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首年指标失守 2007年降耗形势陡然严峻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3日 11:48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张向东 北京报道

  第一步迈得太小,就意味着以后的每一步都必须迈得很大,才可能如期到达计划中的目的地。发改委在中国未来四年的能源降耗任务上,就面临这样的困境。

  国家发改委秘书长兼新闻发言人韩永文1月29日对媒体承认,2006年节能任务的完成情况与年初确定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要在五年内完成20%的降耗目标,则平均每年至少要完成4%的任务。而2006年既定指标的大幅失守,就意味着未完成指标将累加到未来四年。“前面做的少,后面就要做的多,如果开始做不好,后面的压力肯定更大”,发改委宏观院能源所所长周大地说。

  发改委宏观院另一位研究员称,2006年能源消耗指数至少在10%以上,“节能任务完成的情况很不乐观”。

  据他分析,2006年的能源消耗情况表明,能源消费指数相比GDP的增速并不低。2006年煤炭生产增长10%以上,电力生产增长13%以上,天然气生产增加20%以上,石油虽然国内增加产量不多,但是进口不少,GDP相应增加10.7%。“大约估计,06年节能工作完成的情况不容乐观。”研究员称。

  发改委官员认为,“

十一五”节能任务的完成,30%-40%要靠技术节能,60%-70%则靠结构调整。

  此前,韩永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工业结构比重高、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等因素造成了去年能耗指标的失守。

  “结构调整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是要靠市场,不是那么简单,要有更多的配套措施。”发改委能源所能源效率研究中心主任郁聪说。

  去年下半年,发改委先后出台水泥、电解铝、钢铁等11个行业的结构调整指导意见,提高了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在能耗、环保等方面的市场准入标准,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小钢铁、小水泥、小煤矿的落后产能;降低或取消部分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的

出口退税率,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限制高污染、高消耗、低水平外资进入,组织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等,但最终节能降耗的效果依然不理想。

  郁聪说,“去年主要做的事情就是把目标分解下去,基础没有建立起来。这样,想在07年迎来降耗工作的腾飞是不可能的。”

  发改委官方也承认,因为经济结构不合理、政策措施不完善等因素,2007年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仍挑战巨大。

  韩永文透露说,因此,发改委已经在着手建立能源统计指标体系、评价考核体系和监测体系,计划今明两年内完成,以确保节能降耗工作的推进。同时,其他一些节能降耗的相关配套措施也在加紧完善。

  目前,很多地方的能源统计不够严格,甚至有很多报数都是估计出来的,以致出现地方与国家统计局数据不一样的情况。据此,中央政府作出规定,涉及能耗的数据将一律由国家统计局发布为准。

  能耗指标考核体系早在去年9月就已经由发改委多次提出建立。但此后一直进展缓慢。

  实际上,能耗评价考核体系的初步设计报告早已完成。该报告认为,按照行政级别的不同,分别对中央部委、省、地市部门进行能源综合类指标、能源管理类指标、组织体系类指标、 能源技术经济类指标的考核。目前该报告已经进入征求意见阶段,出台之日不远。

  “节能工作,有很多方面要做,一方面是体系建设,另一方面要使很多已有政策落到实处。把现在已经规划好的工作做好。更多的能源政策需要尽快出台。比如出口退税、

燃油税等。”发改委能源所研究员姜克隽说。

  姜克隽认为,节能降耗不能只看能源,降耗工作其实已经做得很好了,更多要看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家不能只关注20%这个数据,更主要的是这个数字背后政府的决心,要看相应的政策如何做,如何落实。”

  “20%的目标,经过努力不是做不到。但如果还是按照以前的增长方式发展,不做出改变,肯定是很难完成的。”周大地说。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