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河南农民出资百万上清华总裁班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3日 20:23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杨光 康怡 禹州、北京报道

  年均上百万的公费支出用于村干部、村属企业中层的再教育培训,使这座位于河南禹州市西部山区的千人小村进入了公众的视野。赞许、争议、质疑一时间都抛向这里。大涧村党委副书记兼大涧工贸集团副总经理王凤昌感慨此次风波可谓四面楚歌。

  2006年1月起,大涧村11名村干部、13名村办企业中层人员,耗资90余万元进入清华CEO总裁班和北京一家培训机构学习。算上食宿开销,这次学习花掉村委会180万元。

  百万学习费

  从2004年开始,大涧村村委会便开始组织当地村干部和村办企业管理人员参加各种社会再教育学习,河南财经学院对大涧村中层干部的培训也在这一年举办。

  曾参加过学习班的磨街乡政府刘干事说:参加这些学习班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村领导在外出学习之后意识到村中干部的知识严重贫乏,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想要通过这些学习班逐步打开村干部甚至村民的眼界,有利于村子的建设发展。

  王凤昌介绍,近几年来大涧村年年对村中干部、企业管理层人员进行再教育培训,平均每年用于这方面的费用在250万元左右。其中对普通村民的再教育开销最少,但也在20万元以上。

  此次清华CEO总裁班,每人学费为3.6万元,每月的最后4天开课,如果把食宿开销都算在内的话,平均每人8万元以上。

  大涧村是个人口不足2000人的小村,外来流动人口却超过1万人,多数是当地煤矿产业的务工人员。对于这些矿工培训,每年村中拿出的费用在60万元以上,算是村里用在教育上的第二大支出。

  培训形式以面授为主,主要聘请一些当地或省内专家进行教育指导。平均每个矿工不低于400元培训费。

  有两次培训经历的矿工小王告诉记者:“培训的费用是村里出,大多是安全教育为主,也有一些别的知识就听不懂了,多少还是有点用的。”

  在村委会办公大楼外的公告牌上罗列着2006年元月至9月财务收入和支出情况;其中支出2507800.50元,收入2507816.80元,收支基本持平。而且,可以看到的是,村里用于再教育的支出,在此并没有体现。磨街乡政府刘干事说:与其说村委会出钱培训,不如说是当地大涧工贸集团公司出钱,因为现在全村都实行企业化管理,就连村委会、村党委也不例外。

  集团和村委会其实只是称谓上不同,实质是一样的。

  大涧工贸集团是大涧村第一龙头产业,公司下设大涧耐火材料、天龙矿业集团、河南味全食品等多家产业公司。村中的经济收入一半以上都来自大涧工贸集团。

  飘红的集团村

  大涧村以煤矿产业为主,近年来考虑到产业转型等问题,加上

禹州大涧自古而来的铸瓷工艺,发展炻瓷产业已成为转型中的重点产业。

  大涧村从1995年开始经济得到较大幅度提升,截至2005年大涧村年产值突破2亿元,上缴利税5000多万元。其中炻瓷产业的利润率占到整体财政收入的15%以上,煤矿则持续保持在50%以上。

  煤矿产业得以系统持续发展,与2005年煤炭资源整合不无关系。

  禹州市委宣传部李涛介绍,大涧村曾有大大小小的煤矿18家,在2005年煤炭资源整合之后缩减为5家。资源整合后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开发更系统了,资金回笼也更集中了。

  由于经济的发展,大涧村在1987年到2002年的15年时间中,自身体制发生了3次大的转变,先后由大涧村党支部升为大涧村党总支,直到现在的大涧村党委。党员干部人数已发展到115人以上。

  伴随煤炭资源整合的实施,大涧村村民的生活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在这里,所有村民的耕种方式已经告别传统的农业,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干果林拔地而起。

  以前村民种小麦、玉米等作物每亩年收益大约在300元左右,换种干果林后每亩收益则激增至1800元。如今的村民,人均收入近万元,生活殷实。

  大涧村一位村民告诉记者,现在日子过得不错,大多数村民都在外务工,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了。

  富裕后的心理恐慌

  其实,伴随着村中经济的日渐上扬,各种心理上的包袱甚至恐慌,也随之而来。

  因为自身文化素质不高,村中一些产业集团的管理层人员多从外面高薪聘请,最高的年薪可达20万元。经济日渐富裕、企业日益发展的同时,村民自身知识的匮乏,显得日益严重。

  这种心理落差最后就形成一种莫名恐慌。对聘请的外来管理者的行为方式无法理解,从管理上则更难约束他们,怎样才能管住这些“外来和尚”,成了村干部的心病。

  眼看着村里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收入,一笔笔资金却因为自身知识的匮乏而流入别人的腰包,村里人心里很不是滋味。

  但不聘请这些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仅凭村里人的能力,这样的资源优势又不可能得到转化。这道屏障实实在在地挡在村民的面前。如何突破,村民们无从下手。

  这样的压抑状态,成为直接导致村委会下决心对村干部进行再教育的根本动因。

  乡干部刘红兵说,过去村里人对外面的世界了解很少,更别说现代化的管理和经营能力了。穿西装、打领带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在过去想都不敢想。村民出入随便,没有场合意识,这些问题都是近几年走出去学习、打开视野后才逐步意识到的。

  华龙矿业有限公司经理孙建伟说,就拿坐汽车来说吧,当初一直认为副驾驶的位置是领导和重要人物坐的,参加外面的学习、培训之后才知道,原来这个位置是副职,领导通常是坐在后面位置上的。当时知道了这些后的感觉是,“真是既新奇又有趣”。

  王凤昌对在外的学习记忆犹新。他说,“来给我们上课的都是教授专家级人物,知识面特别广。最喜欢上的课要数‘阳光心态’和人力资源管理。”

  王凤昌说,他以前脾气不好,动不动就骂人。经过学习后,自己的心态和脾气改变了许多,现在遇到问题不再是粗口骂人而是细心开导,从分析问题和员工心理着手解决问题,效果很好,身心状态都比以前好了许多。

  不过,当涉及到专业领域,诸如资本、金融这些方面时,接受起来就比较吃力,也比较苦恼,王凤昌说。

  同样的问题,孙建伟也深有感触,他说,“此类培训对提高自己很有帮助,但自身知识水平有限,接受一些和实践结合比较近的还可以,再深的一些理论,理解起来就很难。”

  而对于为什么不惜高价选择清华进行培训,村干部们都表示,清华的综合实力是他们选择的主要原因,对于培训班课程内容的设置是否真正适合基层村干部,则一时难以把握。但出于对品牌的信任,还是倾向于选择这样的机构。

  大涧村王副村委主任表示,这样的培训今后将年年举办,参与人数也将逐步增加。显然,对于如此高端的培训,他们充满了信心。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