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冯嘉雪
北京报道
在一个半小时的访谈中,青海省省长宋秀岩始终面带微笑。
长期的经济滞后,使得青海省的资金、技术、人才极度匮乏。既要加快经济的增长,又要维护好生态环境,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难题。“西部大开发”战略,让“十五”的青海步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十一五”规划,让目前中国惟一的女省长宋秀岩看到了更多的希望。
双重任务如何“双赢”?
《21世纪》:青海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青海又素有“中华水塔”之称。因此,保护环境,是青海始终要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但是,青海的经济也需要加快发展。对于这二者的关系,您是如何看待的?
宋秀岩:青海确实承担着既要加快发展,又要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重要生态屏障,它的生态状况,不仅直接影响着青海和西藏两省区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全国生态环境的长远发展。所以保护生态是国家赋予我们的重任,也是青海义不容辞的职责。
同时,青海又不能躺在生态上全部依靠国家的支持,自身也需要发展。因此,青海省人民政府考虑的非常多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实现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的“双赢”,这始终是我们一直在考虑的问题。
在保护生态方面,青海宁可牺牲眼前的利益,也要为全国的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具体包括:采取各种措施治理已经退化的生态区域,例如“三江源”项目,通过“退牧还草”等方式保护好草场。
此外,青海还停止了重要生态自然区的矿产资源的开采,还有就是部分牧民从传统牧区迁移出来。同时,从今年开始,青海已经停止了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的GDP考核要求,对这些区域考核的要求就是:生态保护得怎么样?生态治理措施落实得怎么样?生态保护的效果如何?
《21世纪》:但是,要进行生态保护,就势必在经济效益上“吃亏”。对此,青海是否找到了合适的出路?
宋秀岩:青海人民为生态保护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由于青海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现实的发展状况,中央正在提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会给我们一些补偿。但是青海的发展还是要建立在青海人民自力更生的基础上。
青海找到的一条路子就是,发展循环经济,循环利用资源。青海的要求是充分、综合、循环地利用青海的资源。通过这种方式,来延长青海资源开发的产业链条、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最后达到增加资源开发附加值,进而提高工业增加值、提升整个青海自我发展能力的目的。
“一手抓生态保护,一手抓资源的循环利用”,这样做的结果会最终实现这二者的“双赢”。
两个发展“重点”
《21世纪》: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着力支持重点地带、重点城市和重点产业加快发展”。在青海本省的规划中,哪些地区和城市是属于“重点地带”、“重点城市”?青海将如何推动这些区域的发展?
宋秀岩:青海的重点就是省会城市西宁以及柴达木地区这两个“点”。柴达木已经列入了国家的“循环经济试验区”。
因为青海的情况非常特殊,除了省会西宁以及柴达木这个资源丰富的地区,剩下的几乎都是生态保护区,我们别无选择。由于西宁市具备了一定的工业基础、人才基础和市场环境,因此是重点发展城市。柴达木地区资源丰富,而且这些资源可以相互有效的配置并加以综合利用。
对于加快这两个重点的发展,首先是搭建了两个“平台”。一个是西宁,将西宁过去分散的园区整合成为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区多园”。这样有利于西宁市发挥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招商的作用。西宁市可以根据不同园区的功能定位,合理地配置产业。二是利用柴达木的“循环经济试验区”这个平台。
“柔性人才引进政策”
《21世纪》:人才对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青海正在采取什么样的具体方法吸引人才?
宋秀岩:在吸引人才方面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两个方面:一是特殊的人才引进政策——“柔性的人才引进政策”——“不求所在,但求所用”,即不需要扎根于青海,只要能为我所用就行。例如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李建保曾在青海大学做了3年的校长,使得青海大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青海就是依靠这种灵活的政策来吸引人才。你可以在北京帮助青海做项目,可以在上海帮助青海搞科研,只要能拿出成果,只要对青海有用就可以。
另一方面,就是靠事业来吸引人才。其实很多知识分子并不是仅仅看重地方是否舒适,关键是看这个地方能否发挥他的最大的作用,实现他最大的人生价值。例如西部矿业公司,这些年引进了相当一批硕士、博士。其中有一位引进的博士,就是运用他的找矿理论,在两三年中就找到了巨大的铅锌矿。
因此,从青海离开的是一些“传统”意义上的人才,例如医生、教师等,而进来的是一些专业技术人员、企业家。而企业家的到来,不仅带来了资金,也带来了科研人员和先进的管理理念。
新农村要务:加快农业发展
《21世纪》:“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青海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面临着哪些困难?
宋秀岩:中国各地的差异巨大、发展不平衡十分明显。而对于青海省来说,新农村建设就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
与沿海、内地等发达地区相比,青海省的新农村建设起点比他们要低。因为青海的自然条件比较差,高寒地区、荒漠、半荒漠区遍布各省之中。同时,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第三,就是人均收入低、贫困面大。此外,农牧民的文化水平比较低,他们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6年,而一些边远地区的只有3~4年。
《21世纪》:青海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你们打算如何展开工作?
宋秀岩:青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一位的任务就是加快农业的发展。青海高原属于高寒草甸草场,草都长的很低,这种特性就决定了牧民不可能进行较多的人工圈养。而且在这种地区,人工种草也很困难。此外,那里的很多草是无性繁殖,没有种子,只能依靠根系来生长。因此人工种植不但行不通,还会破坏原生植被。在这种环境下,牧民很难搞圈养。
如何改变当地千百年来的生产方式,对于青海来说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当然,我们现在已经开始有所行动。农业上,我们主要是通过科学的种植、养殖进而提高单位产出率、提高农民的收入。
第二就是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水、电、路是三个重点。
第三就是发展教育、提高人的素质。这点对于青海来说尤为重要。因为要改变旧有的生产方式,不是一代人、两代人就能够解决的。比如将青海的农牧民培养起来,让他们有能力从事其他产业的工作,即将这部分劳动力转移出来,减少农村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