的股市表现却胜于美国。其次,企业的成功不再能保证国内经济的繁荣,尤其是国内工人的幸福。丰厚的利润应鼓励企业投资更多、提高工资并增加人手,但是,即使西方七国集团的企业盈利占国家收入的比例已经接近历史最高纪录,最近几年企业投资仍疲弱不振,企业一直不愿与过去经济复苏阶段时那样增加人手或工资。

  最新一期《经济学家》杂志刊登的一篇文章认为,出现企业经营好坏与经济健康状况不相关的主要原因是:大企业已经日益国际化。据统计,现在全世界4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平均雇佣了55%的海外员工,赚取的海外收入占59%。根据法国投资银行IXIS首席经济学家帕特里克·阿特斯的分析,在德国DAX30

股票指数成份股公司中,只有53%的公司将总部设在德国,且这些公司只有三分之一营业额来源于德国;法国CAC40指数成份股公司中只有43%的岗位留在法国。由于这些公司的盈利特别依赖于全球性经营,企业业绩良好没有刺激本国经济也就不足为奇了。相比之下,美国和日本企业则更依赖于国内市场。日经225指数成份股中只有五分之一的营业额来自海外,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公司中海外销售占总额的25%。不过,在50家最大公司中海外销售所占比例达到40%左右,三分之一以上的
通用汽车
员工均在本土外工作。如果大部分盈利增长都来自海外业务,企业不会像过去那样在国内融资或保留就业岗位。如果企业推测这些新现象会成为一种趋势,他们就会将额外利润进一步投资海外,或者回购股份或者偿还债务。

  另外,全球化也改变了劳动力市场上的力量平衡,使企业可以进入更廉价的海外市场,将更多生产转移到海外也有助于控制国内工资的上涨。这就是为什么尽管盈利创纪录,但过去两年德国的实际工资仍然下降的原因之一。工资下降又打击了国内消费乃至经济增长。

  如果员工持有企业股份,他们也将从上升的企业盈利中获益。经济理论和历史经验显示,从长期来看,盈利与GDP的增长速度是一样的。但是,如果大型企业的盈利与全球生产的联系日益紧密,发达经济体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长在很多年里都将超过国内GDP的增长。在美国,过去10年股份的资本收益在支持家庭消费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是,有经济学家担心欧洲大陆的工人会成为输家,因为公司的很多股份都被外国人持有,这个比例在法国和德国分别为35%和16%。如果盈利继续目前的增长势头,同时普通员工的实际工资不变、健康福利和退休金逐步被削减,工人们势必希望政府采取措施改变现状。政府最容易想到的办法是征收高额盈利税、限制海外投资、设置进口贸易壁垒等。但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采取这些措施无异于自杀,企业会将总部办公室转移到其他更加友好的国家。

  让员工分享企业经营成果的一个更好办法是鼓励企业为员工引入利润分享机制。但是,也许政府能够做的最有益的事是确保消费者从更低的物价中受益,这种低价格是生产转移到低成本国家的一个结果。数据显示,最近几年美国的消费商品价格比欧元区降幅大了很多。分析家们认为,这是欧元区零售商逃避竞争、没有将成本下降的实惠转移到消费者造成的。如果竞争压力增大,工人们就可以通过低价格分享全球化的成果。振兴国内经济最可靠的办法不是躲避竞争,而是提高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的效率并改善教育,让本国成为更具吸引力的生产基地。

  目前,欧洲和美国有不少人对于外国人收购本国企业抱敌视态度。应当认识到,在企业日益国际化的大趋势下,这是不可避免的,政府对有利于本国经济的跨国收购行动设置障碍是很不明智的行为。尤其是在今天,当许多大型企业一半以上的劳动力都来自于海外时,外国与本国公司之间的差异已经变得日益模糊。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未来“我们的”公司的概念将更加难以定义。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