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合法渠道乏无力 中国劳务输出窘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9日 11:32 和讯网-《财经》杂志 | |||||||||||||||||||||||||||||||||||||||||||||||||||||||||||||||||||||||||||||
出于缓解就业和人口老龄化压力的考虑,应该把中国劳动力海外输出当作一项战略性工作;而合法劳务输出渠道困乏与无力,地下劳务输出潮汹涌澎湃,映衬出中国海外劳务输出存在体制障碍 □本刊记者 石东 叶逗逗 赵小剑/文
2月下旬,又一起与中国非法海外务工有关的事件引起了外界关注——来自英国的消息称,马来西亚华人穆阿财因协助300多名华人偷渡至英国,被英国曼彻斯特皇家法院判处七年监禁。 英国警方透露,过去数年,穆阿财和马来西亚的人蛇集团在报纸刊登广告,协助想要到英国打工的华人以观光客身份进入英国,然后再介绍他们到英国各地的中国餐馆打工。 近年来,与中国非法海外劳工相关的恶性事件层出不穷。从2000年的多佛尔惨案、2004年英国海滩拾贝惨案,到同年4月伊拉克武装分子绑架案,再至不久前解决的八名福建平潭人质在伊拉克被挟持案,汹涌澎湃的地下劳务输出潮 所映衬出的,是合法劳务输出渠道的困乏与无力,暴露出中国海外劳务输出存在体制问题。 海外需求反差中国劳务输出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境外就业处负责人李璟告诉《财经》,目前中国劳动力非法出境赴海外务工,集中在东北和福建、浙江沿海这两个区域。前者多往韩国和日本,后者则走向全世界。 在福建省福清市,很多村庄都有漂亮的楼房、别墅,却大都空着——它们的主人都在国外打工赚钱。有些村庄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的人都出国打工了,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留守村庄。 中国是个劳动力相对富余的国家。来自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数字表明,目前中国每年大约有1400万左右新增劳动力,加上现存的失业和下岗人员,每年要就业的劳动力达2400万人。此外,中国农村尚有1.5亿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 与此同时,海外一些地区劳动力严重短缺。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2004年对外劳务合作年度报告显示,目前全球每年的流动劳务约3000万-3500万人,比20世纪80年代初的2000万人增长了50%以上。随着发达国家出生率降低和人口老龄化,全球劳务的总体需求将更快增长。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等国若按照当前的出生率,要维持1995年的劳动力水平和赡养比率(工作年龄段人数/退休者人数),每年共需要输入移民110万。而由于大规模接纳移民不现实,逐步扩大劳工输入数量便成为这些国家的必然选择。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劳工组织(ILO)在2004年国际劳工大会的报告中指出,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外来移民总数约为1.75亿,其中活跃在各国的外籍劳工达8090万,并且“有现象确切表明跨国劳动力流量在逐年增长”。 但是,在这个庞大的国际劳动力市场,中国所占的份额却寥寥无几。据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的统计,到2004年末,中国的海外就业人数仅为54万人左右。而总人口为8000万人左右的菲律宾,常年有800万人在海外就业。 据有关国际组织统计,目前全世界约有1.4亿人在国外从事工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资料称,中国合法境外流动就业人口总量还不足国际市场份额的1%。 当然,上述有关中国的统计数字并不包括非法海外务工者。据福建省境外就业办公室工作人员透露,每年福建通过合法途径输往海外的劳工只有六七千人;至于通过非法途径出国打工的人数,则“永远无法确定”。 大门渐开 中国劳务输出人数偏低,与劳务输出渠道不畅有很大关系。 中国的海外劳务输出源于1949年后对亚、非、拉地区的援助。这种援助一般通过承包工程来进行,往往是国内企业拿到项目,需要劳动力,便由企业出面在国内招聘,然后成建制派出。那时主管此事的是外经贸系统。 1992年,经国务院协调,当时的劳动部开始介入海外劳动力输出。明确由外经贸部负责成建制劳务派遣,劳动部负责境外就业。其差别在于,前者是境内中介组织与务工者形成劳动关系,然后成建制派出;后者则由务工者直接和国外雇主形成劳动关系,劳务关系在境外。如此形成了劳务输出两家共管的局面。 此后,在劳动部内部,海外劳务输出管理机构归属不断变换。1998年之前,由培训就业司负责;1998年转到国际合作司。到了2002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成立了中国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其主要职能是参与境外就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拟定和实施,开展境外就业市场的调研和开发工作。 也正是在2002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三家出台了《境外就业中介管理规定》。这个规定在规范中介机构行为的同时,最重要的变化是降低了行业门槛。除境外机构、个人及外国驻华机构不得在中国境内从事境外就业中介活动,其他所有制形式的企业经许可后都可以进行海外劳务中介业务。 对于海外劳务输出来说,这个《规定》可谓打开了大门。“在此之前,能够从事境外就业中介业务的基本上都是事业单位,计划色彩浓重。《规定》出台后,明确了中介机构必须企业化运作,必须具有独立的企业法人资格。” 李璟说。 据统计,《规定》实施之前,全国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的境外就业中介机构只有58家,而且多数是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的职业介绍机构。规定出台至今,经批准的境外就业机构增长了五倍多。“目前全国已有362家机构,每个省都有。所有制形式没有限制,劳务人员和国外的合同实施备案制。主要门槛就是不低于50万的备用金。”李璟介绍说。 大门既已打开,境外就业的人数有所增长。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数字表明,仅山东一省,2004年出境就业人数就接近了《规定》实施之前十年的全国年平均规模。 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劳务输出中介行业准入的开放,并未能大规模增加中国海外劳务输出数额。李璟承认,每年50多万人的海外劳务输出,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的境外中介机构运作出去的,只有几万人。原因很简单:商务部监管的劳务合作企业有2000多家,仍然大多是国有企事业单位,它们既拥有海外劳务输出的传统优势,又可以便捷地使用中国政府在境外的商务资源。而在一些民营中介机构看来,由于缺乏竞争并在一定程度上专享政府资源,这些传统的国有企事业单位劳务中介公司,已经习惯于等待主管部门分配劳务输出名额,自身开拓市场的能力很差。 北京金吉利出入境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是一家仅成立了一年多的民营海外劳务中介公司,却在2004年成为国内惟一向雅典奥运会派送技术工人的境外就业服务机构。2004年6月,该公司向雅典输出近百名劳动力。金吉利公司总经理宫小平说,当时中国几乎所有的境外就业服务机构都知道雅典缺少劳动力的信息,但最后只有金吉利一家去开拓了这个市场。“他们已经习惯于等待。” 直到2004年7月,商务部才会同国家工商总局联合颁布了新的《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管理办法》。《办法》区分开对外劳务合作与对外承包工程,对劳务输出单独进行管理,并取消了对企业所有制形式的限制,不再要求国有控股,也不再将企业分成若干类型,所有企业按统一标准申请经营资格,并允许经批准的外商投资职业介绍机构或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申请经营资格。 商务部负责对外劳务合作的行业组织——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副会长刁春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曾一度实行配额管理,那时候是由原外经贸部和对方国谈判。现在配额制早已取消,劳务名额主要是靠公司自己开拓,市场是开放的。
相关专题:
|