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炜
银行上市又成资本市场热点。有消息称,国务院有关部门正在积极研究一项金融改革计划,其中涉及2005至2006年间,四大国有银行中的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将在全球乃至国内证券市场进行首次公开募股并上市。另外,港交所主席李业广近日透露,四大银行中的一家将于明年初赴港上市。
据此,若再算上排队“热身”的交通银行、光大银行、中信实业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未来三至五年,将掀起一股银行上市热潮。
然而,较之浦发银行1999年上市时受到的追捧,拟上市的银行股如今已不再是投资者心目中的“香饽饽”。浦发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接二连三地提出巨额再融资要求,使投资者看清了银行股对融资的“饥渴”,以及其盈利增长受到的制约性。出于同样的融资“饥渴”,四大国有银行正在设法加快改制步伐,使自己逐渐向上市标准靠拢。有一种说法称,除中国农业银行以外的另三家国有银行,打算成立由国家控股的集团公司,并在此基础上成立股份公司上市。股份公司将把不良债权一次性剥离给集团公司,使股份公司的不良贷款率降到6%以下,达到上市的质量标准。
在今年银行业监管职能由央行转到银监会的过渡中,商业银行普遍趁机“放水冲沙”。今年以来,银行贷款规模增长较快,其中的原因之一是有的银行意在做大“分母”,促使不良贷款比率下降。到2003年9月末,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境内机构不良贷款率比年初下降4.83个百分点。但“放水冲沙”属于“急功近利”的做法,非但可能导致新的经营风险,而且无助于银行盈利能力的提高。“放水冲沙”后的各大银行,都出现资本充足率“报警”,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
为了上市而做“技术处理”,是投资者最不愿意看到的。国有银行上市一直以来都有整体上市和分拆上市之争,但即便是分拆上市,也将给资本市场带来不小的压力。假如商业银行无法走出资本充足率频频告急的“泥潭”,银行股首发融资和再融资都将成为二级市场上的利空因素。事实上,上市也不可能解决目前国有银行在机制转换、公司治理、盈利能力提高等方面面临的问题。根据经济学家郎咸平的研究,“从没有见过哪家企业上市后经营就变好了,这是天方夜谭。”这一点是中小投资者同样十分清楚的。非金融类的国企上市已有无数范例。引入部分流通股股东后,“一股独大”的状况仍使企业停留在原有的治理水平。
而且,国有银行目前苦心达到的上市标准,是在特殊政策扶持下实现的。如果国有银行经努力达到上市标准,却不能持续保持绩优形象,同样是失败的。
对任何一家准备上市的银行来说,都必须清楚“上市融资并非目的,只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国内证券市场曾经扮演过为国企解困和“输血”的特殊任务。继续这样做势必损害投资者的利益,现在也不能再扮演为国有银行重振“输血”的角色。在安排国有银行上市的同时,管理层必须充分保护投资者利益,绝不能给证券市场留有“后遗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