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首页 | 新闻 | 体育 | 邮箱 | 搜索 | 短信 | 聊天 | 天气 | 答疑 | 导航

·财经首页 ·银行专题 ·保险专题 ·外汇专题 ·期货专题 ·基金专题 ·非典与中国经济 ·封面秀 ·股市 ·个人专栏 ·论坛 ·科技
  官方统计显示,四大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占总资产比例为23%,约2万亿元人民币。但独立经济学家预测为约3.5万亿元。这样的数字表明,技术上讲,工农中建四大行都已破产。此外,由于这些主要银行较脆弱,已成为实施重要金融改革的障碍。----英国《金融时报》
 
  四大行现在受计划行政影响仍然很大,还够不上真正的企业,不是真正的公司,在面临内外竞争压力的情况下,迫切需要解决的最关键问题是体制问题,必须进行改革。  [新浪财经专访经济学家曹凤岐]
  一旦有较强的对手开始竞争,国内银行的存款就会转移,四大银行的流动风险马上就出现。现金流一枯竭银行就要倒闭。面对庞大的人员队伍、很差的内部管理、官商文化的背景,最后谁会来收购呢?老百姓几万亿元的存款怎么办?国家能兜过来吗?  [全文]  [发表评论]
[标普打出低分]  [说明什么]  [改革路漫漫]  [小心在一棵树上吊死] 
您认为四大国有银行最大的管理隐患是?
资本金补充渠道单一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经营模式简单而呆板
官办官营缺乏责任感
  选择有条件的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充实资本金,创造条件上市。----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发表评论]
  上市没用!民营化没用!当我们推上市、推民营化的时候,没有一点反对的声音是非常可怕的。通过上市、民营化等产权改革把银行做好的想法是对银行业的无知,不能病急乱投医。---郎咸平
  不良资产剥离一次可以,不能再剥,再剥离由谁来埋单?这始终是一个问题。二次剥离会让商业银行形成一个没有约束的机制———如果产生不良资产,反正最后都会剥离。---吴晓求 
  大银行应履行一定的公共职能,不能把好的拿来,坏的就抛掉,必须保持大银行的存在,国有银行应整体上市;银行有大有小,但中国不能没有覆盖全国的“国家队”。---李扬
  银行改革是当前经济改革重中之重。改组成股份有限公司是国有银行改革必经之路。当前银行改革轻改组、重上市,采用剥离上市的手段,是舍本逐末的行为,是“圈钱”的行为。---吴敬琏
  人民银行主要负责财务问题,银监会主要负责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问题,证监会则负责上市问题。
  >>[四大国有银行改革启动:三小组协作 三高官破题]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透露,国家将进行适当扶持,包括采取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向银行注资,提高银行的资本金水平。
  >>[国家将向四大国有银行注资]
  有消息称,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与中国建设银行已达成两年期会计报表审计协议,并进驻建行北京分行开始进行审计工作。
  >>[建行有望率先上市 财政解决50%剥离的不良资产]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改革的基本途径是分三步走进行股份制改造。
  >>[财政部副部长李勇:深化金融企业改革时间紧迫]
  温总理在接受《华盛顿邮报》记者专访时明确指出“中国金融体系存在很多问题,最主要的就是银行不良贷款比例较高,存在很大的金融隐患。主要原因在于体制,必须加快对银行体制的改革。”[金融体制改革:总理的谈话一针见血]  [易宪容:国有银行上市需要“大智慧”]  [发表评论]
  中国央行副行长李若谷:四大行不应忙于上市
  李若谷认为,不良资产和内部控制解决了,上市的问题就会很容易解决,而如果现在就一步跳到去上市,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未必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银行上市不应过急 勿给证券市场留“后遗症”
  但“放水冲沙”属于“急功近利”的做法,非但可能导致新的经营风险,而且无助于银行盈利能力的提高。“放水冲沙”后都出现资本充足率“报警”,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
  国有银行改革关键在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
  国有银行改革最重要的是要改善银行的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尽量减少新的不良资产的产生。
  中国推动国有银行上市 一场制度变革的来临
  胡祖六称,单凭股票发行是不够的。在过去10年中,有一千多家国有公司在国内或国际资本市场上市,但仍处于艰难状况中。
  银行上市声声急,急的是国有银行自身,广大储户仍然坚定地相信国家决不会对他们存在银行的钱袖手不管。
  国有银行试图通过不良资产的再剥离、财政注资、吸引境外战略投资者、发行银行特别债券乃至上市等多重渠道,来进行自我拯救,应该是顺势而为,但导致国有银行困境的种种病根,在上市之外而不在上市之内。
  >>国有银行的病根在上市之外 发表评论
您认为上市是四大银行的“救命稻草”吗?
是,可融资,又可促进内部改革
不是,治标不治本
说不好,边走边看吧
  新浪财经观察第一期:《人民币迷雾》
  新浪财经观察第二期:《中国富人》系列之一:百位精英身世揭底
  新浪财经观察第二期:《中国富人》系列之富人该不该被特赦
  新浪财经观察第三期:日本能否战胜“中国制造”
  新浪财经观察第四期:公务员带薪下海是不是过分
    新浪财经观察第五期:京沪深谁是中国未来的金融中心
    新浪财经观察第六期:中国1000名MBA今日去向
    新浪财经观察第七期:京沪铁路猜想--日法德三国相争谁能胜出?
    新浪财经观察第八期:推出“酒后驾车险”是否荒唐?
    新浪财经观察特刊:中国地级市电子政务研究报告
    新浪财经观察第十期:中俄日石油管线博弈
    新浪财经观察第十一期:中国经济是否过热
    新浪财经观察第十二期:国内物价为何上涨 通货膨胀是否来临
    新浪财经观察第十四期:60亿美元大单能否解决中美贸易摩擦问题
    新浪财经观察特刊:解读《经济观察报》的橙色奇迹

  欢迎各媒体合作,来电:010-82628888-5607;来信至:finance2@staff.sina.com.cn
  欢迎网友投稿 信箱:finance@staff.sina.com.cn 策划、制作:晓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