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特高压上马始末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0日 15:29 《中国投资》
文/本刊记者 陈蕾 去年11月28日,在“2006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陈德铭指出:利用特高压输电技术,特别是直流输电技术,实现远距离、大规模的电力输送,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环境,是优化能源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研发特高压输电技术,有利于提高中国乃至世界输变电设备的制造水平,推进输变电技术的进步;中国政府已经把特高压输电技术及设备的研制纳入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这意味着,历时三年的对特高压电网的争议宣告结束。 “高速公路” 按照国际标准,特高压(UHV)指的是1000千伏及以上电压,在我国特高压电网是指1000千伏交流和±800千伏直流电压等级的输电网络。 2006年8月19日,中国第一个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在山西长治奠基,由此拉开了中国特高压电网建设的大幕。该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起于山西长治,经河南南阳,南至湖北荆门,跨越黄河、汉江两大河流,全长约653.8公里,工程静态总投资约56.88亿元,系统额定电压1000千伏,最高运行电压1100千伏,自然输送功率500万千瓦。 根据规划,晋东南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向北可以延伸至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等煤电基地,向东南可延伸至武汉,向东北可延伸至北京。这项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在奠基仪式上表示,这项工程开工建设将填补我国百万伏级电压等级的空白。发展特高压电网,是落实我国政府提出的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举措,是优化我国能源资源配置,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体系,促进我国能源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事实上,特高压项目的上马,有一个不可忽视的背景就是国内电力的紧缺。据悉,2004年底,三峡广东直流工程验收途中,刘振亚向同车的国家发改委领导提出:电网薄弱是造成缺电的一个重要原因,要从根本上解决电网“卡脖子”问题,应该开展特高压电网建设。这个建议当场得到了国家发改委领导的肯定。同年12月27日,在国家电网公司党组扩大会议上,刘振亚系统阐述了发展特高压电网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紧迫性。同日,国家电网公司成立特高压电网工程领导小组。 2005年2月16日,国家发改委对建设特高压的发展思路进行了认真研究,并且下发《关于开展百万伏级交流、±80万伏级直流输电技术前期研究工作的通知》,特高压工程前期研究进入实质性阶段。在前期研究、技术论证、设备国产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国家发改委多次召开会议,统一部署,积极推动。 科技部、国土资源部、电监会、中机联、中电联等部门也对特高压输电工程十分重视,并在研究和论证的诸多环节给予支持和指导。然而这一举动引起了方方面面的关注,反对的声音不绝于耳。 刘振亚指出,我国油气资源较为贫乏,煤炭和水能资源丰富,能源生产和消费分布不平衡。煤炭资源的探明保有储量超过1万亿吨,2/3以上分布在北部和西北部地区。水能的经济可开发容量超过4亿千瓦,3/4以上分布在西南部地区,而中国2/3以上的能源需求集中在中部和东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重要能源基地与负荷中心的距离一般都在800~3000公里。东部地区由于环保压力大,运输成本高,土地资源紧张,已经不适宜再大规模建设燃煤电厂。要满足不断增长的用电需求,必须在全国范围优化能源资源配置,通过建设坚强的电网,实施跨大区、跨流域、长距离、大规模输电。现有500千伏电网由于输送能力不足、短路电流超标等问题,难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亟需发展资源配置能力更强的特高压电网,建设电力“高速公路”。 尽管争论从来没有停息,但建设特高压的脚步并未放缓。国家电网公司首先建立了重大技术问题由专家院士顾问组审核把关的机制,并与国内外特高压领域的机构和专家交流研讨,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利用所属科研力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武汉高压研究院、国网南京自动化研究院、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和国网北京电力建设研究院等科研单位,都成立了特高压关键技术攻关小组,认真开展特高压的研究和论证工作。经过反复斟酌,广泛听取意见,最终形成了晋东南—南阳—荆门的首选方案。 大容量跨国输电成为可能 特高压迈出第一步的幕后,有很多专家的辛苦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共有2000多人直接参与和承担了特高压电网的研究咨询工作。针对特高压课题,中国工程院专门组成了包括27位院士、7位专家的特高压咨询课题组,围绕特高压输电技术及试验示范工程建设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反复论证。 2005年11月,这些专家提交了《关于我国特高压输电研究和工程建设的咨询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我国有必要加快特高压输电研究和工程应用的步伐,试验示范工程方案符合要求,建议作为国产化的依托工程,纳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高技术产业计划和重大装备自主创新计划。 当这些专家的《意见》形成书面文件的时候,另一份研究报告的出炉也对特高压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提交的《我国能源输送方式研究》报告,对特高压输电与输煤成本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输电与输煤并举,当前优先发展输电的建议。这一权威报告,对特高压的问世功不可没。 随后,2006年2月9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规划纲要(2006~2020)》中,要求重点研究开发大容量远距离直流输电和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与装备。同年3月,国家电网公司编制出版了《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研究成果专辑》和《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研究成果专辑》。 2006年8月10日,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奠基。该工程建成后,将针对±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和运行技术开展试验研究,其12项设备指标或试验性能将居世界领先地位。 同年8月19日,中国第一个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正式启动。对这一工程进行论证的中国工程院专家组认为,工程建成后,通过严格试验和运行考核,完全有条件转入商业化运行,将成为我国能源输送的一条重要通道,有利于实现华北和华中电网的水火调剂,优势互补,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据了解,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建成投运后,计划建设晋东南—陕北、晋东南—北京和荆门—武汉特高压工程以及淮南—芜湖—浙北—上海特高压工程。“十一五”期间,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建设线路将达4200千米,变电容量3900万千伏安。同时,为满足“十二五”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外送需要,“十一五”期间还将相继开工建设向家坝和溪洛渡水电站到华东和华中的±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 特高压的建设,不但能满足国内用电的需求,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跨国输电极有可能变为现实。到2010年前后,纵贯南北的百万伏级输电通道将把华北和华中紧密联系起来。到2020年前后,国家电网特高压骨干网架基本形成,国家电网跨区输送容量将超过2亿千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20%以上。届时,由周边国家向中国远距离、大容量跨国输电将成为可能。 特高压电网建设目的在于,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有效调节电力供求关系,引导电力投资,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提高效率和效益。当特高压电网的形成能满足用电需求时,特高压电网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含义,更是一种国家对能源的战略意图。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