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汇金转型争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9日 11:23 《资本市场》

  转型争议

  汇金公司手伸得太长,势力范围圈得太大,必然会引发各方的争议。况且目前汇金还是一家信息不够透明、公司治理不明确的公司。

  不仅外界对汇金公司感到迷惑,甚至很多金融界的专家,也都对汇金公司的定位和治理结构摸不着头脑。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告诉记者,汇金公司治理不够明确,归财政部管还是央行管也不明确,难以准确对汇金公司的性质进行描述。

  虽然现任汇金公司总经理的谢平曾经表示过,要公布汇金公司的章程、任命各控股金融机构董事的基本条件,要公布对国有商业

银行改革的绩效评价等等,但谢平的这个承诺,到现在也没有实现。也正因为如此,对于汇金公司的争议,自其成立之日起,就没有停止过。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在一次讲话中谈到,汇金公司成立以来,它的投资范围在不断扩大,但汇金公司的定位存在矛盾,必须进行改革。 汇金公司成立的时候,当时是两句话,一句话是维持金融稳定,一句话是让外汇储备保值增值。成思危认为,这两个功能很难在一个公司里得到实现。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曾经撰文指出,汇金所扮演的股东角色离其所控股的国有金融企业非常近,而国资委离其管理的国有企业则要远很多。汇金可以称为是三大国有银行的“近股东”。

  作为“近股东”的汇金模式仍然有相当光明的前景。或者说,“近股东”模式要优于“远股东”模式。但是当国资委也要求下属的国有企业分红,并尝试向其管辖的央企派出董事之后,国资委模式也明显地在向“近股东”模式转型。这种转型使得央企不再是少数内部人控制的企业,而接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有企业。这也就是说,汇金对旗下金融企业的管理模式比国资委管理其旗下的国有企业的模式要更先进一些。

  但钟伟也认为,不得不看到,汇金对银行业、对

证券业注资的成功,带有很大的运气和冒险成分。其成功并没有制度保障。因为在汇金本身的治理结构中,隐藏着一系列的问题与隐患。例如,汇金虽然在其注资的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发挥着出资人的实际角色,但是汇金在对金融机构的人事安排上并没有享有和其出资相称的地位。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无论改制前,还是改制后,董事长的任免权当然不会在汇金手中,汇金很难行使其出资人的权利和义务。

  为解决难题而诞生的汇金公司,现在又带来了新的问题。由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汇金不愿意接受新闻记者的采访了,避开争议,埋头干实事,事情做得足够多、足够好,也许将来解决定位问题的难度就会大幅度降低。

  相关专题:

  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年内成立

  相关报道:

  中央汇金将整合进国家外汇投资公司

  关注中央汇金注资股的赚钱机会

  中央汇金走向前台 撩开神秘面纱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21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