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
新浪财经讯 由北京市金融工作局、西城区人民政府、中国金融学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十届北京金博会将于2014年10月31日—11月1日在北京举办。上图为香港交易所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徐春萌在发言时表示,沪港通最大的意义在于,它是内地资本市场循序开放过程当中一个开创性的尝试。
徐春萌谈及沪港通开通的原因称,截止到目前,通过QFII和RQFII制度进入到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投资者,他们整体的证券持股市值仅占A股市场的不足2%,而新兴市场境外投资者持股的平均数将近30%。从这两个数字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来,事实上在资本市场开放的领域,中国的资本市场还是有很大的空间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有沪港通制度的原因。
此外,她指出,大家都知道,除了股本证券的现货之外,香港交易所还有非常丰富的各类的衍生产品,可以帮助投资者进行风险管理以后紧急对冲的这样一些策略操作。但是在沪港通推出的初期,这一部分是不包含在沪港通之内的。
以下是文字实录:
徐春萌:感谢主持人,感谢大会主办方邀请香港交易所参加今天的活动。
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自今年4月李克强总理在博鳌宣布沪港通项目以来,沪港通的筹备和有关进展一直是内地及香港市场,乃至国际市场关心的热点问题。相信对沪港通感兴趣的朋友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对沪港通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就结合今天下午论坛讨论的主题,在“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方面,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中国资本市场开放和国际化背景下的沪港通与香港资本市场的发展。
沪港通是在中国内地与香港两地证券市场之间建立的交易与结算的互联互通机制。通过这一机制,两地市场的投资者可以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市场上市的在标的范围内的股票。沪港通有哪些特点呢?它又是如何实现的?我们看一下这里显示的示意图。
沪港通是通过这张图所示的三个闭环而实现的。最里面是上交所和港交所之间建立的一个结算的连接,两地交易所互相成为对方交易所的特别交易参与员。投资者从而可以通过两地交易所在对方市场设立的证券交易服务公司,将订单路由至对方市场。沪港通交易项目最大的特点就是交易总量过境。所有的订单都是在对方交易所的同一个撮合期上撮合,从而保证了价格发现的公平合理性。中间的一环是两地结算所中国结算和香港结算之间建立的结算的连接。两地交易所互相成为对方交易所的特别结算参与员,代表本地的投资者。作为名义持有人,与对方交易所进行一个金额结算。所以说作为投资者来讲,内地投资者首先是以中国结算来进行结算。中国结算将当天的买卖达仓之后,再出境,与香港结算进行一个进额的结算,从而结算是一个进额过境的概念。我们知道沪港通有额度的限制,包括每日额度和总额度。在这个制度设计之下,我们可以以较小的额度支撑比较大的交易量。
沪港通能够实现的另外一个重要环节,也就是最外面的一环,我们可以看到是两地监管机构,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之间建立了一个监管合作的安排。在最近的记者招待会上大家肯定也都了解到了,两地的监管机构在10月17日完成了沪港通项下签署了专门的监管协议,从而为沪港通开通之后投资者的保护以及跨境交易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执法奠定了一个保障和基础。在交易所之间进行的连接并非是沪港通的首创,我们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到,事实上内地市场和国际市场在很多方面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异,比如说交易方面的结算,帐户监察,甚至是监管理念方面,两地市场都有着重大的区别。沪港通最大的意义在于,它是内地资本市场循序开放过程当中一个开创性的尝试。
通过这一机制,中国资本市场有望与国际资本市场首次实现相对有意义的互联互通。经过20多年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探索,内地资本市场从B股、H股上市,以及后来的QFII、RQFII制度,走向了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和大家分享一个数据,QFII制度到今天也实行了将近12年了,但是尽管QFII额度一直在不断的增长,监管机构也是好几次为QFII提高总额度。但是截止到目前,通过QFII和RQFII制度进入到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投资者,他们整体的证券持股市值仅占A股市场的不足2%,而新兴市场境外投资者持股的平均数将近30%。从这两个数字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来,事实上在资本市场开放的领域,中国的资本市场还是有很大的空间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有沪港通制度的原因。
可以说开放是一种必然,但是贸然的开放也是有问题的。因此决策层在进行制度设计时也特别关注风险控制。沪港通对内地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提供了一个解决的方案,提供了一个双向、封闭运行、可扩容、风险可控的这样一个开放的市场架构,不仅有助于内地市场吸引更广泛的国际投资者,而且为内地投资者可以提供更广泛、更多元化的投资选择,进而推动内地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由于跨境资金流动全部是人民币在离岸进行,所以沪港通还可以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加速器。
当然大家最关心的肯定是沪港通的最新进展。在昨天的中国金融街论坛上,证监会的姚刚副主席提到,沪港通的试点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到了一个最后的阶段,最近香港证监会的行政总裁也表态,香港监管机构已经完成了沪港通所需的各项审批。在两地交易所方面,可以说在技术层面已经准备就绪了,交易所的规则、IT技术的准备都已经就绪。我们希望能在不远的将来沪港通可以顺利通车。
为准备沪港通的开通,港交所近几个月以来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与两地的监管机构、交易所、结算公司以及行业协会合作,举办了多种形式的研讨会和培训会,推广沪港通以及做有关的相关投资者教育工作。今天我们时间有限,如果大家有兴趣了解沪港通的进一步信息,我推进大家可以上港交所的网站看我们最近的港股交易的一本通,里面有一些内地市场、香港市场以及沪港通机制的一些详细介绍。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香港资本市场最新的发展。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香港交易所集团的情况,香港交易所集团于2000年在主板市场上市,目前以市值计,香港交易所为全球市值最大的交易所集团之一。我们从这张图可以看到,香港交易所集团实行的是纵横向全面整合的业务模式。从横向来看,香港交易所的业务横跨现货市场、衍生工具市场、商品市场和场外市场。现货市场方面,也就是我们现在沪港通部分覆盖的部分,可以为投资者提供股本证券、债券以及衍生权证等各类产品,衍生工具市场也是香港交易所在全球具有领先地位的这么一个资产类别。大家都知道,除了股本证券的现货之外,香港交易所还有非常丰富的各类的衍生产品,可以帮助投资者进行风险管理以后紧急对冲的这样一些策略操作。但是在沪港通推出的初期,这一部分是不包含在沪港通之内的。
商品市场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其实是香港交易所集团的新领域。2012年香港交易所全资收购了具有100多年历史的英国百年老店伦敦金属交易所。大家都知道,伦敦金属交易所在技术金属行业是具有行业领先地位的,它目前也是全球基础金属的定价权和最主要的基础交易所之一,未来我们也会在香港平台发展多种多样的商品产品。
过去20年以来,香港交易所一直扮演着连接中国与国际市场桥梁的这么一个积极的角色,香港交易所过去20年的发展可以概括为本图中的三张发展。第一张是香港是中国内地发行人首选的国际融资中心。我们可以看到,在第一张里面,来自中国的发行人与国际的投资者在香港交汇了。1993年青岛啤酒作为首家的H股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之后其他内地企业陆续来港上市,进而也吸引了大批的国际投资者,香港市场也得以从一个区域性的市场成为一个全球在股本证券领域一个领先的交易所,它的市值也从最初的两三万亿港元发展为今天的二十三四亿港元这么一个规模。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开放是香港交易所由区域交易所迈向全球领先交易所一个主要的动力。
这个图是来自中国的投资者与国际的发行人在香港交汇。在这一时期,股本证券业务依然是香港交易所的核心业务,同时我们也在内地资本项下加速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这样一个大背景下,随着内地逐渐从资本的输出向资本的输入这么一个转变,香港交易所也在积极的寻找发展机会,希望成为内地资本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首选平台。这其中当然沪港通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沪港通,来自中国内地的投资者可以投资在香港上市的近300家公司发行的股票。此外,香港交易所也推出了多样化的人民币计价的投资和风险管理工具。这里我要特别提到的是2012年9月,香港交易所推出的全球首只以实物交割的人民币美元的汇率期货。所以说这只产品随着人民币的双向波动成为一个常态,为境内外的投资者提供了非常有效的管理人民币汇率风险的新工具。另外在商品领域,从今年12月起,铜、铝、锌、动力煤等主要的合约都会在港交所的平台上市,在两周的交易时段,用中国投资者习惯的合约,以人民币现金的结算形式在香港全面推出,从而使得中国商品投资者可以更方便、更有效、更具信心的参与香港交易所全球的交易。
香港交易所的一个长远目标是成为全方位的国际中心,发展可在交易所交易和结算的货币产品和商品交易市场,吸引来自全球的各类金融机构和企业。这张图是2014年上半年香港交易所在股票、股票衍生品、货币及商品领域各项业务的发展情况。接下来我们看一下香港首发市场的最新情况,2014年头三季度我们可以看到,在香港共有89种IPO的个案,整体集资规模达1313亿港元。事实上2014年在头三季度,从这个融资额和首发的中数而言,香港的IPO市场表现还是非常抢眼的。
我们可以看到,在2014年头三季度,融资额最大的五家企业,中国北车、哈尔滨银行等等,其中四家公司都是来自中国内地的。今年头三季度企业首发市场的表现也是非常理想的,无论是从超额认购率还是上市之后的市盈率,整体表现都还是很不错的。香港证券市场的另一个主要的特点就是机构投资者主导,国际资金的参与度更高。我们可以从左边的饼图看到,来自机构投资者的交易占香港市场整体交易量的近70%。在海外投资者中,又以来自美国和欧洲的投资者居多,可以说,香港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市场,同时它也是一个高度中国元素的市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这样一个市场结构也决定了香港市场的整体投资风格。大家都知道,与个人投资者相比,机构投资者更加关注基本面的分析和价值投资,投资风格将更为谨慎,以长期持有为主。同时另外由于资金在香港是可以自由进出的,部分的海外对冲基金也会以短线的策略对热门的股票和行业进行套利。
香港市场的另外一个特点是港股选择多元化,行业配置丰富。我们可以看到,从左边的柱状图显示,按地域分布的话,目前在香港上市的1721家公司中,内地企业占据了近一半的数目,达到837家,占总数的约50%,上市公司总市值的60%和日均股本成交额的近70%。所以说,香港市场是一个内地企业占主导地位的一个市场,同时它也是一个高度中国元素的市场。按行业分布来看,香港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广泛,可以为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投资者提供多元化的投资选择。一旦沪港通开通的话,内地投资者以前只能通过QD基金方式投资境外的股票和证券市场,沪港通一开通的话,内地的投资者将可以自行进行个股的操作,从而可以投资与香港市场特有的一些本地的高增长公司,也可以投资于没有在内地上市的一些非常有特色的中国公司,比如说腾讯等等。
接下来我们可以看一下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情况。近5年来,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迅速,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基础设施也是不断完善。虽然到今天全球有很多城市,比如说新加坡、伦敦,甚至法兰克福、台北等等要做离岸人民币,香港与这些城市相比仍然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和领先地位,香港也成为全球首要的离岸人民币中心。当然首先在人民币的跨境结算方面,相当还是占有一个稳居首位的这么一个主导的地位。另外就人民币的存款余额来讲,截止到2014年6月底,香港人民币的存款余额达1.1万亿人民币。这样的一个人民币的资金池也为香港开发更多的人民币产品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债券发展方面,人民币债券的发行规模稳中有升,2013年上半年,共发行债券1300亿元,债券的发行余额为8300亿元,发行主体也日趋多元化。
香港人民币的金融产品日渐丰富,可以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接下来我们看一下香港交易所提供的这个多元化的离岸人民币产品。其实我们前面已经提到了,我们有人民币的期货,从这张图可以看到,截止到2014年9月,香港交易所的各类人民币产品已经达157只,包括人民币债券,人民币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人民币ETF、股票、衍生权证和货币期货等等。在这里我想提一下人民币ETF,也就是我们常说的RQFII ETF,目前在香港交易所的RQFII ETF达20只,目前已经占到了香港交易所ETF市场市值的23%以及交易额的40%,可以说交投量是十分活跃的。
前面我们提到了香港交易所是一个横纵向全面整合的交易所,未来我们也希望通过一个全方位的产品发展战略,满足不同的投资者和用户的投融资需求。沪港通是香港与内地市场之间创新性的制度安排,沪港通在设计上需要高度市场化,也必须遵循谨慎原则,充分考虑各方因素和风险。所以我们看到,在沪港通试点初期,在制度安排上有一些限制,比如说额度、投资者门槛,有限的投资标的等等。同时沪港通是一项长期的制度安排,市场参与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审慎选择参与的时间与程度,不必急于一时。在沪港通推出之后,我们也会与各方,与监管机构,各方面的交易所合作,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探索沪港通升级和扩容的方案。沪港通是双向开通的首班车,首日的上座率是否爆满?我们要做到平稳、安全的形式。
展望未来,香港交易所将继续扮演好连接中国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门户的重要角色,最大幅度的便利境内外主体的投融资,致力于成为中国客户走向国际以及国际投资者、国际用户进入中国的首选全球交易所。
如果大家希望了解沪港通以及香港市场进一步的信息,欢迎与我们设在内地的三个办公室联系,我们在北京、上海和广州都设有办公室,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账号及时获取香港交易所上市和港股的资讯,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