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透视五洲星女工跳楼事件 压价出口成为成本杀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3日 12:08 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 宁华 浙江宁波 上海报道

   “今年日本客户的订单价格还没定下来,他们只说了个暂定价。这两年日本的订单越来越难做了,可不接单我们靠什么生存?”浙江黄岩罐头食品集团公司外贸部卢女士说。该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橘子罐头出口商。

  2005年,中国共出口橘子罐头29.9万吨。其中,60%以上的出口量是浙江省的橘子罐头出口加工企业完成的。

  浙江省罐头行业协会秘书长邹志亮表示,由于大多数罐头企业做的是产品附加值不高的出口加工,激烈竞争导致订单价格逐年下滑,很多罐头企业长年处于微利甚至亏损运营状态。

  “1995年,312克的橘子罐头出口价约为76元/箱(每箱24罐),现在一箱还不到45元。”邹志亮说,近年罐头生产成本急剧上升,但国外进口商还想降低采购价,今年行业内又出现了压价抢单的苗头。

  成本剧增利润微薄

  据悉,浙江共有50多家橘子罐头生产企业,98%的橘子罐头产量都是给国外客商做定牌加工,由于国外进口商联手压价以及国内企业之间竞争无序,大多存在出口价格偏低、利润微薄的问题。

  而近两年罐头行业包装材料、原材料、人力成本等持续上涨,更使橘子罐头加工企业雪上加霜。自2002年开始,罐头包装的主要材料马口铁已经连续5年涨价,由2002年的5400元/吨涨到了2006年的10000元/吨;白砂糖价格自2005年8月开始一路攀升。

  浙江省罐头行业协会的调研数据显示,2004年11月至2005年3月橘子罐头产季,312克、425克、850克和3000克这4种罐头的空罐成本平均每套上升了22%;食糖、盐酸、液碱的成本上升了25%;柑橘收购价上涨了10%;水电、运输、人工等间接成本上升了20%~40%不等。这种原材料涨价势头持续到2006年。

  2004年11月至2005年3月产季,全行业统一将312克的橘子罐头出口价提高到38元/箱,尽管出口价上涨了6元/箱,但扣除上涨的成本,每罐的利润也只是增加了不足0.2元。

  一方面成本上升导致利润微薄,另一方面国外进口商还在继续压低订单价格,国内罐头生产企业两头受挤。2004年,全国645家规模罐头企业的平均销售利润率只有2.51%,而随着成本压力加大,一些生产企业不得不减产或停产,实力较弱的被迫关门大吉。黄岩罐头食品集团公司所在的台州市,出口罐头加工企业已由20家减少到8家。

  行业自律难禁压价抢单

  中国罐头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橘子罐头是我国出口量第二大的罐头品种,仅次于番茄酱罐头。

  由于生产企业众多,出口量巨大,橘子罐头出口长期存在恶性竞争问题,被纳入“出口预核签章”管理。预核签章是指出口价格进行出口报关前,由相应的行业商会先给予签字盖章核准,凭此预核价格向海关报关。主要目的是规范出口秩序,避免出口商相互压价出口。

  橘子罐头出口价格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橘子罐头分会预核签章,该协会秘书处的张小姐说:“2006年312克的橘子罐头出口最低限价(行业指导价)为5.3美元/箱(约43元/箱),今年根据成本上涨幅度,确定最低限价为5.6美元/箱(约45元/箱)。”

  浙江罐头行业协会据此还追加了规定,违规企业将被吊销出口代号1年,并建议海关不予放行,金融和税务部门不予贷款,不享受出口退税。

  不过,由于橘子罐头出口企业众多,对出口价格的协调还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地方出于保护地方经济利益的考虑,并不严格执行“预核签章”规定,压价出口的现象时有发生。

  黄岩罐头食品集团公司外贸部卢女士表示,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按最低限价出口,湖南、湖北的出口价比浙江便宜,现在有的企业312克的橘子罐头出口价只有5.1美元/箱(41元/箱)。“这个价格绝对是亏本的,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能卖这么低。”卢女士说。

  邹志亮表示,目前国内橘子罐头生产企业众多,竞争也非常激烈,全行业维持统一的出口指导价非常困难。国内橘子罐头产能严重依赖国际市场消化,经常出现多个企业同时给一个国外客户做订单的情况,为了获得订单,加工企业不敢轻易提价,反而相互压价。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