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吴晓灵:我国经济面临投资反弹等三大问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0日 09:35 金时网·金融时报

  本报北京3月19日讯 记者刘敏 金立新报道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昨天在第二届中国金融家年会上分析中国金融形势时说,2006年我国经济运行面临三大问题,其一是投资反弹的可能依然存在。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3.7%,增幅比上年高3.8个百分点,目前在建、新建和拟建规模仍然偏大。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会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工,投资热情继续高涨,投资反弹压力仍然较大。

  其二是资源价格调整的压力和产能过剩并存的局面使物价走势面临上行和下行的双向压力,特别是在

能源、资源约束下物价上升的趋势不容忽视。公共服务类价格、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将带动生产成本的提高和整体物价的上升,企业生产经营和居民生活消费会因此受到一定程度冲击,仍然需要进一步密切跟踪物价走势对于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影响。

  其三是为维护国际收支平衡和应对产能过剩的矛盾。如何解决?吴晓灵认为,必须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但要对此过程中带来的就业问题和银行资产质量的风险给予高度重视。尤其是结构调整在短期内带来了较大的就业压力;产业结构升级伴随着一些经济效益不高、竞争能力不强的企业在竞争领域逐步退出,银行贷款成为不良资产的可能性也在加大。

  2006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宏观调控成果、实现“十一五”规划良好开局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当前国内外总体形势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

  吴晓灵说,2006年货币政策将保持稳定。据有关国际机构预测,2006年世界经济将增长4.3%左右,与2005年大体持平,世界贸易增长7.6%,略高于2005年。不过世界经济也面临发展不平衡、

石油价格持续高位运行、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等潜在风险。尽管我国经济运行面临投资反弹等三大问题,但是在世界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面临发展不平衡带来风险的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是机遇大于挑战。

  从2006年国内形势总体看有利于经济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和居民消费机构升级步伐加快,投资、消费、出口均能保持较快增长。经济自主运行能力不断提高,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增强。经济普查数据调整后,各项宏观经济指标更趋稳健,显示出更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如何判断央行货币资金的松和紧?吴晓灵称,应该主要看调控目标,还有年初制定的贷款投放总量的预测,如果这种预测目标没有发生改变,就不应该理解为央行货币政策取向有所改变。

  央行怎样达到这个调控目标呢?吴晓灵认为,要注意观察

商业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也就是说它自由扩张的能力是央行要调控的操作目标。在这两个目标之间,央行利用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工具,应该说不牵涉到银根的总体松紧问题,她希望公众能够掌握这样一个判断标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