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再制造业的崛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0日 15:27 《中国投资》

  文/本刊记者 杨海霞

  上世纪60年代,中国从前苏联引进的坦克上,有一些关键零部件在坦克行驶4000公里之后就会损坏。前苏联专家指出,这样的零部件磨损后没法维修,只能报废。

  当时,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一位教员,曾试着用焊接的方法修理这些部件。但是,零部件壁太薄,一焊就变形。这件事令这位教员不能释怀,之后一直在寻找能够修复这些坦克零部件的方法。

  几年后,当等离子喷涂技术出现后,他试验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再制造”受磨损的坦克零部件,并惊奇地发现:经过处理的零部件耐磨性比原来提高了好几倍,寿命延长了两倍,而成本只有新件的1/8。

  这一惊喜的发现使中国再制造业技术由此诞生,而这位教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滨士,后来成为中国再制造工程的奠基人。

  如今,再制造已经在全球发展成为一个年收入高达1000亿美元的行业。而据专家估计,中国再制造市场每年的规模可达100亿美元。

  巨大的市场容量,吸引了企业巨人的进入。全球装备制造业巨头卡特彼勒(Caterpillar)公司,成立了独立的再制造技术部门,2005年该部门创下了10亿美元的销售额,并有望在以后几年至少以15%的年增长率递增。事实上,设备翻新已经成为卡特彼勒增长最快的一个部门。

  2006年9月,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与卡特彼勒组建了一个再制造项目合作小组,支持中国再制造业的发展。3个月后,卡特彼勒率先取得了营业执照和许可,在上海临港工业园建立了亚太再制造中心,成为第一家外商独资的再制造企业。

  “我们希望在中国能够体现卡特彼勒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再制造商的地位,这是我们未来发展的目标。”卡特彼勒上海再制造中心市场总监肖绍成向《中国投资》表示。

  商业模式

  正如在中国的发展一样,再制造——即设备的翻新,在其他国家也是从军工设备开始的。这是因为军工设备有时候要求在资源匮乏的时候仍然能够保证设备的生产。这正是再制造的最大优势: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节约能源和原材料。

  作为一种商业模式,再制造业的经济效益令人吃惊:以一个发动机缸盖的翻新为例,它所释放的二氧化碳气体比新生产一个新的减少61%,耗水减少93%,能源消耗减少86%,材料消耗减少至少99%,填埋空间减少至少99%。而其成本,只是新生产一个发动机缸盖的1/3到2/3之间。因此,做得好,企业可以从中获得巨额利润。

  在中国,再制造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不少人或许会有一丝疑虑,通过再制造获得的翻新产品,能否保证其性能呢?

  卡特彼勒上海再制造中心市场总监肖绍成向《中国投资》解释了再制造的生产流程:旧件从消费者手中收上来后,被全部拆解到最后一颗螺钉,进行清洗;然后,进行筛选,其中易损件需要100%更换,一部分是可以恢复到原状的,比如气缸盖,还有一部分是不需要修复的,比如螺钉,它只要清洗后就可以再次使用。

  “把这三个部分:经过修复的、经过更换的和不需要修复的,重新组合成新的部件,这个过程就是再制造。”肖绍成说,“如果只是简单地把旧件修完以后还给消费者,那就叫修理了,而不是再制造了”。

  旧件进入生产流水线,全部打乱后进入完全新的制造过程,所以,重新修复、测试、检验出来的产品和新产品的性能完全一样。

  “由于再制造是以废旧产品作为毛坯而生产出的产品,消费者在购买时往往对产品质量存在一定的顾虑,这就使得再制造企业必须得比传统制造企业更加重视产品的质量问题。目前,国际上大多数再制造企业已经达到了IS0标准,有的甚至通过了QS9000认证。”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发展战略处处长高辉清说。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方面在于,再制造改变了这个行业传统的原则:过去制造新产品的时候,70%的成本用在了材料上,而30%用在了劳动力上。对设备更新而言,颠覆了这个传统的法则。美国波士顿大学的两名教授对270多家再制造厂家进行调查,发现平均而言,劳动力成本和日常开销占设备翻新成本的大约60%。这意味着,再制造不仅会降低资源消耗,还将吸纳更多的劳动力,有助于社会就业。

  过去,损坏的旧件被扔进垃圾堆,造成了环境污染。通过再制造,不但废物利用了,对环境的破坏也大大降低。

  肖绍成举了一个例子:在巴西,以前有很多对废旧机器的填埋,造成了严重污染。但是通过再制造的流程,把这些旧的发动机回收,变成发电机组,然后通过他们进行有害气体的处理,再用发动机进行发电,从而使一个填埋场变成了环保的生态园。这是一个把再制造和环保、可持续发展结合在一起的综合的案例。

  政策环境

  中国并不缺乏再制造的技术,但缺乏产业化的环境。徐滨士院士主持的中国再制造技术国家重点试验室,从事多种行业再制造技术的研发,已经获得了世界领先技术。他把先进的表面工程技术融入到再制造技术中,对废旧产品进行改造。这个技术曾经帮助英国路虎公司,对英国人不能修复的一款发动机缸体进行了成功的再制造。

  虽然全球再制造企业已经高达7.3万多家,中国再制造技术也已经开始被军方所利用(最先应用于坦克维修,后渐渐扩展到轮船、飞机等领域),但是中国已经在从事再制造业务的企业仅有两家,一个是济南复强动力有限公司,另一个是北京金运通大型轮胎翻修厂。他们都是国务院确定的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

  早在2004年10月,国家发改委就提出开展发动机再制造示范试点研究和废旧计算机产品资源再利用可行性研究。2005年11月,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通知,列七个重点行业四个领域为试点,再制造成为四个领域之一。据了解,相关部门正在加紧制定相关政策,以促进再制造业的发展。

  2006年4月,曾培炎副总理在国家发改委《关于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发展及有关对策措施建议的报告》上批示,同意以汽车零部件作为再制造的产业试点,探索经验,研发技术,同时考虑适时修订有关法律法规。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及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环保总局新发布的《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均对发展再制造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2006年10月在科技部发布的“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关键技术与应用”被列为重点课题。

  目前,卡特彼勒在上海建设的亚太再制造中心,已经进行试运营阶段。“因为中央、国务院对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我们才有可能取得再制造的许可。卡特彼勒再制造在中国的目标是希望把中国建成亚太地区再制造的一个枢纽和基站,来服务于整个亚太地区,这是我们的目标,但是主要取决于中国的政策。”肖绍成说。

  专业人士表示,由于再制造产品在中国还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承认,所以在很多环节比如海关,就因为没有对再制造产品的相关规定而使得进出口遇到障碍。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