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家龙:荆州恩怨与民间商会的幕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9日 11:42 《资本市场》

  本刊记者:仲志远

  2006年12月21日,全国工商联石油商会会长、天发集团董事长龚家龙突然与各方失去了联系。后来的消息证实,其已被湖北省方面监视居住在湖北鄂州,至今月余而无明确定论。

  全国工商联闻讯后指示石油业商会成立特别调查小组前往湖北。将近20天之后一份详实的调查报告递交给了全国工商联主管领导。报告建议立即成立危机处理小组,维护石油商会会员的合法权益,要求龚家龙事件应由证监会与公安部直接办案,由中国银监会与全国工商联法律部对天发集团实施资产债务重组,以规避地方利益冲突……

  石油商会

  借势与地方政府博弈?

  “龚总至今仍然没有任何确切的定论”,1月25日,长联石油控股公司董事局主席助理司马志达向《资本市场》记者平静地表示,“一有消息我就会马上向各位通报”。“京城大厦那边天发集团所属的几家公司都已经人去楼空,宣布放假2个月,估计春节以后才能恢复正常办公了”,石油商会副秘书长董虹光23日透露道。这一说法很快就从司马志达的回答中得到了证实。

  2006年12月21日,龚家龙在赴武汉与债权银行协商债务重组的路上被湖北公安部门带走,从此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毫无音讯。至今与各界失去联系已经一月有余。

  据记者了解,1月22日、23日,全国工商联石油商会连续召开了一天半的闭门会议,内容秘而不宣,秘书长王俊杰对此出语极其谨慎,丝毫不露半点口风,也没有什么好声气,甚至饱含敌意,生怕以讹传讹,导致错谬流传;而此前的1月14日,石油商会特别调查小组专门就龚家龙会长事件提交了调查报告,并将有关声明呈报给了全国工商联会员部赵岳仑副部长,欲借工商联的渠道向湖北地方政府交涉。中华全国工商联虽然名为中国民间商会,但从来不缺官方要员出没其间。然而,事态暧昧之时恐怕谁也只能静观其变。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在龚总出事之后就给商会来过电话,但我们现在同样也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石油商会副秘书长董虹光解释。工商联石油商会与巴基斯坦方面签订合作协议之后已经开始了项目评估,筹建瓜达尔港石化工业园区1000万吨炼化基地一事迫在眉睫。

  不过,谁也没有想到,天发集团与荆州市政府的陈年老账反复多次之后再度突现,出乎意料之外,甚至险象叵测。

  拖欠清偿并非主因

  龚家龙出事之后,全国工商联会员部指示石油商会了解石油业商会会长龚家龙的真实情况,商会特别调查小组与其法律顾问——北京市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的张叶飞律师和夏欲钦律师前往湖北做了为期20天的调查。

  “从2006年10月开始,产权定性之后的龚家龙已将其天发集团旗下两家上市公司的还款计划先后送交到了证监会,而且天发石油的还款计划已获证监会批准;天颐科技的还款计划因为地方政府的牵掣而晚了10天,但也在12月7日呈交给了证监会,还款的总资产价值还高于欠款总额”,商会的调查报告如是说。

  据知情人士透露,恰恰就在12月7日,在荆州市委与市政府的分歧与争执之下,湖北省政府出面将天发集团原先定性的私人产权又划回为国有资产了。原因就在于,先前全国工商联的光彩49集团与雷曼兄弟公司洽谈债务重组之时,风传中粮集团将拿走天发集团的农业板块,而中石化集团将取得石油板块。如此一来,天发集团的优质资产将被瓜分完毕,而湖北省就只剩下所背的债务了。产权的变更前后不过两个月的时间,好像是地方政府和龚家龙开了一个结结实实的玩笑。

  “应该说,2004年以前我们对龚家龙的评价百分之百都是正面的”,1月11日,和君创业咨询集团总裁李肃对记者说,“他在1990年代末就率全国风气之先筹集了4个多亿的产业基金,并在当地政府推动的并购中开创了石油与农业两大产业格局”。

  1988年,龚家龙在海南创业,开始经营石油天然气,成功地进入石油化工这一多年来的垄断性行业。1992年以后,龚家龙所组建的荆州地区生产生活资料公司与原有的国有企业脱钩,挂靠在荆州市物资局名下,再次冠以国有“红帽子”,并与辽河油田、锦州炼油厂和锦州铁路局等单位联合经营石油贸易业务。

  凭借“红帽子”的身份,龚家龙的天发石油股份公司1996年在深圳

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当时股市的火爆成就了天发石油原始出资股东70倍增值的股市奇迹。上市后的天发石油投资大型储油设施,建立了跨省市的
加油站
网络,龚家龙由此成为拥有上百家加油站的“民营石油第一人”。

  1997年,龚家龙领国内产业基金发行之先,在中央和湖北地方政府支持下发行了“三峡后勤保障基金”,筹集到4.6亿元民间性质的信托管理资金。为运作这笔资金,龚家龙再次用国有名义注册了“红帽子”的天发集团。在政府没有投入任何资金的情况下,以信托管理的4.6亿元资金投资菜籽油生产,重组了天发石油股份公司,建立起拥有石油、农业两大板块的天发集团公司。

  1999年至2000年,天发集团应荆州市政府的要求,收购资不抵债的“活力28”上市公司,承揽了其债务危机;并将其与随后在湖北境内收购其他几家菜籽油生产厂家重组,后纳入天颐科技股份公司(“活力28”上市公司)之中,形成了横跨石油与农业的两大上市公司并存的格局。龚家龙此时已经开始构思将部分菜籽油转产生物柴油,打通农业与石油两大板块产业链,打造民营石油大公司产业化的宏伟战略。

  2003年至2004年,天颐科技公司的生产规模节节扩张,菜籽收购资金也愈加紧张。龚家龙四处奔走,得到了湖北省各级政府与国务院领导的有力支持,从国家开发银行拿到了6亿元的资金额度,全面缓解了天发集团面临的暂时性困难。如果2004年不出现荆州市政府与龚家龙之间争夺产权的冲突,天发集团已经实现百万吨的菜籽油产量,而且将会在

石油价格暴涨之初就转入生物柴油的生产行列。

  商会调查报告据此得出的结论是,“从1988年到2004年的16年间,天发集团的每一步发展都创造着民营石油企业的奇迹,在2004年被政府抢夺产权之前的龚家龙,没有出现任何重大的战略失误,天发集团也没有拖欠过任何银行的债务和利息,此时的龚家龙可以说是一个民营石油企业创业与创新的商业奇才”。

  2004年以后,天颐科技公司的产权被荆州市政府强行拿走,天发集团几乎陷入瘫痪而无法向各债权银行还款。另外,天发集团为两家上市公司贷款所提供的巨额担保又导致了其总值8亿多的优良资产被查封、质押或抵押。据一名知情人士解释,“即使证监会的监管部门也应该对此十分了解。何况大股东挪用、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一直以来就是全国上市公司的恶性通病,龚家龙在2006年10月初取回天发产权、变更工商登记之后即着手还款,此次被当地公安部门带走并不是因为拖欠两大上市公司的欠款而引发的”。商会的调查报告也证实了这一点。

 [1] [2] [3]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